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活动

访问团

2013美国访问团记者会

2013.06.26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于2013年6月10日至13日完成一年一度的访美活动。访问团于2013年6月26 日举行记者会,向传媒介绍此行之重点,并分享他们的观察及体会。

本年度访问团由「基金」执行委员会主席陈启宗先生(恒隆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及理事钟志平博士(香港工业总会主席、创科实业有限公司创办人兼非执行董事)共同率领。 「基金」信托人何超琼女士(信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亦参与了访问团于纽约的活动。访问团成员还包括「基金」理事胡珠先生(新光酒楼(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伍颖梅女士(九龙巴士有限公司董事)、于善基先生(Roseville集团主席)、曹其敏女士(华翔航空(香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文肇伟先生(中美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林晓盈女士(昌利行董事总经理)、李镇国先生(美银美林董事总经理)及陈燿璋先生(宝声集团董事长及执行官);及行政总裁邓淑德女士。 「基金」更邀得林奋强先生(香港黄金50创立人、行政会议成员)担任访美团的经济事务评论家。


(左至右)李镇国先生、邓淑德女士、陈启宗先生、钟志平博士、于善基先生及陈燿璋先生出席记者会

在介绍访问团成员后,邓淑德女士简介访问团的主要目的为加强美国及香港相互了解彼此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发展。

陈启宗先生向崔天凯大使、孙国祥大使以及王民大使对访问团的热情款待深表谢意。陈先生表示很高兴看见中国更主动地接触从华府以至华尔街的本地社群,这对加强中美彼此了解及互信甚为重要。在与评级机构的会议中,陈先生认为在金融危机后,各国对解决一些根本问题仍未见进度,忧虑未来可能会再次发生全球经济危机。此外,陈先生表示:「在参与「基金」访美之同时,本人很荣幸为香港贸易发展局分别于纽约及洛杉矶举行的「迈向亚洲首选香港」会议,主持开幕后的首个讨论环节。行政长官亦出席主礼纽约的会议。与会人士众多,他们对香港的竞争优势什表认同。会议十分成功。 」

钟志平博士很高兴知道当地智库普遍对习近平主席及奥巴马总统近期会面后的中美关系前景甚为正面。他们对中国的改革及未来发展状况感到乐观,亦重申美国对亚洲的相关政策并不存在制衡中国的意图。此外,钟博士表示:「于访问期间,一金融机构提醒我们经济现已进入危机后的复苏阶段,金融政策将逐步收紧,利率很可能将因而上升。这正是过去一周我们所经历的情况。」钟博士续称:「于访问团抵美后首天,斯诺登先生(Edward Snowden)刚透露其身处香港,使香港再次成为美国的关注点,甚至登上当地报纸的头版。 」他说:「这可能有助提升人们对香港的兴趣,因为香港被斯诺登先生认为是一个言论自由及拥有独立及可信赖的法治社会。」

邓淑德女士感谢香港总经济贸易处争取美国有关当局给予香港特区护照持有人免签证安排所付出的努力。邓女士说:「我们与四位国会议员会面时提出有关给予港人免签证的期望,并解释有关安排将有助当地旅游业及吸引境内投资,帮助当地就业。」她表示:「我们亦与“克林顿全球倡议”的高层会面,他们表示现正探讨将2014年的亚洲会议(CGI Asia)再次安排于香港举行。我们对此表示欢迎,并期望促进更多国际会议于香港举行。」邓女士亦代表「基金」感谢林奋强先生于不同的会议中,从经济数据以至人民质素、关怀别人等软实力数据,向与会者介绍及分析香港的竞争优势。

林奋强先生于较早时分享其对访美之行的想法。他对与美国传统基金会的会面特别感共鸣,因他对该会提倡的自由企业、小政府政策及个人自由等理念都认同。因此,在全球经济萎靡不振下,当他们得知我们的“小政府”于过去四年都获得2至4%的财政盈余,而普遍的西方政府都面对6至10%财政赤字,他们即对此表示赞叹,尤其对香港于过去三年达到“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并将旅游业及其他引进的商机所制造的就业机会裨益社会各个阶层,特别是低技术人士。他们表示其他国家都说他们想「像香港」。另外,在不少会议上都特别提到香港公平及中立的特点。这对制定亚洲策略(如选择亚洲区总部)十分重要,尤其现时区内一些国家的爱国主义兴起而变得“激进”。大部份与会机构对香港在金融经济方面的“硬实力”(如首次公开募股等数字)都比较了解。不过,当他们得知香港的“爱心指数”比其他亚洲地方为佳时都感惊奇。这些都表示香港是一个真正富有爱心及可信赖的城市。

胡珠先生表示「基金」自2005年起便经常访问各大城市包纽约、华盛顿等,宣扬及介绍香港的最新发展。 「基金」亦组织及接待来自外地政界、学术界、知库组织、商界及研究机构的高层访问团,透过论坛及会议讨论,交流彼此在不同社会议题上的意见和立场,从中建设互信及友谊,甚至比起官式接触更见成效。胡先生相信「基金」可担当重要的角色,除协助政府为香港谋福祉(如美国免签证待遇)外,更可于国际间促进及宣扬香港及国家形象。

曹其敏女士表示从林奋强先生推介的香港优势中看到很大的区别并提升。他的研究显示香港不单是亚洲的金融及贸易枢纽,更是一个兼具文化及艺术的城市,不少重要的国际盛事如巴塞尔艺术展(Art Basel)亦汇聚于香港。这是首次她感到香港作为世界级城市,应以自身的优点而自豪。香港的成功反映“一国两制”成功落实。香港因其传统及独特的地理位置而成为连接亚洲以至中国大陆的大门等优点,曹女士希望香港人能常记着,并引以自豪。

文肇伟先生很高兴知道国际社会对香港继续保持正面的看法。同时,他们十分清楚香港现时面对的不同问题如政治、经济等挑战。政治方面,人们认同健康的辩论是迈向民主的自然过程,但希望尽快达致共识。对于我们来说美国现正就给予香港免签证待遇展开程序是好消息,不过要通过有关安排确实存在很多变数及挑战。我们很高兴能向与会人士表达我们对通过有关安排的期望。

林晓盈女士对美国当地很多为促进中美关系而努力贡献的人士留下深刻印象。他们成立不同的机构,组织各类活动如文化交流、政见分享等,使两国彼此有更深了解。他们都是出色的领袖,致力实践目标,与「基金」使命一致。

李镇国先生是首次参加访美团,在访问纽约及华盛顿的四天行程中,有深刻的感受及难忘的体验。而访美团刚好碰上行政长官访问纽约,令他对此行留下更深印象。访美期间,我们与多个商界组织及政府官员分享我们对香港的看法,亦向他们宣传香港的独特优势,让他们进一步发掘这活力之都的潜力。就如行政长官于其演说中表示香港是“东方的麦迪逊大道,更是超级连接器,将美国公司与中国以至整个亚洲市场连系起来”。事实上,香港拥有很多独特优势。作为「基金」理事,李先生希望能继续向外传扬香港优势及机遇。

邓女士向访问团成员及各受访单位致衷心的谢意,他们的支持令到访问团取得美满的成果。秉承「基金」多年来致力促进香港、中国与国际社会的沟通,「基金」将继续组织同类型的访问,以助互相更深入的了解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