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活动

其他

2006港沪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

2007.03.21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于2007年3月21日主办发布会,介绍2006年度「香港及上海国际都会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的结果。

自2001年开始,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港澳研究中心已连续六年就沪港国际都会城市竞争力进行研究。研究范围包括沪港跨国企业 高层对两个都会城市构成竞争力的32个要因的意见调查及,与分析评分的结果作出主题报告。本年的主题分析是沪港两地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深 入观察。

「香港及上海国际都会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显示香港在基本城市竞争力指标中仍然超越上海,然而两地的国际都会城市竞争力差距却逐年拉近。

跨国企业高层意见调查
· 在竞争力总平均分上,以5分为最高分,香港为4.08分,上海为3.21分;二者的差距为0.87分。
· 与去年相较,香港整体竞争力仍略优于上海,只是一如过去的五年所见,差距在稳定而缓慢地缩小中。
· 在三大类要因评分上,
  ¾ A类(即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类,共20个要因):香港为4.02,上海为3.23,二者差距为0.79;
  ¾ B类(即投资环境类,共10个要因):香港为4.13,上海为3.05,二者差距为1.08;
  ¾ C类(即全球化的形象,共2个要因):香港为4.30,上海为3.63,二者差距为0.67;

负责研究的段樵教授及伍凤仪教授表示与去年相较,香港仍然在投资环境的竞争力上领先上海最多;在国际都会城市的全球化形象上领先上海相对最有限。以 上三类竞争力指标得分上,沪港的差距亦较上一年缩小。此与跨国企业对上海的评分有所提高(尤其在投资环境类要因上),而对香港的评分没有进步有关。如作长 期的观察,无论是竞争力要因的总平均分或是三大类要因的平均得分,港沪两地自2001年以来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或平稳发展。总结意见调查的结果,似乎显示 了在当前的环境下,香港以其成熟的市场经济制度与运作平台,加上金融部门的两制优势,在跨国企业的心目中较上海仍享有若干领先优势。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行政总裁邓淑德女士表示,此项研究结果对本港的决策者提供很有用的资料,特别是制定本港的经济金融政策方面,有着很高的参考价 值。研究结果显示香港在投资环境一项仍然远超上海,香港的决策者应该继续制定有利投资的政策,建立良好的投资环境,保持香港的竞争力。国际大都会如香港和 上海都面对着全球一体化的挑战。展望未来,沪港两地的经济发展将会依赖国家幅员广大的市场,并作为进入国家的大门,而持续增长。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相信 透过互相合作,及发展伙伴关系将有助两地增加其作为国际城市的竞争力。 「基金」将与研究小组及其他国内、外有关组织探讨促进两地更多的经济合作及互动方 案。

详细报告内容,请浏览本网站

出席发布会的主讲嘉宾:(左起)上海社科院港澳研究中心主任尤安山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兼经济研究所主任左学金教授、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行政总裁邓淑德女士、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段樵教授,及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伍凤仪教授

香港明天更好基行政总裁邓淑德女士(中)介绍各主讲嘉宾

上海社会科学院聘请邓淑德女士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港澳研究中心常务理事, 并由左教授(左)颁发聘书给邓女士(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