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作为货物出入中国的重要通道,其港口及远洋贸易业享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这优势却随着邻近地区发展正在逐渐消失。华南港口的发展所带来的竞争,使香港的发展受到阻滞。地处华南的盐田和蛇口/赤湾港口在吸引珠江三角洲出口货运方面,比香港更具结构性优势。由于港口及远洋贸易对香港的经济非常重要,这一系列变化对香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时下的讨论过程中,很多关于港口及远洋贸易业上的问题被过度简化了,由此形成的一些普遍看法及误解,因而影响了战略决策的判断。这些看法包括:
1.货柜码头收费过高是导致香港港口业务流失的主要原因
2.香港的货柜码头由几家经营者控制,直接影响了香港的竞争力;因此香港需要引进更多的码头经营者
3.香港需要扩大港口处理能力以增取华南地区的出口;这可以通过提早兴建10号货柜码头来实现
4.通过重点争取转口运输,及为航运公司提供专用泊位,使香港整体经济能从增加的港口业务上受益
尽管这些看法触及部份的关键性问题,但其基本方向是错误的。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事实1:降低港口收费并不能解决问题。高昂的货柜码头收费并不是造成经香港出口货运成本过高的主要原因。相反,结构性因素,如中港海关的延误及偏高的公路货运成本等才是成本高昂的主要原因。
事实2:引进更多经营者从而加强“竞争”,并不能对香港的港口业带来正面的影响。事实上,香港货柜码头经营者的数量与其他世界领先港口相近。此外,香港货柜码头服务水准被受国际推崇,引入新的货柜码头经营者能否进一步改善行业结构,提高服务质素和投资水平,理据成疑。
事实3:除非香港消除相对于华南地区的结构性劣势,否则扩张码头容量的措施应暂时押后。在解决结构问题之前,投资兴建新的货柜码头涉及风险将会过大,因此香港应以努力提升现有码头设施的生产效率作为首要任务。
事实4:通常货柜码头只有在吞吐量不足时才主动争取转口运输的业务,因此香港不应将其作为重点业务来看待。转运的确可以扩大港口吞吐量,但对本地经济的正面效益不大,同时易受邻近地区港口的竞争影响。尽管转口运输业务自身能为码头提供收益,但仅仅因为它而作大规模投资却并不值得。此外,在没有增加直航业务下,专用泊位的设置只会把收益从本地港口转移到航运公司手上。
货柜物流一直是香港的贸易行业的基石。尽管广东制造业的持续发展将推动整个华南和香港港口的增长,华南港口的进一步发展将逐渐威胁香港在货物运输领域的领导地位。另外,在航空货运上,虽然香港机塲拥有绝对的竞争优势,但类似港口所面对的威胁在不久将来亦很可能发生在机塲上。为稳固香港在华南地区的地位,香港港口需要进一步融入珠江三角洲,将其定位成为华南港口网路中的重要部份,并重点吸引个别货物品种。与此同时,香港应当把重点从货物处理转移到出入口业务上的其他领域。也就是说,为了使出入口业进一步发展,香港应逐渐摆脱对货物处理的依赖,从而转向提供高技术的增值服务。
为巩固香港在港口和远洋贸易领域上的领导地位,香港须从以下三大方面努力:
1.与珠江三角洲建立道路及政策上的桥梁:香港应当继续在政策和基础设施上寻求跨境整合,以稳固其在华南港口网路的领导地位。成功的整合能大幅降低公路货运成本,提高香港和珠江三角洲西部之间内河船的服务水平及效率。此外,香港货柜码头业应加强与华南地区港口的合作,共同商讨港口未来发展路向,正如珠江三角洲各机场之间成立的“珠三角五大机塲研讨会”,可作为华南港口合作模式的参考。
2.确定及争取因结构性因素而选用香港港口的货物:表面看似相同的货柜,其实不尽相同。部份货主可能会出于港口服务水准的考虑,指定把货物交由香港港口处理,并愿意为此支付较高的价钱。香港应把货物分类,针对不同货物的特别需要,提供特别服务以吸引这些货物继续使用香港港口。例如利用保税货车来免去中港海关检查或直接向海外买家推销香港港口的优点,皆能增强香港港口对中国进口及高价值货品的吸引力。
3.争取货物处理以外,出入口价值链的其他商机:在整个出入口交易当中贸易服务的收入比货物处理多出数倍。香港应以最全面的角度,来检视本身在出入口贸易中的服务定位。例如:香港应充份利用产品采购全球化的趋势,推动更多的企业在香港成立采购中心,提升本港的软件(如采购网络,外语能力及对海外市塲的认),并把本港定位成亚洲(而不仅仅是中国)采购枢纽。
总体而言,香港港口凭着本身独特优势,足可以保持其在华南港口中的领先地位。但是当华南各港口正积极改善其基本设施及扩充港口之际,香港急需消除对其不利的结构性劣势。若未能在短期内解决,香港将会丧失在华南及亚洲贸易行业巩固领导地位的大好机会。
传媒如有任何查询,可致电28612622或传真至28613361或电邮至kim_wan@betterhongkong.org 与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尹迪俭先生联络。
-完-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是一个私人,非政治性及非牟利团体,由香港商界精英人士组成,目的是推广香港成为亚太区之财务,贸易,通讯及科技枢纽。 「基金」亦力促加强香港,中国及国际间之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