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1.07.2007 – 獲勝隊伍北京訪問團
16. 06. 2007 – 總決賽
14. 4. 2007 – 準決賽
4. 4. 2007 – 準決賽簡介會
24. 03. 2007 – 初賽
「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香港明天更好基金」、「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統籌局」聯合主辦「第一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藉以提升香港學生對國家外交知識的興趣;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以達至長遠推展國情教育的目的;並慶祝香港回歸十周年。
整個競賽將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部份已於2007年1月1日至2月14日期間在校內舉行,有超過70所中學,近50,000學生參加。第二部份為校際比賽;比賽包括初賽、準決賽和總決賽。整項競賽勝出的最後五強可獲安排到北京考察,有機會會見外交部領導人、參觀釣魚台國賓館及其他北京名勝。競賽從初賽到總決賽歷時6個月,共有117所中學、400多名學生參加。
這項競賽是本港首次舉辦的同類型活動,並被特區政府挑選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的重點活動之一。
08–11. 07. 2007 獲勝隊伍北京訪問團
「第一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已於2007年6月16日完滿結束。獲勝的五隊學校的師生,已於2007年7月8至11日完成了競賽的最後部分-北京訪問團,「基金」傳訊事務經理麥美娟亦有隨團出發。
出發當日,呂新華特派員特別到機場送行,並表示外交部及特派員公署非常重視訪京團的活動,希望學生們利用這次難得的機會更多地瞭解國家的發展,增長見識。訪京團師生對呂特派員親自送行感到驚喜,紛紛表示一定會珍惜機會,認真學習。
此次訪京日程緊湊,內容豐富。訪京團除了旁聽外交部記者會,與資深外交官座談,參觀奧運場館,遊覽長城、故宮等名勝古跡外,最重要是獲得外交部長楊潔篪親自接見。
楊潔篪部長在接見學生時說,在香港回歸祖國10週年之際,舉辦「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很有意義。同學們關注國際形勢的發展,關心國家的外交事業,令人高興。相信通過此次活動,同學們一定能夠開闊視野,增長知識,更加關心和支持祖國的外交事業。楊部長最後還勉勵大家說,同學們是香港的未來,是祖國的未來,也是美好世界的未來。希望大家努力學習、愛國愛港,成為建設香港、建設祖國的有用之材、棟樑之材。最後,楊部長更特別與5校師生分別合影留念。
外交部部長助理何亞非也會見了訪京團成員並贈送紀念品。何亞非部助希望同學們珍惜機會,努力學習各種知識和本領,學習為人做事的道理,立志為香港和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基金」代表麥美娟致辭感謝外交部的熱情接待,表示今後會加強與駐港公署的合作,組織更多有意義的活動,幫助香港學生增進對祖國的了解,支持祖國的外交。
「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得到外交部港澳臺司官員極高評價,港澳臺司高佔生司長更設宴款待師生們,顯見外交部對訪京團的重視。
此外,同學們亦旁聽了外交部新聞發佈會。會後,發言人秦剛更主動走到台下與訪京團同學親切交談。同學都爭取機會向秦剛討教如何可以當一個成功的發言人。秦剛告訴大家,要當好外交部發言人,首先要立場堅定,要熱愛自己的祖國,熱愛自己從事的事業。
2008北京奧運是一件大事,訪京團亦趁機拜會了「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接見學生的正是前世界羽毛球冠軍李玲蔚,她現為國際部副部長,負責宣傳北京奧運。 座談中,李玲蔚向訪京團介紹了奧運歷史和北京奧運籌備工作。訪京團當日還參觀了奧運場館建設展示中心和部分奧運場館建設工地,親眼看到了正在建設中的主會場-鳥巢(國家體育場)、水立方(國家游泳館)。
另一個令同學難忘的行程一定要數參觀釣魚台國賓館。館方特別安排同學們參觀芳菲苑和供外國來訪國家元首下榻的18號樓,並瀏覽了釣魚臺內許多珍貴的文物。訪京團的其他行程還包括:參觀故宮內由「中國文物保護基金」贊助復建的「建福宮花園」、北京市郊的盧溝橋紀念館、天安門升國旗儀式、香港特區政府駐京辦,並遊覽了「天下第一關」居庸關長城、后海胡同。
16.06.2007 總決賽
「第一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總決賽在2007年6月16日假沙田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行。5支代表隊經過激烈爭奪,最終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德信中學和聖言中學分獲冠、亞、季軍,保良局董玉娣中學、喇沙書院獲優異獎。
