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14》香港发布会于2014年5月29日在香港举行,由「香港明天更好基金」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和「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协办。 《报告》由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教授牵头撰写,本年度的主题为“沪苏浙皖 — 一个世界超级经济区已经浮现”。 而香港部份则力推为「促进香港的科技创新,引领知识经济发展」,借加强科技创新并成为香港发展的新驱动力,缓解香港社会正面对的风险与挑战,并释放社会创新潜能,进一步提升香港的竞争力。发布会由「基金」行政总裁邓淑德女士主持,并由倪鹏飞教授介绍《报告》内容,以及进一步解释香港城市竞争力表现。
「基金」行政总裁邓淑德女士(右)及倪鹏飞教授向香港传媒介绍报告重点
2013年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依次是:香港、深圳、上海、台北、广州、北京、苏州、天津、佛山和澳门。香港的综合经济竞争力依旧保持在全国首位,但增速乏力、后劲不足。分项上表现稍有差异,其综合效率竞争力排名全国第3位,仅落后于台北和澳门,地均GDP优势明显,这得益于其人口和商业密集,经济集聚程度高,以及商业规则简约、政府廉洁,配套设施及服务效率高。香港的综合增量竞争力分项指数排名全国第18位,同比下降了10位,在人才、软硬体设施等方面的优势逐渐弱化,创新创业气氛并无明显提升,土地稀少形成的高额租金也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过分倚重金融、房地产等少数行业,缺乏稳定的增长点。
香港的可持续竞争力整体领先,「知识城市」和「信息城市」优势弱化。香港在「知识城市」分项的指数排名第四,落后于北京、上海和深圳。研发开支占GDP的比重远低于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内地的研发投入,缺乏有力的科技创新激励制度,科技创新氛围不足,科技转化能力较弱都是主要问题。
「基金」行政总裁邓淑德女士总括时说:「香港在综合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力位列全国首位,在多方面仍都有优异表现。要保持竞争力优势,香港就要就一些政策如人口、土地作长远规划;并应着重培育科技创新;及要好好利用中国的定位,发挥香港的作用,在“走出去“、“引进来“的局面中,以“超级连系人“的角色,争取互利共赢。」
于新闻发布会前,「基金」执行委员会主席陈启宗先生主持午餐研讨会,让「基金」成员与多位嘉宾就报告内容交换意见及看法。
《报告》重点可参考发布会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