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活動

2011 - 2015

2015滬港發展論壇:一帶一路 : 角色、機遇及挑戰

「基金」聯同上海社會科學院及上海市政協於2015年10月29日在上海舉辦“一帶一路”與滬港:角色、機遇及挑戰研討會,促進港滬兩地互動合作。這已是三方連續第十年合辦研討會。上海國際經濟交流基金會及香港特區政府駐滬經貿辦事處為支持機構。來自香港與內地約百多名專家學者、政府官員、企業家出席了是次研討會。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姜樑先生、上海社會科學院書記于信匯教授及「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為研討會開幕式的主禮嘉賓。在「基金」邀請下,海通國際證券集團有限公司代表章宜斌先生及石平先生出席論壇,並於下午的討論環節中演講。   陳啟宗先生於開幕式中發言   「基金」公司贊助人范家輝先生、理事姚祖輝先生及嘉賓司敏之女士及陳志剛先生亦有出席研討會。   (左三至右)范家輝先生、鄧仲敏女士(香港駐上海經濟貿易辦事處主任)、陳啟宗先生、邵善波先生(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姚祖輝先生及司敏之女士   議程 開幕式 主持:丁志堅    上海市政協港澳台僑委主任 –    上海市政協姜樑副主席致歡迎辭 –    上海社會科學院于信匯書記致辭 –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陳啟宗主席致辭   主旨演講 主持:王振      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    “一帶一路”和金磚銀行的作用   祝憲    金磚銀行副行長 –    “一帶一路”:重大意義和歷史機遇   羅雨澤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部研究室副主任 –    從地面上看“一帶一路”與滬港合作   邵善波   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 –    從上海視角談上海在“一帶一路”戰略中的角色、機遇與滬港合作   顧洪輝   上海市政府發展改革委員會副主任 –    從金融角度談上海在推進“一帶一路”戰略中的優勢及滬港合作   鄭楊    上海市金融辦主任   專題一演講:“一帶一路”戰略與滬港及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機遇和挑戰 主持人:尤安山  上海社會科學院港澳研究中心主任 –    香港參與“一帶一路”戰略的策略選擇   蔡赤萌   國務院港澳辦港澳研究所副所長 –    “一帶一路”戰略與滬港及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機遇和挑戰   章宜斌   香港海通國際證券有限公司資產管理業務主管 –    旅遊作舟將甘肅文化載向“一帶一路”   把多勳   西北師範大學旅遊學院院長 –    多方合作,共同應對“一帶一路”建設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孫震海   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區域合作室副主任   主持人:蔡赤萌  國務院港澳辦港澳研究所副所長 –    “一帶一路”建設與香港經濟第三次轉型   毛豔華   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 –    “一帶一路”建設與中國區域一體化發展的理論與實踐   陳建軍   浙江大學區域與城市發展研究中心教授 –    新亞歐大陸橋在“一帶一路願景與行動”中的地位、功能與實踐意義的探討   古龍高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連雲港分院副院長 –    香港對推動“一帶一路”互聯互通及中華文明轉型的獨特作用   袁彌昌   香港“民主思路”智庫總幹事   專題二演講:“一帶一路”戰略、亞投行、絲路基金、金磚銀行與滬港國際金融中心發展 主持人:姚勤華 上海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    以己所長,對接“一帶一路”戰略   林偉中   恒生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行長 –    助力“一帶一路”,深耕跨境金融   強振宇   東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企業貸款部總經理 –    “一帶一路”倡議的融資模式   梁豔芬   商務部國際經貿合作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 –    “一帶一路”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幹杏娣   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教授 主持人:林偉中  恒生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行長 –    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上域際效應研究   丁劍平   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研究院副院長 –    “一帶一路”與滬港兩地金融中心   石平   香港海通國際證券有限公司企業融資業務主管 –    新資本協定在中小銀行的實踐   林文傑   上海銀行風險管理部總經理 –    人民幣國際化與“一帶一路”建設   孫立行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金融貨幣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   專題三演講:“一帶一路”戰略與滬港國際貿易中心和航運中心建設 主持人:孫雲欣  上海財經大學自貿區研究院副院長 –    “一帶一路”與滬港商貿合作   關家明   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 –    探索完善稅收制度 推動中國資本走出去   董倩麗   上海外聯發商務咨詢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 –    對接“一帶一路”,催生上海航運業發展新動力   壽建敏   上海海事大學港航產業及海洋經濟研究室主任   主持人:關家明  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 –    一帶一路:運輸貿易洲際共用經濟創新 — 洲際基礎建設經濟與運輸貿易互聯網   劉建華   香港城市大學航貿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    滬港國際貿易中心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中的作用   孫元欣   上海財經大學自貿區研究院副院長 –    “一帶一路”建設與香港的獨特作用   曾沂靖   香港貿發局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
2015.10.29

2015中美記者交流

為加強美國媒體對中國和香港的認識,「基金」自1996年起每年都會邀請6至8名美國記者訪問中國和香港,並由「基金」贊助及組織有關訪問活動。在中國外交部的支持下,美國記者能夠與北京中央政府的高級官員,以及內地二、三線城市的地方政府官員會面。除向記者介紹及提供訪問城市的概況外,「基金」亦特別邀請當地工商界翹楚、學術及調研機構以及傳媒工作人士與記者見面,為他們拓展地方聯繫。今年,「基金」與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中國記協)及美國東西方中心舉辦第六屆中美記者交流,擴大原有的美國高級記者訪問團,加入中國記者訪問美國的部份。本年度訪問團主題為“拉近中美之間的認知差距”。  於9月5日至16日,由6名美國記者組成的訪問團訪問了北京、西安及香港,而5名中國記者亦同時訪問美國紐約及華盛頓。中美記者在完成各自旅程後,於華盛頓聚首並進行交流活動,互相分享在彼此旅程中的所見所聞,更就如何提升及改善雙方媒體的報導交換意見。透過與地方當局和不同社區的直接對話,以及親身接觸和了解各方發展,美國記者對香港及中國內地的當前形勢和未來發展都有更深的認識。   美國記者名單: –          Daniel BEEKMAN先生,華盛頓州《西雅圖時報》記者 –          Andy CURLISS先生,北卡羅來納州《新聞觀察報》州政府事務編輯 –          Carrie HALPERIN女士,紐約州《有線電視新聞網》「札卡里亞全球掃描」節目製作人 –          Lomi KRIEL女士,德克薩斯州《休斯頓紀事報》記者 –          Robert LITTLE先生,華盛頓《全國公共廣播電臺》資深調查編輯 –          Sandra WARD女士,紐約州《巴倫週刊》資深編輯   訪問組織: 北京 –          外交部 –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          香港特區政府駐京辦 –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 –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          新華網 –          《華爾街日報》北京分社   西安 –          西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韓松先生 –          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西安國際港務區 –          美光半導體(西安)公司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          陝西歷史博物館 –          大唐西市博物館 –          西安碑林博物館 –          大雁塔 –          西安南門古城牆   香港 –          行政長官梁振英先生 –          全國政協副主席兼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 –          律政司司長袁國強先生 –          外交部駐港公署副特派員宋如安先生 –          美國駐香港副總領事Tom Cooney先生 –          行政會議成員兼立法會議員李慧琼女士 –          香港金融管理局 –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 –          香港美國商會 –          Vision 2047 Foundation   中國記者名單: –          趙承先生,新華社遼寧分社副社長 –          齊東向女士,《經濟日報社》評論理論部常務副主任 –          易博文先生,《湖南日報社》要聞部副主任 –          曲歌女士,江西廣播電視台新聞主播 –          郭惠婷女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廣播電視台記者   在訪美期間,中國記者會見了當地政府官員、智庫、社區及商界領袖、教育家、記者等等,探討不同議題,亦了解更多美國有關人士對中美關係的看法。   與外交部新聞司及北美大洋洲司代表會面 與行政長官梁振英先生會面 與全國政協副主席兼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右四)會面 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中)代表「基金」主持晚宴,「基金」成員及嘉賓與記者就不同題目交流意見及想法 中美記者於華盛頓聚首並作交流
2015.09.05 - 2015.09.18

第九屆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 – 總決賽

由「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外交部駐港公署及特區政府教育局共同主辦的「第九屆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總決賽已於2015年7月11日成功舉行,本屆競爭的主題為“紀念二戰勝利 珍視世界和平”。「基金」信託人丹斯里 拿督邱達昌代表「基金」為主禮嘉賓之一,理事鍾志平博士、梁偉峰先生及陳明耀先生亦有出席活動。其他主禮嘉賓包括外交部駐港公署署理特派員佟曉玲女士、特區政府政務司長林鄭月娥女士、中聯辦青年工作部副部長李薊貽先生、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先生、外交部港澳台司副司長馬占武先生及外交部新聞司公共外交協調處處長宮宇峰先生。 (左至右)梁偉峰先生、李薊貽先生、廖柏偉教授、鍾志平博士及陳明耀先生 經過激烈角逐,保良局董玉娣中學奪得金獎,聖言中學和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奪得銀獎,浸信會呂明才中學、英華書院和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紀念中學奪得銅獎。來自數十間中小學的師生代表約300多人觀看是次比賽。     比賽過程激烈   香港中文大學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研究教授、經濟學榮休教授廖柏偉教授應「基金」之邀請擔任總決賽評委之一,其他評委包括外交部駐港公署宋如安副特派員、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郭憲綱先生及外交學院熊志勇教授。   評委團:(左至右) 廖柏偉教授、郭憲綱先生、宋如安副特派員及熊志勇教授   「基金」信託人丹斯里 拿督邱達昌為頒獎嘉賓之一   為慶祝競賽完滿及成功舉行,以及感謝各單位對活動之支持,「基金」於當晚設慶功宴以表謝意,並由「基金」理事鍾志平博士及胡珠先生主持。 此外,中學組優勝隊員、領隊教師和校長將會獲安排在8月上旬到北京、南京及蘇州進行交流活動。   嘉賓與優勝隊伍合照留念   中學組賽果如下:   金獎 保良局董玉娣中學 銀獎 聖言中學   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 銅獎 浸信會呂明才中學   英華書院   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紀念中學 最佳發言人 朱琳琳同學 (保良局董玉娣中學) 優異獎 皇仁書院   喇沙書院   觀塘瑪利諾書院   觀塘官立中學   廖寶珊紀念書院   香島中學   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   新界鄉議局元朗區中學   救世軍卜維廉中學   沙田培英中學  
2015.07.11