5支學校代表隊要在必答、情景模擬和搶答三個環節的比賽中展示他們的外交知識掌握程度和演繹能力。在情景類比環節,各參賽學生扮成中國外交官做3分鐘發言,分別闡述關於中國的和平發展、中國參與解決國際熱點問題、香港參與中國多邊外交的立場,探討港人在海外的領事保護以及突發事件的新聞應對等問題。同學們靈活運用外交知識技巧,引經據典,引來觀眾連連掌聲和評委贊許。在最後的搶答題環節,各隊競爭更加激烈。
主持人宣佈比賽結果後,主禮嘉賓「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許仕仁、「中央駐港聯絡辦公室」副主任李剛、「外交部駐香港公署」特派員呂新華、「特區政府教育統籌局」常任秘書長黃鴻超、「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為決賽獲獎代表隊和參加准決賽的其他代表隊頒發獎盃、獎牌和紀念品,並合影留念。所有參加決賽的五支代表隊的同學將獲邀訪問北京,參觀外交部、釣魚臺國賓館,並遊覽北京名勝,包括奧運場地等。
呂新華特派員在致辭中對獲獎同學、老師和學校表示衷心祝賀,對特區新一代表現出的競爭意識和蓬勃朝氣表示肯定,同時對「香港明天更好基金會」、「特區政府教統局」和各協辦單位對比賽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呂特派員並鼓勵參賽同學,作為值得託付香港前途的年輕一代,既要腳踏實地,努力學習,為香港、為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博士致辭時表示,廣大師生踴躍參與、比賽過程跌宕起伏,再次印證青年學生對祖國外交事業的濃厚興趣和民族自豪感。他同時勉勵學生要學好兩文三語,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學生對語文的掌握絕對有助於他們希望比賽繼續辦下去,取得更大的成功。
本次「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由「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及「特區政府教育統籌局」共同主辦,為培養香港青少年對祖國外交事業的認識和民族自豪感,並共同迎接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外交部駐港公署副特派員」解曉岩先生、「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特區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女士、「中國外交學院副院長」秦亞青先生、「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阮宗澤先生、「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常務副院長」郭少棠教授擔任比賽的評判。
14.4.2007 準決賽
「第一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準決賽在4月14日於香港文化博物館成功舉行。來自香港20所中學的學生代表隊參加了比賽。經過一天緊張激烈的比拼,喇沙書院、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保良局董玉娣中學、聖言中學、德信中學得以晉級總決賽。
比賽於上午10時開始。根據競賽規則,20支學校隊分成4組進行比賽。比賽包括必答、搶答和情景模擬三個環節。必答和搶答是考察參賽者對外交知識了解的準確程度,情景模擬則主要考察參賽者對外交知識的靈活運用,要求參賽選手在短短3分鐘內在模擬的外交情景下以簡練的語言表達出自己的見解,具有很強的挑戰性。
此次準決賽的評委由「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公署明俊富副特派員、涂文濤主任,及香港公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蘇維初教授擔任。
4.4.2007 準決賽簡介會
「第一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初賽已於2007年3月24日舉行。當日賽事得分最高的首20隊晉級4月14日舉行的準決賽。主辦單位於2007年4月4日假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進行準決賽簡介會及抽籤儀式,「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當日主持抽籤,決定各參賽隊伍的發言次序及組別。
24.03.2007 初賽
競賽初賽已於2007年3月24日假香港浸會大學林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賽事以筆試進行,並以學校為單位,得分最高的首20隊勝出。考試分初中組和高中組進行,試題內容包括當代中國外交、外交常識、香港對外交往史等。來自全港117所中學的400多名學生參加了考試。
在初賽中勝出的20隊將會進入4月14日舉行的準決賽,在準決賽勝出的五強可進入6月16日的總決賽,並可獲安排到北京考察。勝出的20隊包括:
1. 浸信會呂明才中學
2. 保良局董玉娣中學
3. 英華書院
4. 中華基督教會銘基書院
