Aa

活動

訪問團

2000歐洲四國訪問團

2000.11.01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歐洲四國訪問團」訪問團了德國、芬蘭、瑞典及荷蘭。這訪問標誌著重要一點,就是歐洲的主要貿易夥伴繼續因香港獨特的地理經濟環境,而與香港合作,並顯示及對香港人及香港在亞洲的商業實力所表達的信心。

訪問團向受訪四國的外貿及科技部長、高級政府官員及政經領袖介紹香港最新的政治及經濟情況、投資前景及科技發展。訪問期間,代表團與各國智囊及非政府機構就有關共同興趣及互相關心的問題進行了磋商。

代表團亦與世界有名機構的高層管理人員會面,其中包括德國的Daimler佳士拿及西門子公司、芬蘭的諾基亞公司、瑞典的愛立信公司及荷蘭的菲利浦公司。

訪問期間,團員走訪了位於柏林,斯德哥爾摩及阿姆斯特丹的科學園,並與負責人商討與港合作的機會。代表團成員亦在由柏林,慕尼克,赫爾辛基,斯德哥爾摩及阿姆斯特丹等多個重要論壇及商業組織安排的午宴及晚宴上發表談話。

訪問團成員包括本港具影響力的學者及商界人士,計有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副所長劉兆佳教授、科技大學經濟發展中心主任雷鼎鳴教授、德輔大律師事務所及前香港 政府法律專員馮華健先生、臨時香港科學園有限公司/香港工業村公司/香港工業科技中心公司行政總裁盧鎰輝先生、CP Group成員PT Bomar Securities主席兼董事Dr. Sudirto;高露雲律師行合伙人陳慧蕊律師及王氏電子有限公司副總裁周冰玲女士。香港駐歐洲經濟及貿易辦事處的首席投資顧問譚耀祖先生亦參加了是次訪 問,這是首次有港府官員參加由「基金」率領的訪問活動。 

劉兆佳教授在公開論壇及與商界的會議上,簡介與會者有關香港的憲制發展、回歸後主要社會問題,以及大眾對未來的期望及政治發展。雷鼎嗚教授明確指出香港作 為一個國際商務中心及通往中國的窗口對亞太區的重要性,外資會因在港投資及與香港的夥伴關係,或利用香港作為通往中國的地區中心而得益。中國行將加入世貿 亦會為香港帶來更多商機,特別是在金融及服務業,因為將會有更多更大型的商業活動會以香港為中介者。

作為多個高層聚會中的主講嘉賓,馮華健先生清楚道出令香港繼續成為全球經濟最自由地區的四條支柱:平等貿易機會、符合世貿要求的營商環境、嚴厲打擊貪污及 法治精神這條令香港成功的方程式。馮氏說:「為追上現今知識水平及經濟貿易全球化,香港正擴張本身的商業基礎,發展高瞻遠矚的創新科技基建項目,如數碼 港、科學園等,同時訂立一個具使命感的教育及人力資源政策及策略去提升我們的人力質素。」

另一團員盧鎰輝先生利用今次訪問向商界及未來客戶介紹香港三個有關的科技及工業機構,他更與各國的科學園負責人討論過有關合作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