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17》香港发布会于2017年6月26日在香港举行,由「香港明天更好基金」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和「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协办。 《报告》由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教授牵头撰写,本年度《报告》主题为「房价体系:中国转型升级的杠杆与陷阱」,讨论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房价体系的新发现及城市群体系的新格局。发布会由「基金」行政总裁邓淑德女士主持,由倪鹏飞教授介绍《报告》内容及进一步解释香港城市竞争力表现,并由香港中文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沈建法教授评论有关香港部份的报告。
「基金」行政总裁邓淑德女士(中)、倪鹏飞教授(左)及沈建法教授(右) 介绍本年度报告
2016年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依次是:深圳、香港、上海、台北、广州、天津、北京、澳门、苏州和武汉。香港的综合经济竞争力高据全国第二位。分项上表现稍有差异,其综合效率竞争力分项排名全国第三位,落后于澳门和台北,这得益于其经济集聚程度高,商业规则简约和良好的专业服务等一系列软硬件支撑体系。香港的综合增量竞争力分项排名全国第19位,同比上升了17位。传统优势产业虽然找到新的潜在增值空间,但是极需全力推动创新和科技等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多元化及转型升级,扩大和加强对外经贸关系,从而拓展新的增长源泉。香港的宜居竞争力及可持续竞争力排名全国首位,「知识城市」发展步伐需持续。香港的竞争力虽处于领先地位,但需要居安思危,并认清全球经济格局变化,通过进行经济转型和建立新型全球城市,以更好地适应新的发展环境和抓住机遇。
「基金」行政总裁邓淑德女士总括时说:「欣闻香港保持高度的竞争力,并在经济增长、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社会服务机制等多方面的竞争力持续优化。居安思危、积极向上、敢于求变是香港人一贯的精神;面对当前全球、区域和国家新形势为香港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大家必须全方位继续推动在经济、社会、环境和区域发展等各方面香港的建设;利用「一带一路」和大湾区发展的机遇,为香港找寻更高层次的可持续发展出路,提升香港的城市竞争力。 」
于新闻发布会前,「基金」执行委员会主席陈启宗先生主持午餐研讨会,让「基金」成员与多位嘉宾就报告内容交换意见及看法。 《报告》重点可参考发布会简报。
于新闻发布会前,「基金」执行委员会主席陈启宗先生(前排右四)主持午餐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