2015美國訪問團

「基金」於2015年7月6日至9日完成一年一度的訪美活動。訪問團於華盛頓及紐約期間分別會晤美國政府官員、商界領袖、智庫及議員幕僚,就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交換意見。   本年度訪問團由「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恒隆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率領,成員包括「基金」理事李鎮國先生(美銀美林董事總經理)及姚祖輝先生(萬順昌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基金」更邀得黃友嘉博士(香港工商專業聯會主席)擔任訪美團的特邀專家。 訪問團:(左至右)李鎮國先生、黃友嘉博士、陳啟宗先生及姚祖輝先生   訪問團訪問了行政機構(美國國務院及商務部);立法機構成員(議員幕僚);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美國傳統基金會」(The Heritage Foundation)、「哈德森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及「美京美亞協會」(US-Asia Institute));金融機構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大學(「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民間組織(「美中公共事務協會」(America China Public Affairs Institute)及紐約多個猶太組織);以及傳媒機構(「彭博」(Bloomberg))。訪問團亦到訪駐華盛頓的香港總經濟貿易處。此外,訪問團很榮幸分別獲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大使、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劉結一大使及中國駐紐約總領事章啟月大使設午宴款待。   秉承「基金」多年來致力促進香港、中國與國際社會的溝通,「基金」將繼續組織同類型的訪問,以助互相更深入的瞭解及合作。   (有關訪問團成員簡介請按此)   日程  華盛頓  2015年7月6日  –          香港總經濟貿易處 –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 –          美中公共事務協會午餐會 –          美國傳統基金會 –          美國商務部 –          香港總經濟貿易處晚宴 美中公共事務協會午餐會   2015年7月7日  –          美京美亞協會國會山早餐會議 –          美國國務院 –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大使宴請 –          哈德森研究所 –          喬治華盛頓大學 崔天凱大使(中)宴請訪問團   紐約 2015年7月8日 –          摩根士丹利早餐會 –          彭博 –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劉結一大使宴請 –          美中公共事務協會晚宴 – 與紐約多個猶太組織交流 與紐約多個猶太組織交流   2015年7月9日   –          美京美亞協會早餐會 –          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 –          中國駐紐約總領事章啟月大使宴請 與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交流
2015.07.06 - 2015.07.09

2015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香港)發佈會

《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2015》香港發佈會於2015年5月18日在香港舉行,由「香港明天更好基金」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和「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協辦。《報告》由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教授牽頭撰寫,本年度《報告》主題為「”巨手”: 托起城市中國新版圖」,點出了新經濟和社會趨勢之下,城市及區域之間的融合發展將支撐起中國的未來。發佈會由「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主持,由倪鵬飛教授介紹《報告》內容及進一步解釋香港城市競爭力表現,並由香港中文大學城市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沈建法教授評論有關香港部份的報告。 (左至右)倪鵬飛教授、鄧淑德女士及沈建法教授向香港傳媒介紹報告重點 2014年綜合經濟競爭力指數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依次是:深圳、香港、上海、台北、廣州、天津、蘇州、北京、澳門和無錫。香港的綜合經濟競爭力首次被深圳超越,排名第二。「守成有餘,創新不足」的城市發展局面始終沒有改變,香港過於著重貿易、金融、航運、旅遊、專業服務這五大產業,而對不少規模較小、新興但極有潛力的產業關注不足,從長遠看缺乏新型產業業態的支撐和引領。 香港的可持續競爭力整體領先,「知識城市」成短板。香港的可持續競爭力指數為1,排名全國首位。各分項指標中,「和諧城市」和「全域城市」競爭力分項排名保持第一;「生態城市」競爭力整體領先,得益於連串環保和能源政策的推行和所取得的成效。「文化城市」和「信息城市」競爭力分別排名第二及第三。唯「知識城市」競爭力排名第19,較去年下降14位;雖然競爭力整體領先,研發支出和研發人員數目持續增長,但政府為創新及科技發展提供的支持作用不明顯,缺乏大膽的支持科技的計劃和有力的科技創新激勵制度。 「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總括時說:「香港在可持續競爭力方面雖仍領先其他內地城市,但是作為一個成熟的經濟體,並面對內地城市巨大及急速的發展,香港要在綜合競爭力繼續保持首位實不容易。這是給香港的一個警示,我們需要加快腳步、需要創新,亦需自我發掘新的驅動力。香港應好好運用自身優勢,特別是世界級的金融服務業,支持中國嶄新宏大的“一帶一路”戰略並抓緊當中機遇。在過去三年,我們已連續提倡香港特區政府應為創新科技、新興產業發展制定長遠發展規劃。然而,創新及科技局的成立卻一直被拖延。外面不乏好的機遇,我們需努力把握,形勢不會等人,我們的競爭對手亦然。」 於新聞發佈會前,「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主持午餐研討會,讓「基金」成員與多位嘉賓就報告內容交換意見及看法。《報告》重點可參考發佈會簡報。 於新聞發佈會前,「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中)主持午餐研討會
2015.05.18

第九屆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 – 初賽

由「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外交部駐港公署、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聯合主辦的第九屆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初賽已於2014年3月23日至31日順利舉行。初賽以網上問答形式。於3月24日,主辦單位代表特別前往嘉諾撒聖家學校及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了解初賽實況。中學組出線16強隊伍將於5月23日出戰準決賽,爭奪最後6強位置。 到訪嘉諾撒聖家學校以觀察初賽實況 得獎名單如下: 小學組 冠軍 九龍婦女福利會李炳紀念學校 亞軍 英華小學 季軍 九龍城浸信會禧年小學 優異獎 秀明小學 新界婦孺福利會梁省德學校 元朗公立中學校友會英業小學 路德會聖馬太學校(秀茂坪) 保良局田家炳小學 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 聖公會主愛小學(梨木樹) 粉嶺官立小學 鳳溪廖潤琛紀念學校 藍田循道衛理小學 最佳表現學校獎 路德會聖馬太學校(秀茂坪) 最佳新秀獎 保良局田家炳小學 中學組 (晉身準決賽的16強) 1 保良局董玉娣中學 2 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 3 聖言中學 4 浸信會呂明才中學 5 英華書院 6 皇仁書院 7 喇沙書院 8 觀塘瑪利諾書院 9 觀塘官立中學 10 廖寶珊紀念書院 11 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紀念中學 12 香島中學 13 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 14 新界鄉議局元朗區中學 15 救世軍卜維廉中學 16 沙田培英中學 最佳表現學校獎 保良局董玉娣中學 最佳新秀獎 路德會呂祥光中學
2015.03.23 - 2015.03.31

與駐港總領事及商會領袖新春午餐演講會 – 主講律政司司長袁國強

「基金」每年於新春期間均設午餐會,邀請各國駐港總領事及商會領袖出席,向他們送上節日的祝福,及互相交流。本年的新春午宴於2015年3月4日成功舉行。「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聯同多位「基金」理事設宴招待逾60名嘉賓。「基金」很榮幸邀得律政司司長袁國強先生為主講嘉賓,並以”國際仲裁”為題發表演說。 袁國強司長(右二)分享其對國際仲裁的看法 出席人士包括: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 信託人 – 陳啟宗先生     恒隆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 理事 – 鍾志平博士     創科實業有限公司創辦人及非執行董事– 胡珠先生        新光酒樓(集團)有限公司常務董事總經理– 于善基先生     Roseville集團主席– 馬景煊先生     先施有限公司主席及行政總裁– 文肇偉先生     中美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及行政總裁– 林曉盈女士     昌利行董事總經理– 梁偉峰先生     衍盛數碼有限公司董事– 梁少康博士     新科實業有限公司榮譽主席– 陳炎光先生     安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區域總監– 陳燿璋先生     寶聲集團董事長及執行長官– 吳宗權先生     會德豐有限公司主席兼常務董事– 彭一庭先生     俊和發展集團聯席主席– 余偉傑先生     裕華國產百貨有限公司董事總監 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 – 新聞及公共關係部副主任趙煦女士– 新聞及公共關係部副主任宇靜女士– 條約法律部劉穎女士 駐港領事館 – 澳洲署理總領事Janaline Oh女士– 奧地利總領事Claudia Reinprecht博士– 英國副總領事Esther Blythe女士– 柬埔寨總領事Phan Peuv先生– 加拿大總領事J Ian Burchett先生– 智利總領事Jose Miguel Gonzalez Serrano先生– 歐盟委員會辦事處主任Vincent Piket先生– 法國總領事Arnaud Barthelemy先生– 德國總領事Graf Lambsdorff先生– 希臘總領事 Christodoulos Margaritis先生– 印度領事Deepankar Aron先生– 印度尼西亞領事(貿易) Natan Kambuno先生– 以色列總領事Sagi Karni先生– 意大利總領事Antonello De Riu先生– 日本總領事野田仁先生– 哈薩克斯坦總領事Nurzhan Abdymomunov先生– 韓國總領事趙鏞天先生        – 科威特領事Mohammad Al-Besharah先生– 馬來西亞總領事Tengku Sirajuzzaman bin Tengku Mohamed Ariffin先生– 荷蘭總領事Wilfred Mohr先生– 新西蘭總領事Gabrielle Rush女士– 秘魯總領事Sergio Avila先生– 菲律賓總領事Bernardita L Catalla女士– 波蘭總領事Miroslaw Adamczyk先生– 新加坡總領事 Jacky Foo先生– 南非總領事Phumelele Gwala女士– 西班牙總領事Juan Manuel Lopez-Nadal先生– 瑞典副總領事Wictoria Amandustin Weinstock女士– 瑞士總領事Rita Hammerli-Weschke女士– 土耳其總領事Haldun Tekneci先生– 美國副總領事Thomas Cooney先生– 越南總領事Hoang Chi Trung先生 駐港商會 – 美國商會會長Richard Vuylsteke博士– 比利時-盧森堡商會董事Jan Bogaert先生– 丹麥商會名譽主席Jens-Erik Olsen先生– 荷蘭商會主席Daniel de Blocq van Scheltinga先生– 歐洲商務協會司庫Wilhelm Brauner先生– 芬蘭商會主席Henna Raisanen女士– 法國工商總會行政總裁 Orianne Chenain女士– 韓人商工會會長Sun Eun Kyun先生– 新西蘭商會主席David Whitwam先生– 挪威商會主席Derek Anthony博士– 新加坡商會名譽行政總裁周榮勝先生– 瑞典商會副主席Karine Hirn女士 本地商會 – 香港工業總會主席劉展灝先生
2015.03.04

