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资源中心

新聞稿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2010年的访美活动完满结束

2010.06.03

(2010年6月3日,香港)「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基金」)已于2010年5月12日至19日完成一年一度的访美活动。访问团代表于今天举行记者会,向传媒介绍此行之重点,并分享他们的观察及体会。

「基金」执行委员会主席陈启宗先生(恒隆地产有公司董事长)为本访问团团长,成员包括三位「基金」理事钟志平博士(创科实业有限公司副主席及执行董事)、伍颖梅女士(九龙巴士有限公司董事)及刘鸣炜先生(华人置业集团董事);以及「基金」行政总裁邓淑德女士

在介绍访问团成员后,邓淑德女士简介了一年一度访问团的主要目的,旨在向美国介绍香港的最新近况,分享我们对中国内地发展的看法,亦从中了解美国有关人士及华府对香港、中国大陆、美国及中美关系等的看法。

本年度的访问团访问了行政机构 (美国国务院、美国商务部、美国财政部及国家安全会议);立法机构 (参议院议员Mitch McConnell(参议院共和党领袖)、国会议员、议员幕僚);在首府华盛顿的智库 (「布鲁金斯协会」(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凯托研究所」(The CATO Institute)、「美国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及「美京美亚协会」(US-Asia Institute));香港驻美国总经济贸易处金融机构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汇丰银行」( HSBC));评级机构(「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及「穆迪」(Moody”s));纽约的智库(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 on US-Asia Relations));以及传媒(《尼尔森报道》(The Nelson Report)、《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以及《福布斯》(Forbes)的专栏作家)。

在纽约期间,陈启宗先生于「美国华人博物馆」(Museum of Chinese in America)主办的午餐演讲会中发表以「Is the Sky Really Falling in U.S. & China?」为题的演讲,分享其对中美关系的看法。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Columbia Business School)的邀请下,陈先生于其「胡应湘爵士杰出讲者论坛」上发表以「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the Property Market Boom in China and Hong Kong」为题的演说,     吸引过百名人士出席活动(如欲观赏有关演讲录影,可浏览http:// www4.gsb.columbia.edu/chazen/events/wuspeakerseries)。此外,「纽约香港协会」 (Hong Kong Association of New York)为访问团举办招待会及晚宴,让访问团与当地的商界朋友见面及交流。                                

访问团亦分别获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李保东大使)、中国驻美大使馆(谢锋公使)及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董晓军副总领事)的接见及宴请。

陈启宗先生表示在中国急速及巨大的经济发展下,香港的未来是肯定的。香港的金融行业会继续成功发展,并在国家的经济 发展上担当重要角色。现时美国对人民币估值的问题十分关注,陈先生在会面美国有关人士时亦分享其见解。他表示人民币的逐步升值和扩阔汇率是可能出现的。但 是,有关政策的推行并不是受到外国的压力,而是内部需要,好让人民币慢慢发展成一个更灵活和可自由兑换的货币。美国不少金融及政界人士亦认同人民币的升值 是无助缩小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赤字。陈先生相信中国领导人会采取适当措施以持续国家的发展,同时亦顾及中美的双边关系。

作为一位成功的工业家并于香港创立公司,钟志平博士本身正是一个成功例子以展示香港的优胜地方,例如能有效地筹集资金以配合公司扩张计划、轻易地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以建立一支国际化的管理团队等。他补充说,由于香港邻近内地,正好为香港提供低劳动力成本和巨大的潜 在国内市场。作为一个国际枢纽,香港亦有助他把公司打进全球市场。钟博士认同人民币很可能会逐步升值。但是,它不会损害中国的经济发展,因为中国锐意提升 其工业增值服务发展,并开拓其内需市场。他认为,中国和美国间贸易赤字并非单方面的问题,是需要两国共同去面对及解决的。

伍颖梅女士认为与美国的政治和商界领袖的会面是富有成果的。随着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世界的注意力将更聚焦于 其身上。香港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一国两制”的制度以及稳健的基础支柱,定能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有所裨益,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美国不少人士亦认同香 港的竞争力,其中归功于其独特的行政制度。

刘鸣炜先生认为「基金」的访美活动是成功的。从与当地的高层决策者、智库及其他组织的对话中,我们了解到他们仍旧非 常关注香港的发展。对他们来说,香港一直是一个经济自由和繁荣的指标地方,并将保持下去。不用多说,中国依然是众人的焦点所在,尤其是在两国举行「战略与 经济对话」之际。香港应继续作为世界进入中国的桥梁,同时亦向世界展示中国真实面貌。他很高兴能在华盛顿进行了建设性的对话,更对明年的访美之旅充满期 待。

邓淑德女士认为在大部份的美国受众眼中,香港的状态良好。他们对香港并不感到需要特别担心的地方,反而中美关系却是 对话的重点。人民币的价值和中国即将推行的自主创新政策(Indigenous Innovation)等问题确实为双方的关系添上压力。不过,美国方面对中美关系政策的方向仍是正面及认同的。

「基金」行政总裁邓淑德女士向访问团成员及各受访单位致衷心的谢意,他们的支持令到访问团取得美满的成果。秉承「基金」多年来致力促进香港、中国与国际社会的沟通,「基金」将继续组织同类型的互访,以助互相更深入的对话及了解。

有关访问团详细行程及会见人物、相片及成员简历,欢迎到「基金」网页下载:http://www.betterhongkong.org

如有任何垂询,请与「基金」传讯事务经理周伊萍女士联络,电话: (852) 2865 3529 / (852) 6030 6025;传真: (852) 2861 3361; 电邮: jimmie_chow@betterhongkong.org; 网址: www.betterhongko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