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香港明天更好基金
协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所城市与房地产研究室、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
2008中国城市竞争力(香港)研究成果发布会于2008年4月1日在香港举行, 由「香港明天更好基金」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所城市与房地产研究室」和「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协办。 《2008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 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所城市与房地产经济研究室主任倪鹏飞博士牵头,利用客观资料对两岸四地200个地级以上中国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
一 城市竞争力排名
综合竞争力前10位的城市分别是: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广州、高雄、苏州、杭州、天津。 2006年、2007年香港也居首位。香港分别在 效率竞争力、结构竞争力及质量竞争力排名第一;而规模竞争力则仅次于上海,排名第二。在效益竞争力方面香港排名第7,但仍高于上海、深圳。与中国其他急速 发展的城市比较,香港的增长竞争力居195位。
二 香港对上海城市竞争力点评
解释竞争力香港和上海分列一、二名,且下面的8项一级指标差别都在10名以内,差别程度很小,这是这两大城市实力的充分表现。香港有4项一级指标列 第一,3项第2,一项第4,表现出香港强大的局部和整体实力。而上海也不逊色香港多少,有2项一级指标第1,3项屈居第2,其余也在前4位。
公共部门竞争力、生活环境竞争力、社会环境竞争力、人才本体竞争力、产业本体竞争力、商务环境竞争力香港相对较强。而创新环境竞争力、企业本体竞争力上海相对占优。
在人才本体竞争力、产业本体竞争力、商务环境竞争力、创新环境竞争力上二大城市都处于强势地位。在继续强化这些方面的优势的同时,二者可以加强交流 与合作。如在人才本体竞争力方面,香港可以放开限制,吸引更多内地的优秀人才前往。而在产业本体竞争力方面,香港与上海金融领域的合作将是未来的一大亮 点。借助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上海有更多的优质上市资源,香港有成熟的运作体系,二者的金融领域的合作必将在各自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
三 城市群竞争力点评
在中国33个城市群中,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一,其中先天竞争力排名为第一、现实竞争力第二、成长竞争力第一。现实竞争力方面,随着外资、传统制造业和地方特色产业集群等城镇群发展机制的推进,上海的国际性城市职能日益突出,南京和杭州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中心城市职能日益加强,苏州、无锡、常州、宁波等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南通、泰州、扬州、湖州、绍兴等以传统制造业和地方特色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制造业基地基本形成,以舟山等以旅游职能为主的城市特色鲜明。尽管如此,城市群分工程度上还略显不足。总体上,该城市群2007年GDP规模、进出口额、国际旅游收入、中心城市首位度 等都位居前列,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该城市群以全球制造业基地为特征的全球区域正在形成。
珠三角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二。其中先天竞争力排名为第二、现实竞争力第一、成长竞争力第三。现实竞争力方面,该城市群的突出特点是人均指标排 名较高,其中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等排名均居于所有城市群之首。对外贸易规模与效益仅次于长三角城市群。未来珠三角应在全球坐标 系下从新定位,并促进群内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互利共赢。未来珠三角应致力于建立世界顶级都市区,香港是世界顶级大都市圈的龙头和中心,主要发展金融和物流中心高端服务业,深圳与香港是组合城市,深圳主要发展高科技,建成世界级科技中心,广州建成世界顶级大都市圈的次中心,发展高端制造和次高端服务业,东莞、佛山、中山、澳门、珠海等城市发展现代制造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并以此城市结构来带动城市群经济的新发展。
四 城市竞争力研究结果评述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杨汝万教授、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沈建法教授出席了发布会并评述研究结果。杨教授指出,2008年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有 两方面的突破。第一,以中国33个城市群作比较。城市群竞争力分析结果,沿海城市群以长三角为首,计有珠三角、京津唐、山东半岛、辽中南及海峡西岸等,都 是耳熟能详的排名。这次加进了海峡东岸城市群,对台湾西部城市群的构建和分析,使人耳目一新。第二,以52个城市作26对城市竞争力的比较。对读者来说, 比较熟悉的城市对有上海对香港、杭州对宁波、北京对天津、深圳对广州。每个城市的比较从基本状况、差异性、相似性和综合竞争策略出发,以图表特别带出他们 的强弱之处,使对比城市的现况和前景一目了然。中国继续以每年百份之一增长的城市化,立为国家发展目标,此系列的报告将会了解城市的独特之处及如何发挥他们的动力和创造力,为国家的发展政策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质数据的支撑,使中国整体发展可以继续顺利前进。
沉教授指出,香港城市综合竞争力连续三年在中国城市中居首位,说明香港在很多范畴表现良好。但是上海的竞争力日益追近香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综合 竞争力排名更是超越珠三角城市群。说明香港与珠三角城市加强合作与整合的必要性。深圳综合竞争力居第2位。搞好香港与深圳的合作尤其重要。沈建法教授主持 的《十一五规划时期香港与深圳的城市竞争与合作》研究项目2008年香港市民意见调查结果显示赞成建设港深都会的市民高达69.8%。建设港深都会的共识 正在形成。就香港所面临的城市竞争来看,深圳并不被市民当作最大的城市竞争对手,而上海(49.8%)和新加坡(26.7%)则被市民认为是对香港地位构成最大威胁的两个城市。近六成的市民认为在港深合作上,香港政府应当采取与深圳更加紧密合作发展的态度,并表示满意当前政府在港深合作上的工作。在港深合 作可能采取的政策调查中,73.7%的市民赞成政府增加投资建设跨境基础设施。约半数的市民赞成方便深圳居民到香港进行就学、旅游或商务活动,以及允许有 大学学历的深圳居民来港就业。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行政总裁邓淑德女士总括时说:「香港城市综合竞争力在中国城市中已连续3年居于首位﹐说明香港城市竞争力表现良好。然而香港要维持其竞争力,长远来说还是要谋求与珠三角城市的合作,配合各家所长,带动区内发展。当然加强交通、讯息、和工商金融业的基础设施;拓展金融服务领域、进一步强化亚洲金融中心角色,亦为重要。」
详细报告内容,请浏览本网站:http://cms.betterhongkong.org /media.php?lang=ZH&maincat=2&year=2008
查询请电:「香港明天更好基金」邓淑德小姐:(852) 2865 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