成員團年午宴暨傳媒茶聚

藉著慶祝農曆新年來臨之時,「基金」於2015年2月10日舉行了每年一度成員團年午宴暨傳媒茶聚,以感謝「基金」成員一直以來的鼎力支持,及加強與傳媒的溝通和合作,亦藉此活動向公眾提早拜年。是次活動由「基金」顧問委員會主席鄭家純博士宴請及由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主持。於團年午宴上,成員在聯誼聚舊之際,亦就「基金」過去的工作及未來的工作展望交流。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成員向市民拜年:(前排左至右) 鍾志平博士、林建岳博士、丹斯里 拿督邱達昌、陳啟宗先生、鄭家純博士、林曉盈女士、鄧淑德女士及李旭華女士;(後排左至右)文肇偉先生、楊秉堅先生、陳明耀先生、梁少康博士、羅志偉先生、蔡龍威博士、于善基先生、楊偉誠先生、梁偉峰先生、胡珠先生、余偉傑先生及李鎮國先生 出席團年午宴的成員包括: 信託人– 鄭家純博士            「基金」顧問委員會主席 / 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主席– 陳啟宗先生            「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 / 恒隆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 林建岳博士             麗新集團主席– 丹斯里 拿督邱達昌   遠東發展有限公司主席 – 李旭華女士             正大集團特別助理 (信託人謝中民博士代表) 理事– 蔡龍威博士             威馬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鍾志平博士             創科實業有限公司創辦人兼非執行董事– 梁耀進先生             稻香集團行政總裁– 胡珠先生                新光酒樓(集團)有限公司常務董事總經理– 伍穎梅女士             九龍巴士有限公司董事– 于善基先生             Roseville集團主席– 馬景煊先生             先施有限公司主席及行政總裁– 文肇偉先生             中美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及行政總裁– 林曉盈女士             昌利行董事總經理– 梁偉峰先生             衍盛數碼有限公司董事– 梁少康博士             新科實業有限公司榮譽主席– 陳明耀先生             萬利玩具主席兼行政總裁– 楊偉誠先生             美國友邦保險(百慕達)有限公司資深區域總監– 羅志偉先生             德意志銀行香港地區總經理– 李鎮國先生             美銀美林董事總經理– 楊秉堅先生             源董事– 余偉傑先生             裕華國產百貨有限公司董事總監– 鄧淑德女士            「基金」行政總裁 於傳媒茶聚上,三十多位傳媒朋友應邀出席,與「基金」成員交流對新一年的展望。「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感謝傳媒朋友在過去一年對「基金」的支持,並介紹出席成員包括理事梁耀進先生、胡珠先生、于善基先生、馬景煊先生、楊偉誠先生、李鎮國先生、楊秉堅先生及余偉傑先生。出席成員亦藉此機會向公眾提早拜年,祝願羊年百業興旺、市民身心康泰、社會繁榮昌盛。 於傳媒茶聚中,「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向傳媒介紹「基金」去年的活動
2015.02.10

2014滬港發展論壇:”滬港合作:新起點、寬視野、全方位”

「基金」聯同上海社會科學院及上海市政協於2014年11月10日在上海舉辦“滬港合作:新起點、寬視野、全方位”研討會,促進港滬兩地互動合作。這已是三方連續第九年合辦研討會。上海國際經濟交流基金會及香港特區政府駐滬經貿辦事處為支持機構。來自香港與內地約百多名專家學者、政府官員、企業家出席了是次研討會。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姜樑先生、上海社會科學院院長王戰教授及「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為研討會開幕式的主禮嘉賓。 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代表「基金」致開幕辭  「基金」信託人查懋成先生;理事馬景煊先生、林曉盈女士、梁偉峰先生、呂慶耀先生、姚祖輝先生及曹其敏女士代表曾漢禹先生;及嘉賓陳文博先生亦有出席研討會。 「基金」成員與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姜樑先生(中)、上海社會科學院院長王戰教授(左五)及多名代表合照 議程 開幕式主持:丁志堅    上海市政協港澳台僑委主任 – 上海市政協姜樑副主席致歡迎辭– 上海社會科學院王戰院長致辭 –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陳啟宗主席致辭 專題演講:滬港經濟合作新思路、新機遇、新舉措主持:黃仁偉    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 上海自貿區貿易便利化發展與滬港合作的機遇  王新奎    上海市政府參事室主任 – 善用自貿區平台和香港優勢,深入推動滬港合作  鄧仲敏    香港特區政府駐滬經貿辦主任 – 內地企業如何善用香港為平台走向國際  關家明    香港貿易發展局研究總監 主題:滬港合作推動上海自貿區發展的路徑與前景主持:左學金    上海市政府參事室 – 自貿區金融改革創新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徐明棋    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 從香港看上海自貿區:一周歲之後的自貿區下一步怎麼走?  方舟  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高級研究主任 – 上海自貿區發展與滬港服務業合作的機遇和挑戰  趙麗娟    馮氏集團利豐發展(中國)有限公司董事兼集團華東首席代表 會議總結、致閉幕辭左學金  上海社會科學院港澳研究中心理事長
2014.11.10

2014中美記者交流

為加強美國媒體對中國和香港的認識,「基金」自1996年起每年都會邀請6至8名美國記者訪問中國和香港,並由「基金」贊助及組織有關訪問活動。在中國外交部的支持下,美國記者能夠與北京中央政府的高級官員,以及內地二、三線城市的地方政府官員會面。除向記者介紹及提供訪問城市的概況外,「基金」亦特別邀請當地工商界翹楚、學術及調研機構以及傳媒工作人士與記者見面,為他們拓展地方聯繫。今年,「基金」與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中國記協)及美國東西方中心舉辦第五屆中美記者交流,擴大原有的美國高級記者訪問團,加入中國記者訪問美國的部份。本年度訪問團主題為”拉近中美之間的認知差距”。 於9月14日至25日,由5名美國記者組成的訪問團訪問了北京、寧夏及香港,而5名中國記者亦同時訪問美國費城、賓夕法尼亞州及華盛頓。中美記者在完成各自旅程後,於華盛頓聚首並進行交流活動,互相分享在彼此旅程中的所見所聞,更就如何提升及改善雙方媒體的報導交換意見。透過與地方當局和不同社區的直接對話,以及親身接觸和了解各方發展,美國記者對香港及中國內地的當前形勢和未來發展都有更深的認識。 美國記者名單:– Diane BARTZ女士,華盛頓《路透社》記者– Rebecca DAVIS女士,紐約《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新聞網》資深視頻製作人– Marc STEWART先生,丹佛《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KMGH-TV電視台》記者/替補主持人– Stephen STROMBERG先生,華盛頓《華盛頓郵報》社論版撰稿人– Alexander TRAVELLI先生,印度新德里《經濟學人》亞洲網路版編輯 訪問組織:北京– 外交部 –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香港特區政府駐京辦 – 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國際商會–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自然保護協會– 中國日報 與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會面 寧夏–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 閱海灣中央商務區– 靈武羊絨工業園區– 寧夏玉泉營葡萄酒基地– 納家戶清真大寺(採訪駐寺阿訇)– 納家戶(安排入戶採訪及做客)– 水洞溝文化遺址– 中華回鄉文化園– 西夏王陵 參觀寧夏玉泉營葡萄酒基地 香港– 行政長官梁振英先生– 全國政協副主席兼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 – 外交部駐港公署副特派員姜瑜女士– 美國駐香港署理總領事Tom Cooney先生 – 立法會主席曾鈺成議員 – 律政司 –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 香港金融管理局 – 市區重建局 – 香港美國商會 – Vision 2047 Foundation 與行政長官梁振英先生會面 與全國政協副主席兼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右三)會面 中國記者名單:– 杜飛進先生,《人民日報》新聞協調部主任– 高曉紅女士,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部長– 伊利娜女士,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維語部記者、編輯– 萬瑪佳女士,青海廣播電視台記者– 站麗萍女士,中央電視台”今日關注欄目”製片人 在訪美期間,中國記者會見了當地政府官員、智庫、社區及商界領袖、教育家、記者等等,探討不同議題,亦了解更多美國有關人士對中美關係的看法。 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中)代表「基金」主持午宴,「基金」成員及嘉賓與記者就不同題目交流意見及想法
2014.09.14 - 2014.09.27

第八屆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 – 北京及貴州參訪團

第八屆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優勝學校師生於2014年8月1日,從香港出發前赴交流團首站貴州。「基金」理事鍾志平博士及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亦有參與是次交流團。訪問貴州期間,交流團與凱里市博南高級中學的學生進行交流聯誼,該校乃多民族學校,逾七成學生為苗族、侗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交流團亦遊覽千戶苗寨、苗族文化博物館、黃果樹大瀑布及孔學堂等地方,感受貴州獨特的風土人情。 「基金」理事鍾志平博士(左)及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右)感謝貴州省外辦的熱情接待  與博南高級中學的學生進行交流聯誼 交流團之後前往北京繼續行程。於8月6日,參訪團師生走進嚮往已久的外交部,並十分榮幸獲得張業遂副部長親切接見,更向同學們簡要介紹國家外交政策的宗旨。隨後,外交部發言人、新聞司副司長華春瑩女士帶領同學們參觀新聞發佈廳“藍廳”,介紹外交部發言人的制度。國際司任義生參贊從國際組織的作用及重要性入手,向同學們介紹中國參與多邊外交的進程。最後,港澳台司副司長馬占武先生向同學講解當前國際形勢、中國外交基本原則及涉港外交的工作。在京期間,同學們還參觀了首都博物館、登上司馬台長城等,從中感受到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在旅程完結的前一天,全體師生進行分享,講述他們在參訪期間的經歷和感受,分享彼此的收穫和感動。 交流團十分榮幸獲得張業遂副部長(前排中)親切接見 登上司馬台長城 為感謝各主辦單位的工作人員、領隊老師及秘書處在參訪旅程中作出的支持及協助,「基金」理事鍾志平博士返港後特別安排晚宴款待各人並順道聯誼。
2014.08.01 - 2014.08.08

第八屆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 – 總決賽

由「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外交部駐港公署及特區政府教育局共同主辦的「第八屆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總決賽已於2014年7月5日成功舉行,本屆競爭的主題為”感知多邊外交 促進區域合作”。「基金」信託人丹斯里 拿督邱達昌代表「基金」為主禮嘉賓之一,信託人謝中民博士代表李旭華女士;理事胡珠先生及彭一庭先生;及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亦有出席活動。其他主禮嘉賓包括外交部駐港公署宋哲特派員、特區政府政務司長林鄭月娥女士、中聯辦副主任楊建平先生、特區政府教育局副局長楊潤雄先生、外交部港澳台司副司長馬占武先生及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華春瑩女士。 (左至右)中聯辦李薊貽先生、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女士、外交部駐港公署宋哲特派員、「基金」信託人丹斯里拿督邱達昌及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 近300名觀眾出席欣賞精彩賽事 來自數十間中小學的師生代表約300多人觀看比賽。經過激烈角逐,保良局董玉娣中學脫穎而出,以總分260.4分的成績奪得金獎,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和聖言中學奪得銀獎,皇仁書院、喇沙書院和浸信會呂明才中學奪得銅獎。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委員莫樹聯先生應「基金」之邀請擔任總決賽評委之一,其他評委包括外交部駐港公署佟曉玲副特派員、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郭憲綱先生及外交學院熊志勇教授。 評判團:(左至右)郭憲綱先生、熊志勇教授、佟曉玲副特派員及莫樹聯先生 主辦單位、評判、嘉賓及優勝隊伍合照 為慶祝競賽完滿及成功舉行,以及感謝各單位對活動之支持,「基金」於當晚設慶功宴以表謝意。慶功宴由「基金」理事鍾志平博士主持,出席的「基金」成員包括信託人謝中民博士代表李旭華女士;理事胡珠先生、梁偉峰先生及陳明耀先生;及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 「基金」慶功宴由理事鍾志平博士(前排中)主持,慶祝競賽完滿及成功舉行 此外,中學組優勝隊員、領隊教師和校長將會獲安排在8月上旬到北京及貴州進行交流活動。 中學組賽果如下: 金獎             保良局董玉娣中學 銀獎             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                     聖言中學 銅獎             皇仁書院                     喇沙書院                     浸信會呂明才中學 最佳發言人   張灝洋同學 (喇沙書院) 優異獎          南屯門官立中學                     英華書院                     聖公會陳融中學                     觀塘瑪利諾書院                     廖寶珊紀念書院                     新界鄉議局元朗區中學                     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紀念中學 小學組賽果如下: 冠軍              聖公會主愛小學(梨木樹) 亞軍              元朗公立中學校友會英業小學 季軍              英華小學 優異獎         九龍城浸信會禧年小學                     路德會聖馬太學校 (秀茂坪)                     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                     秀明小學                     宣道會葉紹蔭紀念小學                     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石圍角小學                     沙田循道衛理小學                     粉嶺官立小學                     嘉諾撒聖家學校                     鳳溪廖潤琛紀念學校
2014.07.05

