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资源中心

新聞稿

【香港及上海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显示香港上海互有竞争长共创双嬴局面

2001.05.04

一个由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中国研究与发展委员会进行研究,「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协助本港跨国公司调查的「香港及上海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显示,香港在现时多项竞争力指标上仍领先上海,整体条件较上海更具国际城市竞争力;唯上海于个别指标上部分,评分高过香港,两地之「经济持续发展条件」,差距亦逐渐缩窄。

基金行政总裁袁金浩表示:『调查证明香港及上海均具备有作为国际城市的条件,各具优势,吸引跨国企业到两地投资,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非常有利。而香港凭借其优势可继续作为亚太区国际城市。 』

该项研究的调查部份,是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中国研究与发展委员会与上海社会科学院两地学者组织之研究小组,在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协助下于2000年12月至2001年1月在香港与上海两地进行。在193个收回问卷的被访者当中包括在香港与上海跨国企业的高层与香港的资深专业、行政管理人。被访者需要对香港及上海就32项国际城市竞争力指标进行评分或评级。

调查的乃参考经济与城市发展理论、1999年世界经济论坛、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及其他相关文献所订出之国家/地区竞争力指标系统,界定城市竞争力取决于其「金字塔三级构面」亦即:经济持续发展条件、引入投资环境及形象等三个基本层面。此中又可细分为生产因素条件、既有经济基础、城市经济发展成就与政策、营商环境、生活环境及引资政策等六个主要类别合共32项竞争力指标供作评分之用。

调查结果显示香港目前在两地之经济持续发展条件、引入投资环境及形象等三个基本层面均明显领先上海,整体条件较上海更具国际城市竞争力,香港整体平均评分为3.75,上海为2.96(5分为满分)。

唯就分类比较而言,调查亦显示上海于「科技实力」一类指标与香港难分上下。香港平均评分为3.226,上海为3.294(在统计学上之0.05误差机率水平下,两者数据可视为无差异)。在「科技实力」类里面的三项因素,其中大学与科研机构协调程度一项两地表现相若;而于本地科研成果市场化程度一项,上海评分明显较香港为高;但于资讯技术发展前景一项香港评分明显超越上海。

香港于营商环境一类中表现最理想,四项量度因素评分明显较上海领先,包括法规(香港:4.134、上海:2.503);行政(香港:3.902、上海:2.269);开放(香港:4.170、上海:2.338);生产(劳动)条件(香港:3.704、上海:3.339)

负责今次调查的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与发展委员会主席段樵教授表示,『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香港目前于多项指标均领先上海甚多,但上海仅对外开放20年,有些社会或经济数据上的表现值得赞赏或深思:例如上海经购买力平价调整后的人均产值已达香港的六成,而过去10年上海的人均产值(未经购买力平价调整)年增加率平均是香港的三倍。 』

调查又发现,在长期高速成长与累积下,过去10年上海平均价格水平上升率超过香港一倍以上,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因素虽与计算基础起点较低有关,但长期可能会影响上海未来与江、浙地区都市间的成本竞争力。

段樵教授续称:『更重要的是,沪港两地于「经济持续发展条件」此一基本层面的差距缩短至10.7%,研究人员认为这个最基本层面的表现,长远而言,对两地竞争力有实质性的影响。目前无论大学教研人员与学生的数目,上海均远超香港:上海仍在这方面追求人材的培养与引进,但香港却在考虑用奖学金把大量港人子弟送去外国念大学,而后才争取他们回港工作。其现实性不易令人了解。 』

研究人员认为香港与上海一处华南珠江出口,一处华东长江出口,各自服务两大江河流域,并作为对外交往的主要门户。两地未来的最根本发展之道,除了强化本身的持续成长条件外,其实是如何去巩固与发展城市邻接地区的经济关系,扩大其经济疆域。对香港来说,那就是如何更好地利用珠江三角洲地区,以求互利互惠。

基金行政总裁袁金浩与港沪两地研究小组成员段樵、伍凤仪、杨小佛、尤安山等教授一致同意:『香港具有独特的历史传统与一国两制的特点,亦有国际化形象之优势,但面对来自不同地方的挑战,香港应该检视其增强本地经济持续发展的政策中,提供更多务实、务本的政策,进一步提升竞争力。港沪之间合作传统悠久,未来空间更大,两地当以前瞻眼光,互补互利。实际上,中国需要更多工商城市作为经济发展枢纽。而港沪两地互相竞争,应导致正面的激化作用,产生的经济效益,更能创出双嬴局面。共同为国家富强作出贡献,这不是一个零和游戏。 』

此一研究全部报告内容除了以上已发表的问卷调查部分外,尚有统计数据指标分析与专题讨论(包括香港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关系,香港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上海发展20年的检讨、上海金融市场发展策略:非与香港竞争)部分共六万字,将于7月1日左右出版。

经过参考国家/地区竞争力、投资环境、与城市发展比较等有关领域指标体系(如IMD,WEF)与文献的分析。本研究认为在讨论上海与香港这两大国际城市时,可将城市竞争力的内涵约化如下图所示。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是一个私人,非政治性及非牟利团体,由香港商界精英人士组成,目的是推广香港成为亚太区之财务,贸易,通讯及科技枢纽。 「基金」亦力促加强香港,中国及国际间之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