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6日,由外交部驻香港特派员公署、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与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联合主办的“第二届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准决赛,在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成功举行。从120队参赛学校中,选拔出15所香港中学的代表队参加了今次比赛。经过3场紧张激烈的竞争,共5队参赛学校: 保良局董玉娣中学、中华传道会安柱中学、英华书院、浸信会吕明才中学和张祝珊英文中学成功晋级,将会参与于6月28日举行的总决赛。在三场准决赛中,保良 局董玉娣中学得分最高,总分为801。
比赛于上午10时开始,设必答、抢答和情景模拟题三个环节。必答题和抢答题是考查参赛者对近现代中国外交史、国际国内时事、北京2008年奥运会、涉港外交、国际关系史、外交礼仪等相关领域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情景模拟题要求参赛选手在3分钟内,在设定的情景下以简练的语言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在此环节中,各评判从内容、表达、仪表等三个方面综合给参赛者评分,并会观察他们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现场表 达能力,故此环节颇具趣味性和挑战性。今年的情景模拟题部分,时事内容的比重有所增加,其中有三题与奥运有关,分别是:香港主办奥运会全会的优势、残疾人 火炬手用身体保护奥运火炬和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
外交部驻港公署副特派员杨子刚、公署发言人宋荣华、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行政总裁邓淑德,以及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总课程发展主任黎耀强等出席比赛并担任评审。
英华书院、十八乡乡事委员会公益社中学、圣公会林裘谋中学、马鞍山圣若瑟中学和张祝珊英文中学的参赛学生与评判合照。
保良局董玉娣中学、陈瑞祺(喇沙)书院、圣言中学、顺德联谊总会李兆基中学和中华基督教会铭基书院的参赛学生与评判合照。
中华传道会安柱中学、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纪念中学、浸信会吕明才中学、喇沙书院和天主教伍华中学的参赛学生与评判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