2014美國訪問團

「基金」於2014年6月24日至27日完成一年一度的訪美活動。訪問團於華盛頓及紐約期間分別會晤美國政府官員、商界領袖、智庫、國會議員及議會幕僚,就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交換意見。  本年度訪問團由「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恒隆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率領,成員包括「基金」理事馬景煊先生(先施有限公司副主席及行政總裁)、李鎮國先生(美銀美林董事總經理)、姚祖輝先生(萬順昌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及龐超貽先生(紹礦資源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及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基金」更邀得莫樹聯先生(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香港特別行政區資深大律師)擔任訪美團的特邀專家。  訪問團:(左至右)陳啟宗先生、鄧淑德女士、李鎮國先生、莫樹聯先生、馬景煊先生、姚祖輝先生及龐超貽先生 訪問團訪問了行政機構(美國國務院及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立法機構成員(國會議員及議員幕僚);智庫(「布魯金斯協會」(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美國傳統基金會」(The Heritage Foundation) 、「美國進步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及「美京美亞協會」(U.S.-Asia Institute));金融機構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評級機構(「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民間組織(「亞洲協會」(Asia Society)、「美中公共事務協會」(America China Public Affairs Institute)及「紐約香港協會」(Hong Kong Association of New York));以及傳媒機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及《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訪問團亦到訪駐華盛頓的香港總經濟貿易處。此外,訪問團很榮幸分別獲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大使及中國駐紐約總領事孫國祥大使設午宴款待。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劉結一大使亦於紐約接見訪問團。  秉承「基金」多年來致力促進香港、中國與國際社會的溝通,「基金」將繼續組織同類型的訪問,以助互相更深入的瞭解及合作  (有關訪問團成員簡介請按此)  日程  華盛頓 2014年6月24日 –  香港總經濟貿易處 –  布魯金斯協會 –  美京美亞協會國會山午餐研討會 –  美國傳統基金會 –  美國國務院 –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 到訪美國國務院 2014年6月25日  –  美中公共事務協會早餐會議 –  美國進步中心 –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大使宴請 –  《華盛頓郵報》 –  國會議員孟昭文 (D-NY)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大使(中)設宴款待訪問團 紐約  2014年6月26日 –  美京美亞協會早餐會 –  《紐約時報》 –  中國駐紐約總領事孫國祥大使宴請 –  《經濟學人》 –  標準普爾 –  亞洲協會:會長論壇 與標準普爾代表交流 2014年6月27日  –  紐約香港協會早餐研討會 –  摩根士丹利 –  亞洲協會午餐演講會:“Hong Kong’s Future: Autonomy and the Road to 2017” —陳啟宗先生及莫樹聯先生主講 –  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 –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劉結一大使 亞洲協會午餐演講會:”Hong Kong’s Future: Autonomy and the Road to 2017″ — 陳啟宗先生及莫樹聯先生主講
2014.06.24 - 2014.06.27

2014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香港)發佈會

《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2014》香港發佈會於2014年5月29日在香港舉行,由「香港明天更好基金」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和「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協辦。《報告》由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教授牽頭撰寫,本年度的主題為“滬蘇浙皖 — 一個世界超級經濟區已經浮現”。 而香港部份則力推為「促進香港的科技創新,引領知識經濟發展」,藉加強科技創新並成為香港發展的新驅動力,緩解香港社會正面對的風險與挑戰,並釋放社會創新潛能,進一步提升香港的競爭力。發佈會由「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主持,並由倪鵬飛教授介紹《報告》內容,以及進一步解釋香港城市競爭力表現。 「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右)及倪鵬飛教授向香港傳媒介紹報告重點 2013年綜合經濟競爭力指數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依次是:香港、深圳、上海、台北、廣州、北京、蘇州、天津、佛山和澳門。香港的綜合經濟競爭力依舊保持在全國首位,但增速乏力、後勁不足。分項上表現稍有差異,其綜合效率競爭力排名全國第3位,僅落後於台北和澳門,地均GDP優勢明顯,這得益於其人口和商業密集,經濟集聚程度高,以及商業規則簡約、政府廉潔,配套設施及服務效率高。香港的綜合增量競爭力分項指數排名全國第18位,同比下降了10位,在人才、軟硬體設施等方面的優勢逐漸弱化,創新創業氣氛並無明顯提升,土地稀少形成的高額租金也阻礙了中小企業的發展,同時過分倚重金融、房地產等少數行業,缺乏穩定的增長點。 香港的可持續競爭力整體領先,「知識城市」和「信息城市」優勢弱化。香港在「知識城市」分項的指數排名第四,落後於北京、上海和深圳。研發開支佔GDP的比重遠低於日本、韓國、新加坡以及內地的研發投入,缺乏有力的科技創新激勵制度,科技創新氛圍不足,科技轉化能力較弱都是主要問題。   「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總括時說:「香港在綜合經濟競爭力和可持續競爭力位列全國首位,在多方面仍都有優異表現。要保持競爭力優勢,香港就要就一些政策如人口、土地作長遠規劃;並應著重培育科技創新;及要好好利用中國的定位,發揮香港的作用,在“走出去“、“引進來“的局面中,以“超級連繫人“的角色,爭取互利共贏。」 於新聞發佈會前,「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主持午餐研討會,讓「基金」成員與多位嘉賓就報告內容交換意見及看法。 《報告》重點可參考發佈會簡報。
2014.05.29

與中聯辦張曉明主任午餐會

於2014年4月15日,「基金」很榮幸邀得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中聯辦)張曉明主任出席午餐會,與「基金」成員作交流討論。午餐會由「基金」顧問委員會主席鄭家純博士及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共同主持,出席成員包括信託人丹斯里 拿督邱達昌、謝中民博士代表李旭華女士及陳慧慧女士代表梁錦松先生;理事林建康先生、鍾志平博士、胡珠先生、伍穎梅女士、于善基先生、文肇偉先生、林曉盈女士、梁偉峰先生、梁少康博士、陳炎光先生、呂慶耀先生、吳宗權先生、彭一庭先生、姚祖輝先生、余偉傑先生及龐超貽先生;及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中聯辦研究部部長曹二寶先生、協調部部長沈沖先生及法律部副部長劉春華先生陪同出席。 顧問委員會主席鄭家純博士(左三)代表「基金」歡迎張曉明主任(右三) ((前排左至右)李旭華女士、劉春華先生、曹二寶先生、鄭家純博士、張曉明主任、陳啟宗先生、丹斯里 拿督邱達昌、吳宗權先生、鍾志平博士及梁少康博士(後排左至右)陳炎光先生、龐超貽先生、胡珠先生、呂慶耀先生、彭一庭先生、鄧淑德女士、姚祖輝先生、林建康先生、梁錦松先生、伍穎梅女士、梁偉峰先生、于善基先生、文肇偉先生、沈沖先生、林曉盈女士及余偉傑先生
2014.04.15

與駐港總領事及商會領袖新春午餐演講會 – 主講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

「基金」每年於新春期間均設午餐會,邀請各國駐港總領事及商會領袖出席,向他們送上節日的祝福,及互相交流。本年的新春午宴於2014年2月27日成功舉行。「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及信託人丹斯里 拿督邱達昌聯同多位「基金」理事設宴招待逾70名嘉賓。「基金」很榮幸邀得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女士為主講嘉賓,並以”2017年行政長官及2016年立法會產生辦法的公眾諮詢”為題發表演說。 「基金」成員與林鄭月娥司長(前排右五)一同祝願香港的政制發展成功 出席人士包括: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信託人–  陳啟宗先生           恒隆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  丹斯里 拿督邱達昌   遠東發展有限公司主席 理事–  林建康先生           麗豐控股有限公司執行副主席–  蔡龍威博士           威馬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鍾志平博士           創科實業有限公司創辦人及非執行董事–  胡珠先生              新光酒樓(集團)有限公司常務董事總經理–  伍穎梅女士            九龍巴士有限公司董事–  于善基先生            Roseville集團主席–  馬景煊先生            先施有限公司副主席及行政總裁–  文肇偉先生            中美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及行政總裁–  林曉盈女士            昌利行董事總經理–  梁偉峰先生            衍盛數碼有限公司董事–  陳明耀先生            萬利玩具主席兼行政總裁–  楊偉誠先生            美國友邦保險(百慕達)有限公司資深區域總監–  羅志偉先生            德意志銀行香港地區總經理–  楊秉堅先生            源董事–  許清池先生            恆安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吳宗權先生            會德豐有限公司主席兼常務董事–  龐超貽先生            紹礦資源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鄧淑德女士            「基金」行政總裁 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  發言人、新聞及公共關係部主任 唐銳先生          駐港領使館–  澳洲領事(政治及經濟) Craig Cowdrey先生–  奧地利總領事 Claudia Reinprecht博士–  比利時總領事 Evert Marechal先生–  英國領館副館長 Karen Bell女士–  加拿大總領事 J Ian Burchett先生–  智利總領事 Mario Ignacio Artaza先生–  捷克共和國總領事Jaroslav Kanturek先生–  埃及領事 Haytham Ghobashy先生–  歐盟委員會辦事處主任Vincent Piket先生–  芬蘭總領事Annikki Arponen女士–  法國副總領事Lilas Bernheim女士–  德國總領事 Nikolaus Graf Lambsdorff先生–  希臘總領事 Christodoulos Margaritis先生–  印度尼西亞總領事 Chalief Akbar先生–  以色列總領事 Sagi Karni先生–  意大利總領事Alessandra Schiavo女士–  日本副總領事 石井哲也先生–  哈薩克斯坦領事 Arman Akhmetov先生–  韓國總領事 趙鏞天先生        –  墨西哥領事 Sergio Aguirre 先生–  緬甸總領事Wai Lwin Than先生–  荷蘭總領事 Wilfred Mohr先生–  波蘭副領事 Mariusz Boguszewski先生–  俄羅斯副總領事 Valentin Markov先生–  新加坡總領事 Jacky Foo先生–  西班牙總領事 Juan Manuel Lopez-Nadal先生–  瑞典總領事 Jorgen Halldin先生–  瑞士總領事 Rita Hammerli-Weschke女士–  泰國總領事 Aroon Jivasakapimas女士–  美國總領事 Clifford A. Hart先生 駐港商會–  澳洲商會主席 Richard Petty教授–  英商會行政總裁 Christopher Hammerbeck先生–  加拿大商會主席 John Witt先生–  歐洲商務協會主席 Robert Scholten先生–  法國商會行政總裁 Orianne Chenain女士–  印度商會主席 Raj Sital先生–  以色列商會主席 Rafael Aharoni先生–  韓人商工會會長 金範洙先生–  新西蘭商會主席 David Whitwam先生–  挪威商會主席 Derek Anthony博士–  新加坡商會名譽行政總裁 Vincent Chow先生–  瑞典商會副主席 Kristian Odebjer先生–  瑞士商會會長 Susanne Sahli女士 本港商會–  香港總商會主席 周松崗爵士–  香港工業總會主席 劉展灝先生
2014.02.27

