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3日,香港) 借着庆祝农历新年来临之时,「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基金」)于2018年2月13日举行了每年一度成员团年午宴暨传媒茶叙,以感谢「基金」成员一直以来的鼎力支持,及加强与传媒的沟通和合作,亦借此活动向公众提早拜年。是次活动由「基金」顾问委员会主席郑家纯博士宴请及由执行委员会主席陈启宗先生主持。
在联谊聚旧之同时,成员于团年午宴上就「基金」过去的工作及未来的工作展望交流。于传媒茶叙上,「基金」成员向公众提早拜年,祝愿市民戊戌狗年万事如意、身心康泰、社会繁荣昌盛。三十多位传媒朋友应邀出席,与「基金」成员交流对新一年的展望。
出席传媒茶叙的「基金」成员包括:
信托人:
– 陈启宗先生 恒隆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
公司赞助人:
– 姚祖辉先生 沪港联合控股有限公司主席
– 邓玉珊女士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代表 – 高级经理-公共关系
理事:
– 胡珠先生 新光酒楼(集团)有限公司常务董事总经理
– 马景煊先生 先施有限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
– 林晓盈女士 凯盈工业董事总经理
– 杨伟诚博士 友邦保险(国际)有限公司资深区域总监
– 李远康先生 翠华控股有限公司主席
「基金」执行委员会主席陈启宗先生感谢传媒朋友在过去一年对「基金」的支持,将会继续与香港及外国传媒保持良好的沟通及合作,为香港更好的明天而努力。陈先生亦感谢「基金」行政总裁邓淑德女士,在过去一年领导秘书处同事,成功推展了「基金」多项工作。
「基金」行政总裁邓淑德女士于会上向传媒朋友介绍了「基金」去年的活动重点,以及新一年的计划。 「基金」去年的活动重点如下:
促进及加强相互理解和合作
「基金」继续致力加强香港、内地和国际社会之间的联系,定期组织访问团、交流计划和午餐演讲会,以促进意见交流和相互了解,从而增加彼此合作的机会。 「基金」于七月举办了一年一度的访美团,与当地人士分享香港在回归祖国后的成功故事及各种挑战;于九月组织及赞助第八届中美记者交流,为六名美国记者及七名中国记者提供适时机会作互访,拉近中美之间的认知差距。 「基金」亦非常荣幸邀得多位中国驻外大使及内地专家出席午餐会,包括中国驻阿根廷的杨万明大使、驻捷克的马克卿大使、驻印度的罗照辉大使及驻意大利兼驻圣马利诺的李瑞宇大使,以及清华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博士。此外,「基金」亦接待多位分别来自以色列、美国、新加坡及瑞士的访港领袖,就彼此关注的议题交换意见。
积极了解及参与国家发展
「基金」一直与内地相关机构积极拓展更大的合作空间,加强协同效应。每年,「基金」与上海社会科学院及上海市政协合办上海会议,就如何在“一带一路”倡议上加强两地合作交换意见。此外,「基金」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每年发表《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为香港及其他内地城市在其卓越领域及需改进地方提供有用分析及建议。在香港,我们邀请到两位全国政协副主席兼前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及梁振英先生,和时任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张晓明先生,就国家最新发展宏图及香港于当中的角色,以及香港应如何参与国家发展并作出贡献,分享他们的想法。 「基金」亦向来鼓励我们的年青人既要有国际视野,亦要了解我们的国家。由「基金」、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及香港教育局连续十一年合办的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正好有助中、小学生增强他们对国际事务及国家外交政策的认识。我们希望年青一代能持开放态度并积极探索,他们会发现国家确是机会处处。
最后,邓女士表示「基金」会秉承向来的理念,促进各界人士对香港的信心,加强外国对香港和中国的了解及合作,亦会与香港社会各界携手共同面对新挑战。
如有任何垂询,请与「基金」传讯事务经理周伊萍女士联络,电话: (852) 2865 3529;传真: (852) 2861 3361; 电邮: jimmie_chow@betterhongkong.org;网址: www.betterhongko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