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中心”)于6月24日在北京公布《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19》。由中心主任倪鹏飞教授牵头撰写,本年度《报告》主题为「住房:关系国与家」。城市对中国社会和经济具有深远且决定性的影响。根据分析发现,城市已带动整个国家的基本现代化进入关键阶段。当中城市社会的发展充满各类风险,区域之间充满博弈,城乡关系亦到了转折期;这过程中城市的格局和形态也开始定型。本年度报告从国家到社会层面详细阐述了住房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防范经济风险和普惠民生的重大作用,判断了住房发展未来的总体走向并提出相应建议。于6月25日,「基金」举办午餐研讨会,邀得倪教授出席阐释报告里中国、特别是香港城市竞争力的最新分析结果。在「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支持下,沈建法教授亦有出席午餐研讨会,评论有关香港部份的报告内容。
香港的综合经济竞争力继续高据全国第二位。虽然综合增量竞争力分项指数持续下降,但香港的软硬件持续支撑综合效率竞争力分项的优良表现跃居全国第一。香港的可持续竞争力保持全国第一。香港在文化、生态、信息等分项拥有强大的竞争力。香港的宜居竞争力排名全国第一。优质的教育环境、绿色的生态环境和活跃的经济环境是香港宜居竞争力处于全国第一的重要原因。而居住环境是香港宜居竞争力提升的短板。香港的宜商竞争力同样领先全国。低税环境、自由的经济制度、透明法制等当地要素、软件环境、对外联系是香港能名列前茅的要素,但香港的硬件环境表现较为逊色。
课题组从两方面就香港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一是继续打造“科技+金融”的核心功能。巩固提升香港的传统优势产业,大力推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先进制造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二是要争做粤港澳大湾区的龙头。加强与内地区域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深度融合,努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首要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
「基金」信托人谢中民博士代表李旭华女士及郑志刚博士代表洪雯博士,理事钟志平博士、于善基先生、曹其敏女士、文肇伟先生、陈炎光先生及陈婉珊女士,行政总裁邓淑德女士,及嘉宾梁永胜先生、郭国全先生、刘红裕先生、郭振华先生、谢国梁先生、张家敏先生、邓柏想女士及纪纬纹先生参与午餐研讨会。
倪鹏飞教授(前排右二)向「基金」成员及嘉宾讲解报告重点,特别是香港城市竞争力的最新分析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