成員團年午宴暨傳媒茶聚

藉著慶祝農曆新年來臨之時,「基金」於2014年1月21日舉行了每年一度成員團年午宴暨傳媒茶聚,以感謝「基金」成員一直以來的鼎力支持,及加強與傳媒的溝通和合作,亦藉此活動向公眾提早拜年。是次活動由「基金」顧問委員會主席鄭家純博士宴請及由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主持。於團年午宴上,成員在聯誼聚舊之際,亦就「基金」過去的工作及未來的工作展望交流。  出席團年午宴的成員包括: 信託人–  鄭家純博士            「基金」顧問委員會主席 / 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主席–  陳啟宗先生            「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 / 恒隆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  查懋成先生            香港興業國際集團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  丹斯里 拿督邱達昌    遠東發展有限公司主席–  陳慧慧女士            南豐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及董事總經理–  李旭華女士            正大集團特別助理 (信託人謝中民博士代表) 理事–  蔡龍威博士            威馬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鍾志平博士            創科實業有限公司創辦人兼非執行董事–  梁耀進先生            稻香集團行政總裁–  胡珠先生               新光酒樓(集團)有限公司常務董事總經理–  伍穎梅女士             九龍巴士有限公司董事–  曹其敏女士             華翔航空(香港)有限公司董事總經–  林曉盈女士             昌利行董事總經理–  梁偉峰先生             衍盛數碼有限公司董事–  梁少康博士             TDK(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陳明耀先生             萬利玩具主席兼行政總裁–  陳炎光先生             安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區域總監–  楊偉誠先生             美國友邦保險(百慕達)有限公司資深區域總監–  李遠康先生             翠華控股有限公司主席–  陳燿璋先生             寶聲集團董事長及執行長官–  許清池先生             恆安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呂慶耀先生             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副主席–  彭一庭先生             俊和發展集團主席–  余偉傑先生             裕華國產百貨有限公司總監–  龐超貽先生             紹礦資源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張添珞女士             南豐中國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行政助理–  鄧淑德女士             「基金」行政總裁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成員向市民拜年:(前排左至右)李旭華女士、曹其敏女士、查懋成先生、陳啟宗先生、鄭家純博士、陳慧慧女士、伍穎梅女士及林曉盈女士;(後排左至右)鍾志平博士、龐超貽先生、梁少康博士、陳明耀先生、余偉傑先生、梁耀進先生、許清池先生、梁偉峰先生、楊偉誠先生、蔡龍威博士、呂慶耀先生、胡珠先生、張添珞女士、彭一庭先生、鄧淑德女士、陳炎光先生及李遠康先生 於傳媒茶聚上,三十多位傳媒朋友應邀出席,與「基金」成員交流對新一年的展望。「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感謝傳媒朋友在過去一年對「基金」的支持,並介紹出席成員包括理事梁耀進先生、胡珠先生、于善基先生、梁偉峰先生、楊偉誠先生、楊秉堅先生、李遠康先生及陳燿璋先生。「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亦向傳媒介紹「基金」過去一年的重點活動。出席成員亦藉此機會向公眾提早拜年,祝願馬年百業興旺、市民身心康泰、社會繁榮昌盛。 於傳媒茶聚中,「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左二)向傳媒介紹「基金」成員
2014.01.21

2014以色列訪問團

自2011年首辦以色列訪問團後,「香港明天更好基金」於2014年1月9日至15日期間再次組織訪問團到訪以色列,並與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協會)共同合辦。訪問團由「基金」理事兼協會榮譽會長鍾志平博士率領,成員與以色列外交部及經濟部官員會面,並到訪當地的創業投資公司及高新科技公司,以了解更多以色列的生態系統及創新科技界的商機。  到訪外交部 訪問團成員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  鍾志平博士 (團長)   「基金」理事   創科實業有限公司創辦人兼非執行董事   協會榮譽會長  –  鄧淑德女士        「基金」行政總裁  –  陳明耀先生   「基金」理事   萬利玩具主席兼行政總裁  –  伍穎梅女士   「基金」理事   九龍巴士有限公司董事 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  陳偉文先生 (副團長)    協會會長   精美集團總裁  –  鄭文聰先生 (副團長)    香港工業總會副主席   香港環保產業協會創會會長   正昌環保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  廖錦興先生        協會副會長   萬通集團國際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  查毅超先生   福田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嘉賓–  陳稼晉先生   利記集團有限公司董事  –  許晉平先生        中建企業有限公司財務董事  –  吳自豪先生   信佳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兼董事總經理  –  余皓媛女士   瑞士銀行執行董事 訪問組織 特拉維夫–  魏茨曼科學研究學院–  Unistream–  經濟部–  Van Leer 技術培育中心–  StarTau (特拉維夫大學創業中心)–  和記水務–  Hutchison Kinrot–  以色列製造商協會–  中國駐以色列大使高燕平大使–  以色列先進技術產業協會–  以色列出口與國際合作協會–  Xsight Systems (跑道管理方案)–  Odis Filtering Ltd–  以色列鑽石協會–  Pitango Venture Capital 耶路撒冷–  JVP Media Quarter (媒體技術培育中心)–  Mobileye–  外交部–  Yissum (希伯來大學的技術轉移及知識產權公司)–  Brainsway Ltd
2014.01.09 - 2014.01.15

2013中美記者交流

為加強美國媒體對中國和香港的認識,「基金」自1996年起每年都會邀請6至8名美國記者訪問中國和香港,並由「基金」贊助及組織有關訪問活動。在中國外交部的支持下,美國記者能夠與北京中央政府的高級官員,以及內地二、三線城市的地方政府官員會面。除向記者介紹及提供訪問城市的概況外,「基金」亦特別邀請當地工商界翹楚、學術及調研機構以及傳媒工作人士與記者見面,為他們拓展地方聯繫。今年,「基金」與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中國記協)及美國東西方中心舉辦第四屆中美記者交流,擴大原有的美國高級記者訪問團,加入中國記者訪問美國的部份。本年度訪問團主題為“新中美關係”。 於10月26日至11月6日,由6名美國記者組成的訪問團訪問了北京、南昌及香港,而7名中國記者亦同時訪問美國華盛頓、紐約及西雅圖。中美記者在完成各自旅程後,於夏威夷聚首並進行交流活動,互相分享在彼此旅程中的所見所聞,更就如何提升及改善雙方媒體的報導交換意見。透過與地方當局和不同社區的直接對話,以及親身接觸和了解各方發展,美國記者對香港及中國內地的當前形勢和未來發展都有更深的認識。 美國記者名單: Saeed Ahmed先生,《有線電視新聞網》新聞編務主管 Kevin Beesley先生,《全國公共廣播電台》亞洲編輯 Joshua Keating先生,《石板雜誌》特約撰稿人 Valerie Volcovici女士,《路透社》通訊員 Brian Wingfield先生,《彭博新聞社》能源/貿易記者 Alan Wirzbicki先生,《波士頓環球報》社論版撰稿人及編輯 訪問組織: 北京 商務部 外交部 香港特區政府駐京辦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 中國公共外交協會 百度 環球時報 中國美國商會 與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先行(右三)會面 南昌 江西省外事僑務辦公室 南昌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 南昌科勒有限公司 晶能光電(江西)有限公司 艾溪湖濕地公園 廬山牯嶺鎮日照社區 廬山會議舊址、美廬別墅及其他名勝 參觀南昌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 香港 全國政協副主席兼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 外交部駐港公署副特派員姜瑜女士 美國駐香港署理總領事Tom Cooney先生 立法會主席曾鈺成議員 律政司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香港金融管理局 市區重建局 香港美國商會 Vision 2047 Foundation 香港黃金五十 全國政協副主席兼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中)宴請訪問團 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前排右三)代表「基金」主持晚宴,「基金」成員及嘉賓與記者就不同題目交流意見及想法 中國記者名單: 周迅先生,《光明日報》總編室主任 馮春萍女士,《中國航太報》高級記者 段文斌先生,《黑龍江日報》高級編輯 陳前女士,湖北廣播電視台交通廣播總監 尚德琪先生,《甘肅日報》文教部主任 唐征宇先生,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記者 戴振華先生,《雲南春城晚報》首席記者 在訪美期間,中國記者會見了當地政府官員、智庫、社區及商界領袖、教育家、記者等等,探討不同議題,亦了解更多美國有關人士對中美關係的看法。
2013.10.26 - 2013.11.09

