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活動

訪問團

2011美國訪問團

2011.05.16 - 2011.05.19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基金」)已於2011年5月16日至19日完成一年一度的訪美活動。「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恒隆地產有公司董事長)為本訪問團團長及講者,成員包括四位「基金」理事于善基先生(Roseville集團主席)、葉毓強先生(鷹君資產管理(冠君)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馬景煊先生(先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及曹其敏女士(華翔航空(香港)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以及「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

一年一度訪問團的主要目的,包括向美國有關方面介紹香港的最新情況,分享我們對中國內地發展的觀察,並同時向他們了解美國有關人士及華府對香港、中國大陸、美國及中美關係等的看法。

本年度的訪問團訪問了行政機構(美國國務院及美國商務部);立法機構(國會議員幕僚);智庫(「布 魯金斯協會」(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凱托研究所」(The CATO Institute)、「美國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 、「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及「美京美亞協會」(US-Asia Institute));香港駐美國總經濟貿易處;金融機構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評級機構(「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及「惠譽評級」(Fitch Ratings));以及傳媒(Barron’s Magazine、《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Bloomberg TV、msnbc.com以及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等機構的記者)。

訪問團亦分別獲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李保東大使)、中國駐美大使館(楊子剛公使)及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董曉軍副總領事)的接見及宴請。

此外,陳啟宗先生以「從一個香港商人的角度看中國12·5規劃對美國人的意義」(“What does China’s 12th Five Year Plan mean to Americans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Hong Kong Businessman”)為題在午餐會上發表公開演講,分享其對中國的最新發展及香港所擔當的角色的看法。他解釋中國市場的潛力巨大,可見於中國政府致 力經濟的發展,矢志將出口型經濟轉變為內銷型經濟。在回應有關中國房地產泡沫危機的說法,陳先生認為只要市場有實質的需求,泡沫是不存在的。但他強調中央 政府對壓抑樓價的措施及決心絕不容低估。同樣地,在12·5規劃中所訂定的目標是有志於中國發展的人士很有用的參考指標。

秉承「基金」多年來致力促進香港、中國與國際社會的溝通,「基金」將繼續組織同類型的互訪,以助互相更深入的對話及瞭解。

(點擊此處查看有關訪問團詳細行程及會見人物及成員簡歷)

 

 

 

陳啟宗先生以「從一個香港商人的角度看中國12•5規劃對美國人的意義」為題發表公開演講

與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李保東大使(左四)見面

與標準普爾代表會面

與布魯金斯協會的專家會面

中國駐美大使館楊子剛公使(左四)設宴歡迎訪問團

訪問美國傳統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