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明天更好基金」2009年的访美活动完满结束
(2009年5月5日,香港)「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基金」)已于2009年4月23日至29日完成一年一度的访美活动。访问团代表于今天举行了记者会,向传媒介绍了此行之重点,并分享他们的观察及体会。
「基金」行政总裁邓淑德女士为本访问团团长,成员包括嘉宾讲者梁锦松先生(百仕通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大中华区主席、前财政司司长)及两位「基金」理事伍颖梅女士(九龙巴士有限公司董事)及叶毓强先生(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亚洲国际咨询理事会成员)。
邓淑德女士表示:「一年一度的访美团旨在向美国介绍香港的最新近况,分享我们对中国内地发展的看法。另一方面今年特别希望了解一下在奥巴马新政权下,美国有关人士及华府对香港、中国、美国及中美关系等的看法。」
本年度的访问团访问了金融机构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汇丰银行(HSBC))、评级机构 (「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 、纽约的智库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 on US-Asia Relations)、「对外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行政机构 (美国国务院、美国商务部、国家安全会议);立法机构 (参议院议员、国会议员、议员幕僚);在首府华盛顿的智库 (「布鲁金斯协会」(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凯托研究所」(The CATO Institute)、「美国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美京美亚协会」( US-Asia Institute));及香港驻美国总经济贸易处等。此外,访美团亦分别与参议员Jim Webb (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成员)及国会议员Rick Larsen (美中工作小组共同主席)会面,向他们介绍香港最新的发展近况。
在纽约期间,梁锦松先生于「亚洲协会」(Asia Society)主办的午餐演讲会中发表以「中国及香港:金融海啸之后」为题的演讲,吸引过百人参加。 (有关讲稿可于「基金」网页下载) 在华盛顿时,梁先生亦在「美国研究基金」(Fund for American Studies)演讲,分享他对中国及香港经济的展望。此外,梁先生担任了“哈佛会议-权力及约束:中美关系观”中的经济环节“共同合作迈向经济复苏及国 际平衡”的主持人。
访问团亦分别获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张业遂大使)、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彭克玉大使)及中国驻美大使馆(谢锋公使)的接见及宴请,亦获邀出席「香港美国商界议会」(Hong Kong-United States Business Council)的晚宴。
梁锦松先生表示美国方面基本上了解及认同香港的优势如邻近中国大陆、简单及低税制、国际认可的法律制度及法治、资讯流通、治安良好、方便及安全的居住及工作环境等。他亦就上海目标于2020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表示中国庞大的经济体系足以支持于本土成立多于一个国际 金融中心,就如美国拥有纽约、芝加哥、三藩市等多个金融中心。香港现在已是国际金融中心,应加强其固有的优势,积极争取成为离岸人民币结算中心、发展人民 币债券业务,以及开发更多监管得法的洐生工具,与上海优势互补。不过,香港要有长远持续的发展,就必须能留住及吸引各地的精英留港及到港发展。此外,梁先生亦主动向美国方面解释香港并非「避税天堂」,以及对可能因全球经济进一步恶化而触发保护主义(无论是在贸易、人力资源或资金等方面)表示关注,而有关人士回应正面,并答允会留意事情的发展。
邓淑德女士认同美国对香港事务并没有特别担心的地方。美国人目前比较关注本土的经济议题及如何更好地让中国投入参 与,发挥作用。因此他们对中国能否及如何达至国民生产总值8%的增长及其刺激经济方案的成效等议题十分感兴趣。 「不过,我们亦借此表示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动力核心,其地位日益重要,香港既有邻近中国的优势,又在中央政府强力的支持下,香港定能有所裨益而能更快复原。」邓女士说。总括而言,美国有关人士对中美 关系以及对新政府的有关政策的方向都是正面及认同的。
叶毓强先生强调香港的成功有赖高质素的人才。他认为大学教授及学生的国际视野及经验甚为重要,因此鼓励美国大学与本 地大学多合办课程及交流活动。他举例香港理工大学和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亚洲己有此类合作。叶先生表示:「世界越来越细,促进了更多互动及互相依靠。」 香港的大学向来致力吸引世界各地精英,如刚到任的香港科技大学及香港理工大学校长,他们之前都于美国著名大学中担任要职。这些有西方学术背景及经验的领袖 定能继续提升本地大学的国际声誉及水平。
伍颖梅女士认为与美国的政治和商界领袖的会面,及于华盛顿同期举行的百人会和香港美国商界议会活动都提供了非常好的沟通平台。她对「基金」能担当起民间外交的角色,对促进香港、中国及美国相互了解作出贡献感到十分高兴。
「基金」行政总裁邓淑德女士向访问团成员及各受访单位致衷心的谢意,他们的支持令到访问团取得美满的成果。秉承「基金」多年来致力促进香港、中国与国际社会的沟通,「基金」将继续组织同类型的互访,以助互相更深入的对话及了解。
有关访问团详细行程及会见人物、相片及成员简历,欢迎到「基金」网页下载:http://www.betterhongkong.org 。
如有任何垂询,请与「基金」传讯事务经理周伊萍女士联络,电话: (852) 2865 3529 / (852) 6030 6025;传真: (852) 2861 3361; 电邮: jimmie_chow@betterhongkong.org; 网址: www.betterhongkong.org。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