2013 滬港經濟合作研討會

「基金」聯同上海社會科學院及上海市政協於2013年10月11日在上海舉辦“滬港經濟轉型與合作:共謀外資利用新局面”研討會,促進港滬兩地互動合作。這已是三方連續第八年合辦研討會。上海市政府港澳辦、上海國際經濟交流基金會及香港特區政府駐滬經貿辦事處為支持機構。來自香港與內地約二百名專家學者、政府官員、企業家出席了是次研討會。上海市政協主席吳志明先生、上海社會科學院院長王戰教授及「基金」理事林建康先生為研討會開幕式的主禮嘉賓。 理事林建康先生代表「基金」致開幕辭 「基金」理事馬景煊先生、梁少康博士、李鎮國先生、李遠康先生、姚祖輝先生及龐超貽先生;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及嘉賓關百豪先生亦有出席研討會。於10月10日,大會更特別安排來自香港的與會人士出往臨港新城,參觀上海大電氣集團及上海航海博物館。 「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右四)、理事李遠康先生(左三)、李鎮國先生(左四)、林建康先生(右二)及梁少康博士(右一)出席研討會 參觀上海航海博物館 開幕式 主持:丁志堅    上海市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主任 歡迎辭:–  吳志明      上海市政協主席–  王戰         上海社會科學院院長–  林建康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理事   主旨演講 主旨:滬港合作:共謀外資利用新局面主持:黃仁偉    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  市場體系建設是共謀外資利用新局面的重要基礎(書面)    沙海林      上海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 –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實驗區建設的戰略選擇    王新奎      上海市政府參事室主任 –  內地企業如何善用香港為平台走向國際    鄧仲敏      香港投資推廣署助理署長   專題研討一 主題:上海深化開放與利用外資的戰略選擇主持:王 振     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  香港自由港的啟示    周八駿      香港光大集團高級研究員 –  滬港合作開拓中國跨境金融服務全球市場    肖耿          香港經綸國際經濟研究院學術研究聯席副總裁、資深研究員 –  上海吸引外資的現狀、特點及趨勢    朱文斌      上海市外資協會副會長   專題研討二 主題:新時期滬港投資合作環境、方向和路徑主持:鄧淑德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行政總裁 –  新時期跨境直接投資自由化的標準和塑造    姚為群      上海WTO事務諮詢中心總裁助理 –  滬港投資合作前景及對策建議    關達昌      上海市政協委員、東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行長 –  經濟轉型與滬港投融資合作的新領域與新模式    姚祖輝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理事、全國人大香港特區代表、香港萬順昌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行政總裁 –  上海與香港吸引外資軟環境的比較與借鑒    屠海鳴      上海市政協常委、市僑聯副主席,香港豪都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   閉幕式 會議總結、致閉幕辭–  左學金   上海社會科學院港澳研究中心理事長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晚宴  
2013.10.10 - 2013.10.11

第七屆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 – 北京及哈爾濱參訪團

於2013年8月9日,第七屆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優勝學校師生一行40多人前赴交流團首站哈爾濱。「基金」理事鍾志平博士及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亦有參與是交流團。訪問哈爾濱期間,交流團遊覽多個著名景點,當中包括金上京歷史博物館、太陽島、伏爾加莊園等,了解當地風土人情。其中,團員對參觀侵華日軍第七三一細菌部隊罪證陳列館及與哈爾濱市第三中學的師生交流活動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 出發! 「基金」理事鍾志平博士(右二)、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及外交部駐港公署副特派員李元明先生(左一)感謝黑龍江省外辦的熱情接待 於8月12日,交流團前往北京繼續行程。旅程的重頭戲莫過於到訪外交部,與外交部發言人、新聞司副司長洪磊先生於新聞發佈廳“藍廳”見面及交流,亦很榮幸獲外交部港澳台司及領事司的兩位副司長分享他們的工作及面對的挑戰。訪問北京期間,交流團亦參觀了國家博物館、長城、釣魚台國賓館、園博會、盧溝橋、抗日戰爭紀念館等。 參觀外交部新聞發佈廳藍廳 完成交流團後,同學們應該對國家的外交政策、發展狀況,以及北京和哈爾濱的歷史、發展及文化有更全面及深入的認識。於8月23日,訪問團成員再次聚首外交部駐港公署,分享彼此於是次旅程的感受及得著。「基金」理事鍾志平博士亦特別抽空出席活動。
2013.08.09 - 2013.08.16

第七屆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 – 總決賽

由「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外交部駐港公署及特區政府教育局共同主辦的「第七屆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總決賽已於2013年7月6日成功舉行,本屆競爭的主題為“開拓國際視野 了解國家外交”。「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代表「基金」為主禮嘉賓之一,理事胡珠先生、梁偉峰先生、陳明耀先生及楊偉誠先生亦有出席活動。 近400名觀眾包括來自約50間中小學的師生代表聚精會神、興致勃勃地觀看了比賽。經過激烈角逐,聖言中學脫穎而出,以總分270分的成績奪得金獎,皇仁書院和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紀念中學奪得銀獎,沙田培英中學、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和浸信會呂明才中學奪得銅獎。恒生銀行有限公司董事長錢果豐博士應「基金」之邀請擔任總決賽評委之一,其他評委包括駐港公署洪小勇副特派員、外交學院副院長鄭啟榮先生及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郭憲綱先生。 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宋哲先生、特區政府政務司長林鄭月娥女士、中聯辦副主任王志民先生、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先生、「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洪磊先生、外交部港澳台司參贊周賽星女士及贊助單位代表等嘉賓分別為本屆競賽中學組金、銀、銅獎、小學組冠、亞、季軍、決賽最佳發言人、T-恤設計比賽及桌面圖標設計比賽等獲獎者頒獎。 為慶祝競賽完滿及成功舉行,以及感謝各單位對活動之支持,「基金」於當晚設慶功宴以表謝意。慶功宴由「基金」理事鍾志平博士主持,出席的「基金」成員包括信託人謝中民博士代表李旭華女士;理事胡珠先生、于善基先生、梁偉峰先生及楊偉誠先生;及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 此外,中學組優勝隊員、領隊教師和校長將會獲安排在8月上旬到北京及哈爾濱進行交流活動。 中學組賽果如下: 金獎 聖言中學 銀獎 皇仁書院 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紀念中學 銅獎 沙田培英中學 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 浸信會呂明才中學 最佳發言人 葉珈豪同學 聖言中學) 優異獎 保良局董玉娣中學 英華書院 南屯門官立中學 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 喇沙書院 廖寶珊紀念書院 拔萃女書院 觀塘瑪利諾書院 新界鄉議局元朗區中學 東華三院盧幹庭紀念中學 小學組賽果如下: 冠軍 英華小學 亞軍 路德會聖馬太學校 (秀茂坪) 季軍 元朗公立中學校友會英業小學 優異獎 九龍城浸信會禧年小學 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 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 秀明小學 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石圍角小學 深水埗官立小學 聖公會置富始南小學 宣道會葉紹蔭紀念小學 鳳溪廖潤琛紀念學校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 (左至右) 郭憲綱先生、鄧淑德女士、吳克儉局長、宋哲特派員及林鄭月娥司長 近400名觀眾出席欣賞精彩賽事 同學們施展渾身解數力爭冠軍殊榮 評判團:(左至右) 錢果豐博士、鄭啟榮先生、郭憲綱先生及洪小勇副特派員 「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頒發獎狀予T-恤設計比賽及桌面圖標設計比賽的冠軍得主 主辦單位、評判、嘉賓及優勝隊伍合照 恭賀優勝隊伍:(前排左至右) 李元明副特派員、姜瑜副特派員、鄧淑德女士、宋哲特派員、林鄭月娥司長、王志民副主任及吳克儉局長 理事鍾志平博士(前排左四)代表「基金」主持晚宴以慶祝競賽完滿舉行
2013.07.06

2013美國訪問團記者會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於2013年6月10日至13日完成一年一度的訪美活動。訪問團於2013年6月26 日舉行記者會,向傳媒介紹此行之重點,並分享他們的觀察及體會。 本年度訪問團由「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恒隆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及理事鍾志平博士(香港工業總會主席、創科實業有限公司創辦人兼非執行董事)共同率領。「基金」信託人何超瓊女士(信德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亦參與了訪問團於紐約的活動。訪問團成員還包括「基金」理事胡珠先生(新光酒樓(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伍穎梅女士(九龍巴士有限公司董事)、于善基先生(Roseville集團主席)、曹其敏女士(華翔航空(香港)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文肇偉先生(中美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及行政總裁)、林曉盈女士(昌利行董事總經理)、李鎮國先生(美銀美林董事總經理)及陳燿璋先生(寶聲集團董事長及執行官);及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基金」更邀得林奮強先生(香港黃金50創立人、行政會議成員)擔任訪美團的經濟事務評論家。 (左至右)李鎮國先生、鄧淑德女士、陳啟宗先生、鍾志平博士、于善基先生及陳燿璋先生出席記者會 在介紹訪問團成員後,鄧淑德女士簡介訪問團的主要目的為加強美國及香港相互了解彼此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等方面的發展。 陳啟宗先生向崔天凱大使、孫國祥大使以及王民大使對訪問團的熱情款待深表謝意。陳先生表示很高興看見中國更主動地接觸從華府以至華爾街的本地社群,這對加強中美彼此了解及互信甚為重要。在與評級機構的會議中,陳先生認為在金融危機後,各國對解決一些根本問題仍未見進度,憂慮未來可能會再次發生全球經濟危機。此外,陳先生表示:「在參與「基金」訪美之同時,本人很榮幸為香港貿易發展局分別於紐約及洛杉磯舉行的「邁向亞洲首選香港」會議,主持開幕後的首個討論環節。行政長官亦出席主禮紐約的會議。與會人士眾多,他們對香港的競爭優勢甚表認同。會議十分成功。」 鍾志平博士很高興知道當地智庫普遍對習近平主席及奧巴馬總統近期會面後的中美關係前景甚為正面。他們對中國的改革及未來發展狀況感到樂觀,亦重申美國對亞洲的相關政策並不存在制衡中國的意圖。此外,鍾博士表示:「於訪問期間,一金融機構提醒我們經濟現已進入危機後的復甦階段,金融政策將逐步收緊,利率很可能將因而上升。這正是過去一週我們所經歷的情況。」鍾博士續稱:「於訪問團抵美後首天,斯諾登先生(Edward Snowden)剛透露其身處香港,使香港再次成為美國的關注點,甚至登上當地報紙的頭版。」他說:「這可能有助提升人們對香港的興趣,因為香港被斯諾登先生認為是一個言論自由及擁有獨立及可信賴的法治社會。」 鄧淑德女士感謝香港總經濟貿易處爭取美國有關當局給予香港特區護照持有人免簽證安排所付出的努力。鄧女士說:「我們與四位國會議員會面時提出有關給予港人免簽證的期望,並解釋有關安排將有助當地旅遊業及吸引境內投資,幫助當地就業。」她表示:「我們亦與“克林頓全球倡議”的高層會面,他們表示現正探討將2014年的亞洲會議(CGI Asia)再次安排於香港舉行。我們對此表示歡迎,並期望促進更多國際會議於香港舉行。」鄧女士亦代表「基金」感謝林奮強先生於不同的會議中,從經濟數據以至人民質素、關懷別人等軟實力數據,向與會者介紹及分析香港的競爭優勢。 林奮強先生於較早時分享其對訪美之行的想法。他對與美國傳統基金會的會面特別感共鳴,因他對該會提倡的自由企業、小政府政策及個人自由等理念都認同。因此,在全球經濟萎靡不振下,當他們得知我們的“小政府”於過去四年都獲得2至4%的財政盈餘,而普遍的西方政府都面對6至10%財政赤字,他們即對此表示讚嘆,尤其對香港於過去三年達到“包容性增長”(“inclusive growth”),並將旅遊業及其他引進的商機所製造的就業機會裨益社會各個階層,特別是低技術人士。他們表示其他國家都說他們想「像香港」。另外,在不少會議上都特別提到香港公平及中立的特點。這對制定亞洲策略(如選擇亞洲區總部)十分重要,尤其現時區內一些國家的愛國主義興起而變得“激進”。大部份與會機構對香港在金融經濟方面的“硬實力”(如首次公開募股等數字)都比較了解。不過,當他們得知香港的“愛心指數”比其他亞洲地方為佳時都感驚奇。這些都表示香港是一個真正富有愛心及可信賴的城市。 胡珠先生表示「基金」自2005年起便經常訪問各大城市包紐約、華盛頓等,宣揚及介紹香港的最新發展。「基金」亦組織及接待來自外地政界、學術界、知庫組織、商界及研究機構的高層訪問團,透過論壇及會議討論,交流彼此在不同社會議題上的意見和立場,從中建設互信及友誼,甚至比起官式接觸更見成效。胡先生相信「基金」可擔當重要的角色,除協助政府為香港謀福祉(如美國免簽證待遇)外,更可於國際間促進及宣揚香港及國家形象。 曹其敏女士表示從林奮強先生推介的香港優勢中看到很大的區別並提升。他的研究顯示香港不單是亞洲的金融及貿易樞紐,更是一個兼具文化及藝術的城市,不少重要的國際盛事如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亦匯聚於香港。這是首次她感到香港作為世界級城市,應以自身的優點而自豪。香港的成功反映“一國兩制”成功落實。香港因其傳統及獨特的地理位置而成為連接亞洲以至中國大陸的大門等優點,曹女士希望香港人能常記着,並引以自豪。 文肇偉先生很高興知道國際社會對香港繼續保持正面的看法。同時,他們十分清楚香港現時面對的不同問題如政治、經濟等挑戰。政治方面,人們認同健康的辯論是邁向民主的自然過程,但希望儘快達致共識。對於我們來說美國現正就給予香港免簽證待遇展開程序是好消息,不過要通過有關安排確實存在很多變數及挑戰。我們很高興能向與會人士表達我們對通過有關安排的期望。 林曉盈女士對美國當地很多為促進中美關係而努力貢獻的人士留下深刻印象。他們成立不同的機構,組織各類活動如文化交流、政見分享等,使兩國彼此有更深了解。他們都是出色的領袖,致力實踐目標,與「基金」使命一致。 李鎮國先生是首次參加訪美團,在訪問紐約及華盛頓的四天行程中,有深刻的感受及難忘的體驗。而訪美團剛好碰上行政長官訪問紐約,令他對此行留下更深印象。訪美期間,我們與多個商界組織及政府官員分享我們對香港的看法,亦向他們宣傳香港的獨特優勢,讓他們進一步發掘這活力之都的潛力。就如行政長官於其演說中表示香港是“東方的麥迪遜大道,更是超級連接器,將美國公司與中國以至整個亞洲市場連繫起來”。事實上,香港擁有很多獨特優勢。作為「基金」理事,李先生希望能繼續向外傳揚香港優勢及機遇。 鄧女士向訪問團成員及各受訪單位致衷心的謝意,他們的支持令到訪問團取得美滿的成果。秉承「基金」多年來致力促進香港、中國與國際社會的溝通,「基金」將繼續組織同類型的訪問,以助互相更深入的瞭解及合作。
2013.06.26

