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逢农历新年,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与香港的政府及公营机构携手到海外推广香港.
是次代表团由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行政总裁袁金浩先生带领,成员包括香港明天更好基金理事胡珠先生;国际发展策略局主席冯华健先生; 香港贸易发展局传播总监孟莎娜女士;投资推广署财经事务主管罗宝庄女士与及来自香港驻纽约经济贸易办事处及以香港作总部的太平洋经济理事会的代表等。
代表团在美国逗留了五天,由二月十四日至十八日,期间到访纽约和华盛顿与国务院及商务部高级官员;国会代表;财金机构,如摩根士丹利,高盛投资,标准普尔,美国汇丰银行,花旗国际及纽约交易所;智库机构,如亚洲协会,传统基金会,凯托研究所及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及主流媒体,如福布斯和财富杂志及华盛顿邮报等会晤。代表团也和亚洲协会和所罗门古根海姆博物馆的代表就香港的文化发展作深入交流。此外,中国驻美大使杨洁篪先生与代表团会面时,特别向代表团转达对香港人问候。
是次访美的主要目的,是向美国的政经人士及舆论领袖介绍香港的最新情况。代表团更特别提及,香港迪士尼乐园的开幕及年底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部长级会议会将香港成为国际焦点。
另外,代表团汇报了其他领域如政制发展,教育改革,文化发展及环保等发展。身兼广播事务管理局主席的冯华健先生重点提及香港作为亚太地区广播中心的优势。
袁金浩先生认为,是次活动能够将不同机构的代表联合起来,统一口径向国际社会传达正面的讯息: “香港的角色是多方面的– 国际商贸和投资平台,泛珠三角经济融合的枢纽,区内国家在保护知识产权的效法对象,及区域广播,电信和高等教育中心.”
冯华健先生认为:“美国政经各界对回归接近八年的香港特别行政区仍表示关注,特别对政制发展及财金前景深感兴趣。这对香港作为亚洲国际都会有所裨益。但我们仍要努力去维持香港独有的营商优势,继续作为世界都市和金融中心。”
孟莎娜女士也认同,是次协作可谓非常成功,对贸发局往后在美国各大城市所进行的推广活动有莫大的帮助。
代表团都认为,美国政经及舆论界对香港在后沙士时期的经济反弹表示欣赏,并认为经济将持续增长。代表团也趁机提及,沙士一疫其实对香港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启示: “经过回归后多年的探索, 沙士一疫令香港人终于明白到,香港和邻近的珠江三角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透过沟通和融合,才是出路之所在。 ” 太平洋经济理事会政策分析师芮安卓先生说。此外, 著名智库传统基金会及凯托研究所都对香港在维持自由经济体系所作的努力予以肯定。
袁金浩先生总结是次访美行程可谓相当成功,能够将多个机构联合起来,向国际社会发放香港作为繁盛和自由的经济体系; 国际贸易和投资平台及区域广播及电信中心的正面讯息,是一个难能可贵的机会。
传媒如有任何查询,可致电2861 2622或传真至2861 3361与香港明天更好基金梁资慧小姐联络。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是一个私人赞助、非牟利、非政治的机构,由香港商界领袖组成,旨在加香港在区内的金融、船务、贸易、通讯及科技中心的角色。基金亦会透过安排香港、中国及国际社会之间的交流而提高中西之间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