5. 陳瑞祺(喇沙)書院
6. 聖母無玷聖心書院
7. 喇沙書院
8. 聖公會林裘謀中學
9. 仁濟醫院王華湘中學
10. 聖公會曾肇添中學
11. 聖傑靈女士中學
12. 德信中學
13. 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
14. 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
15. 聖言中學
16.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17. 香港中國婦女會中學
18. 沙田培英中學
19. 五旬節聖潔會永光書院
20. 聖公會呂明才中學
有關比賽各階段的部分試題及更多比賽詳情,請瀏覽http://quiz.fmcoprc.gov.hk。
呂新華特派員特別在訪問團出發當天, 大清早到機場送機
同學們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前留影
同學們參觀盧溝橋
「基金」傳訊事務經理麥美娟小姐(右三)與呂新華特派員(右四)等合照
同學們參觀奧運場館建設
奧運場館模型
同學們在奧組委購買了大量奧運紀念品, 人人滿載而歸
天下第一關 – – 居庸關
於居庸關大合照
同學們觀看了莊嚴的升旗儀式
同學們有機會參觀了故宮內不對外開放由「中國文物保護基金」贊助復建的「建福宮花園」
外交部發言人秦剛主動走到台下與訪京團同學親切交談
秦剛先生於發言人講台前與同學們來張大合照
於特區政府駐京辦大合照
外交部港澳台事務司高占生司長各同學們介紹港澳台事務司的工作
外交部何亞非部長助理勉勵同學們珍惜機會,努力學習各種知識和本領, 立志為香港和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
外交部楊潔篪部長親自接見訪京同學, 並勉勵他們要同學們努力學習、愛國愛港,成為建設香港、建設祖國的棟樑之材。
於釣魚台國賓館總統樓前大合照
學生的精彩表演嬴得台下嘉賓及觀眾熱烈的掌聲
優異隊伍: 喇沙書院
優異隊伍: 保良局董玉娣中學
亞軍: 德信中學
季軍: 聖言中學
各隊參賽隊伍, 前排中為冠軍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
「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博士在頒獎禮上致詞
前政務司許仕仁司長頒獎給比賽冠軍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
呂新華特派員致送紀念品予主禮嘉賓前政務司許仕仁司長
呂新華特派員致送紀念品予主禮嘉賓中聯辦副主任李剛先生
「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博士致送紀念品予評判「外交部駐港公署副特派員」解曉岩先生
「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博士致送紀念品予評判「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特區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女士
「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博士致送紀念品予評判「中國外交學院副院長」秦亞青先生
「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博士致送紀念品予評判「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阮宗澤先生
「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博士致送紀念品予評判「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常務副院長」郭少棠教授
頒獎禮後全體嘉賓、工作人員及參賽同學來張大合照
主禮嘉賓、評判及參賽學生與「基金」成員合照: (中排左起) 梁偉峰先生、伍穎梅女士、胡珠先生及鍾志平博士
「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右一)擔任競賽評判,並細心留意參賽學生表演
「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右一)擔任競賽評判,並細心留意參賽學生表演
「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後排左五)與參賽學生及主持人、評判等合照
台上戰況激烈,台下觀戰者同樣緊張
入圍學校之一:聖言中學
入圍學校之一:德信中學
入圍學校之一: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
入圍學校之一:保良局董玉娣書院
入圍學校之一:喇沙書院
「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左三)主持抽籤儀式
鄧淑德女士展示為學生抽出的發言次序
學生考試情況
解曉岩特派員(右二)與學生交談,瞭解他們的試前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