2013美國訪問團

「基金」於2013年6月10日至13日完成一年一度的訪美活動。訪問團於紐約及華盛頓期間分別會晤美國政府官員、商界領袖、智庫及議會幕僚,就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交換意見。 本年度訪問團由「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恒隆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及理事鍾志平博士(香港工業總會主席、創科實業有限公司創辦人)共同率領。「基金」信託人何超瓊女士(信德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亦參與了訪問團於紐約的活動。訪問團成員還包括「基金」理事胡珠先生(新光酒樓(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伍穎梅女士(九龍巴士有限公司董事)、于善基先生(Roseville集團主席)、曹其敏女士(華翔航空(香港)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文肇偉先生(中美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及行政總裁)、林曉盈女士(昌利行董事總經理)、李鎮國先生(美銀美林董事總經理)及陳燿璋先生(寶聲集團董事長及執行官);及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基金」更邀得林奮強先生(香港黃金50創立人、行政會議成員)擔任訪美團的經濟事務評論家。 訪問團訪問了行政機構(美國國務院及美國商務部);立法機構成員(國會議員);智庫(「布魯金斯協會」(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美國傳統基金會」(The Heritage Foundation) 、「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及「美京美亞協會」(US-Asia Institute));金融機構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評級機構(「惠譽評級」(Fitch Ratings));民間組織(「紐約香港協會」(Hong Kong Association of New York)、「克林頓全球倡議」(Clinton Global Initiative));以及大學(「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訪問團亦到訪駐華盛頓的香港總經濟貿易處。於紐約期間,訪問團參加了由香港貿易發展局舉辦的「邁向亞洲首選香港」(“Think Asia Think Hong Kong”)會議及香港晚宴等活動。此外,訪問團應香港駐紐約經濟貿易處的邀請出席由行政長官梁振英先生主禮的酒會,慶祝該處成立三十週年誌慶。在完成華盛頓之行後,七名訪問團成員繼續前往洛杉磯,參與於當地舉行之「邁向亞洲首選香港」會議。他們亦獲邀出席由香港駐三藩市經濟貿易處舉辦的午宴以及香港旅遊發展局為推廣香港旅遊而舉辦的一系列活動。 訪問團很榮幸分別獲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大使及中國駐紐約總領事孫國祥大使設午宴款待。此外,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王民大使亦於紐約會見訪問團。 秉承「基金」多年來致力促進香港、中國與國際社會的溝通,「基金」將繼續組織同類型的訪問,以助互相更深入的瞭解及合作。 (有關訪問團詳細行程,請參考英文版的活動報告) 出席香港紐約協會為行政長官梁振英先生(前排左三)舉辦的早餐會 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 中國駐紐約總領事孫國祥大使(左三)設午宴款待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大使(右六)設午宴款待訪問團 與國會議員Jo Bonner (R-AL)(中)會面 與美國商務部副部長Francisco Sanchez先生會面  
2013.06.10 - 2013.06.13

2013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香港)發佈會

《2013年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香港發佈會於2013年5月20日在香港舉行,由「香港明天更好基金」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和「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協辦。《報告》由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教授牽頭撰寫,本年度的主題為“新基準:建設可持續競爭力的理想城市”。發佈會由「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主持,並由倪鵬飛教授公佈《報告》內容,以及進一步解釋香港城市競爭力表現。 2012年綜合經濟競爭力指數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依次是:香港、深圳、上海、台北、廣州、北京、蘇州、佛山、天津和澳門。香港的綜合經濟競爭力依舊保持在全國首位,但增速放緩。在可持續競爭力方面,香港的整體指標領先,但「知識城市」分項得分較弱。 「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總括時說:「香港屬已發展城市,在各方面發展表現不錯。然而在金融危機仍在深化、世界經濟低迷、國際經貿保護主義加劇下,亞太保持較快增長,中國更成為發展動力。國內城鎮化在急促發展並進步,香港應審時度勢,制定長遠策略及短期應對措施,以應付環球變局,找緊機遇。」 《報告》重點可參考發佈會簡報。 「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右)及倪鵬飛教授向香港傳媒介紹報告重點  
2013.05.20

2013台灣訪問團

為對台灣經濟及文化等範疇的未來發展有更多認識,以及進一步了解台灣的投資環境,「香港明天更好基金」於2013年4月16日至19日首次舉辦台灣訪問團,到訪台北市及台中市,分別與台北市及台中市市長、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先生、當地工商及文化界代表和智庫組織會面,為日後進一步的交流及合作奠下基石。是次訪問團更得香港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及香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的支持及協助。 訪問團成員名單如下: 1)  丹斯里 拿督邱達昌    「基金」信託人 / 遠東發展有限公司主席 2)  馬景煊先生 (團長)     「基金」理事 / 先施有限公司副主席及行政總裁 3)   李鎮國先生 (副團長)     「基金」理事 / 美銀美林董事總經理 4)  林建康先生     「基金」理事 / 麗豐控股有限公司執行副主席 5)  邱詠筠女士     「基金」理事 / 帝盛酒店集團總裁及執行董事 6)  蔡龍威博士     「基金」理事 / 威馬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7)  胡珠先生及夫人黃愛平女士     「基金」理事 / 新光酒樓集團有限公司常務董事總經理 8)  文肇偉先生     「基金」理事 / 中美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及行政總裁 9)  林曉盈女士     「基金」理事 / 昌利行董事總經理 10)  陳燿璋先生       「基金」理事 / 寶聲集團董事長及執行長官 11)  許清池先生*       「基金」理事 / 恆安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12)  翁國基先生*       「基金」理事 / 蜆売電器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兼行政總裁 13)  姚祖輝先生*       「基金」理事 / 萬順昌集團有限公司主席 14)  鍾心田先生*       「基金」信託人查懋成先生代表 / 香港興業國際集團執行董事 15)  龐超貽先生*         紹礦資源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 紹榮鋼鐵有限公司常務董事 16)  鄧淑德女士       「基金」行政總裁  *只參與訪問台北市部份 訪問日程: 台北市 4月16日 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 – 駱錦明先生(協進會理事長、台灣工業銀行董長、台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董事暨經濟合作委員會副召集人) – 范良棟先生(協進會秘書長) – 呂福財先生(協進會副秘書長) – 蔡大猷先生(協進會處長) – 沈建琳先生(台灣工業銀行經理/國際業務部) – 楊錦裕先生(台灣工業銀行總經理) – 李芳遠先生(台灣工業銀行香港分行行長) 三立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 張榮華先生(總經理) – 張正芬女士(行銷公關部暨數位敘事工場資深副總經理) – 王淑娟女士(節目部副總經理) – 謝慰雯女士(國際事務部副總經理) – 高明慧女士(新聞部副總經理)  香港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晚宴 – 梁志仁先生(辦事處主任) – 黎明暉先生(辦事處文化及策略發展副主任) – 陳志煌先生(辦事處經貿關係總監) – 鄘紹昌先生(辦事處經貿關係經理) – 張家旺先生(辦事處投資推廣副主任) – 黃教漳先生(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 – 朱耀昌先生(香港貿發局台灣總經理) – 顏炳立先生(戴德梁行台灣分公司總經理) – 王澤先生(老夫子哈媒體負責人) – 邱秀堂女士(老夫子哈媒體董事長) – 許禓哲先生(台港經濟合作委員會委員、台北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天擎旅行社董事長) – 許顯榮先生(台灣工業協進會理事長) – 張五岳先生(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所長兼副教授、中華港澳之友協會會長) – 陳世傑先生(台灣太古集團副主席) – 劉大貝先生(兆豐票券金融董事長) – 陳立武先生(台灣物流協會理事長) – 陳惠娟女士(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秘書長) – 林俊銘先生(世邦魏理仕台灣分公司董事總經理)  4月17日 香港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早餐會 – 梁志仁先生(辦事處主任) – 黎明暉先生(辦事處文化及策略發展副主任) – 陳志煌先生(辦事處經貿關係總監) – 鄘紹昌先生(辦事處經貿關係經理) – 胡傳祥女士(美林證券台股策略分析師) 學學文創志業股份有限公司 – 徐莉玲女士(董事長) – 駱佳鴻女士(執行長) – 鄭章鉅先生(執行長) – 賴志豪先生(業務經理) 台北市市長郝龍斌先生 – 吳志剛先生(台北市議員、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 – 賴宗佑先生(台北市政府秘書處國際事務組組員)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 朱雲鵬教授(基金會科技經濟組召集人、前行政院政務委員) – 李建甫博士(基金會財政金融組召集人、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 陳明郎先生(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加州大學經濟學博士、中央研究院研究員暨台灣大學教授、曾任日本國立筑波大學教授) – 蔡宏明先生(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副秘書長、台灣師範大學全球經營與策略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 龐建國先生(基金會顧問、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海峽交流基金會顧問、台北市市政顧問副總召集人) – 盧佳宜女士(基金會科技經濟組助理研究員兼秘書) 連戰主席會見及晚宴 – 張昌邦先生(兩岸和平發展基金會執行長) – 郭素春女士(連戰主席辦公室/兩岸和平基金會副執行長) – 謝國樑先生(立法委員) – 黃德福先生(青年發展基金會執行長、台灣民主基金會執行長、台北教育大學社會暨公共事務學系教授、國家政策基金會內政組政策委員、行政院政務顧問) – 陳清忠先生(元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 陳建良博士(商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 黃章富先生(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組織關係部副總經理) – 江俊德先生(德鎂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 韋伯韜先生(國家政策基金會董事、政策委員/宏泰企業機構策略長、宏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台中市 4月18日 參觀好望台中 – 台中市政府願景觀 台中市市長胡志強先生 – 蔡炳坤先生(副市長、教育學博士) – 張素梅女士(台中市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台中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副總幹事) – 黃文明先生(市政府新聞局主任秘書) – 盧瓊后女士(市政府秘書處國際事務科科長) – 張雅婷女士(市政府秘書處國際事務科科員) 台中市副市長蔡炳坤先生午宴 – 張素梅女士(台中市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台中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副總幹事) – 石靜文女士(市政府新聞局局長) – 黃文明先生(市政府新聞局主任秘書)  與日月潭管理區處長會面及遊覽日月潭 4月19日 完成旅程返港 到訪駐台灣的香港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 與台北市市長郝龍斌先生會面 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先生(右)會見及宴請訪問團 與台中市市長胡志強先生(右)會面
2013.04.16 - 2013.04.19

第七屆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 – 啟動禮暨分享會

第七屆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啟動禮暨分享會在外交部駐港公署舉行。競賽由「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外交部駐港公署及特區政府教育局主辦。理事鍾志平博士代表「基金」出席啟動禮,並與外交部駐港公署副特派員姜瑜女士、特區政府教育局首席助理秘書長鄧發源先生及兩名學生代表一同主持啟動儀式。競賽贊助機構、協辦單位嘉賓和300多名師生出席參與活動。 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已成功舉辦六屆,參賽的中小學生和市民總數已超過17萬人。第七屆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的主題為“開拓國際視野 瞭解中國外交”。主辦單位希望透過參與競賽,讓中小學生感知國家外交、開拓國際視野,成為增進學習交流的有益平台。  在分享會環節中,三位駐港公署的青年代表結合自身工作經歷,從國際、條法、領事保護等方面介紹涉港外交工作和外交知識。而在上屆競賽中脫穎而出的優勝學生代表亦與大家分享了他們備賽、參賽心得和赴內地參訪的感受。最後,競賽主辦方代表就賽事安排進行了詳細介紹。 本屆競賽得到了香港賽馬會、香港迪士尼樂園的贊助,協辦單位包括外交學院、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人民日報、新華社亞太總分社、中央電視台、明報、文匯報、聯合出版集團、香港教育城和香港美術教育協會。本屆競賽於2013年3月至7月期間舉行,為期5個月,中學組優勝學生隊伍將於8月赴內地訪問。 有關競賽詳情,請瀏覽大會網頁。 「基金」理事鍾志平博士(右二)聯同副特派員姜瑜女士、首席助理秘書長鄧發源先生及學生代表主持啟動儀式
2013.03.09

成員團年午宴暨傳媒茶聚

藉著慶祝農曆新年來臨之時,「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基金」)於2013年2月6日舉行了每年一度成員團年午宴暨傳媒茶聚,以感謝「基金」成員一直以來的鼎力支持,及加強與傳媒的溝通和合作,亦藉此活動向公眾提早拜年。是次活動由「基金」顧問委員會主席鄭家純博士宴請及由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主持。於傳媒茶聚上,「基金」成員向公眾提早拜年,祝願蛇年百業興旺、市民身心康泰、社會繁榮昌盛。約30位傳媒朋友應邀出席,與「基金」成員交流對新一年的展望。 在聯誼聚舊之同時,成員於團年午宴上就「基金」過去的工作及未來的工作展望交流。「基金」顧問委員會主席鄭家純博士;信託人林建岳先生、丹斯里 拿督邱達昌及謝中民博士代表李旭華女士;及理事曹其敏女士、羅志偉先生及翁國基先生因工務關係只能參與團年午宴,而出席傳媒茶聚的「基金」成員如下: 信託人: 陳啟宗先生                  恒隆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 理事: 鍾志平博士                  創科實業有限公司創辦人兼非執行董事 梁耀進先生                  稻香集團行政總裁 胡珠先生                      新光酒樓(集團)有限公司常務董事總經理 伍穎梅女士                  九龍巴士有限公司董事 于善基先生                  Roseville集團主席 林曉盈女士                  昌利行董事 梁偉峰先生                  衍盛數碼有限公司董事 陳明耀先生                  萬利玩具主席兼行政總裁 楊偉誠先生                  美國友邦保險有限公司資深區域總監 李遠康先生                  翠華控股有限公司主席 陳燿璋先生                  寶聲集團董事長及執行官 馬清楠先生                  希仕廷律師行合夥人 「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感謝傳媒朋友在過去一年對「基金」的支持,並指「基金」一直與香港及外國傳媒保持非常良好的關係,令工作能更順利推行。他表示「基金」會繼續與傳媒保持溝通及合作,為香港更好的明天而努力。陳先生藉此機會向傳媒朋友介紹「基金」的新成員,並感謝「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在過去一年領導秘書處同事,成功推展了「基金」多項工作。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成員向市民預早拜年: (前排左至右)李旭華女士、伍穎梅女士、丹斯里 拿督邱達昌、鄭家純博士、陳啟宗先生、林建岳先生、曹其敏女士及林曉盈女士;(後排左至右)于善基先生、梁耀進先生、馬清楠先生、陳炎光先生、楊偉誠先生、鄧淑德女士、梁偉峰先生、胡珠先生、翁國基先生、陳明耀先生、文肇偉先生、李遠康先生、鐘志平博士及羅志偉先生
2013.02.06

2012中美記者交流

為加強美國媒體對中國和香港的認識,「基金」自1996年起每年都會邀請6至8名美國記者訪問中國和香港,並由「基金」贊助及組織有關訪問活動。在中國外交部的支持下,美國記者能夠與北京中央政府的高級官員,以及內地二、三線城市的地方政府官員會面。除向記者介紹及提供訪問城市的概況外,「基金」亦特別邀請當地工商界翹楚、學術及調研機構以及傳媒工作人士與記者見面,為他們拓展地方聯繫。今年,「基金」與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中國記協)及美國東西方中心舉辦第三屆中美記者交流,擴大原有的美國高級記者訪問團,加入中國記者訪問美國的部份。本年度訪問團主題為“新領導下的中國及中美關係”。 於11月24日至12月5日,由5名美國記者組成的訪問團訪問了北京、雲南及香港,而7名中國記者亦同時訪問美國華盛頓、紐約及芝加哥。中美記者在完成各自旅程後,於夏威夷聚首並進行交流活動,互相分享在彼此旅程中的所見所聞,更就如何提升及改善雙方媒體的報導交換意見。透過與地方當局和不同社區的直接對話,以及親身接觸和了解各方發展,美國記者對香港及中國內地的當前形勢和未來發展都有更深的認識。 美國記者名單: Nathan BOMEY先生,《底特律自由新聞報》記者 Autumn BREWINGTON女士,《華盛頓郵報》專欄版編輯 Janet CHO女士,《老實人報》工商記者 Juliet LAPIDOS女士,《紐約時報》責任編輯 Tom WASELESKI先生,《匹茲堡郵報》社論版編輯 訪問組織: 北京 商務部 外交部 國防部 香港特區政府駐京辦 中國記協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 清華大學法學院 博聯社 – 博客網站平台 “Included” – 由非政府組織為當地民工子弟提供服務的中心 雲南 楚雄彝族自治州 – 楚雄市、紫溪彝村 大理白族自治州 – 大理市、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喜洲鎮、周城、崇聖寺三塔 香港 行政長官梁振英先生 全國政協副主席兼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 美國駐香港總領事Stephen YOUNG先生 立法會主席曾鈺成議員 中央政策组 律政司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香港金融管理局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 市區重建局 香港美國商會 中國記者名單: 孫林先生,《農民日報》總編輯 王士彬先生,《解放軍報》記者部副主任 高富源先生,《中國改革報》高級編輯 張志欣女士,《河北日報》高級編輯 李雪梅女士,《北京日報》社會新聞部主任 達娃次仁先生,《西藏日報》中文編輯部主任 胡曉麗女士,上海廣播電視台首席主持人 在訪美期間,中國記者會見了當地政府官員、智庫、社區及商界領袖、教育家、記者等等,探討不同議題,亦了解更多美國有關人士對中美關係的看法。 「基金」理事周敬成醫生(前排右二)於北京為訪問團設歡迎晚宴 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先生接見訪問團 訪問國防部 到訪紫溪彝村 與行政長官梁振英先生(右三)會面 全國政協副主席兼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中)設午宴招待訪問團 中美記者聚首東西方中心交流彼此在旅程中所見所聞
2012.11.24 - 2012.12.07

2012滬港發展論壇:創新發展與城市治理

「基金」聯同上海社會科學院及上海市政協於2012年10月11日在上海舉辦“2012滬港發展論壇:創新發展與城市治理”,進一步推動滬港合作。這已是三方連續第六年合辦研討會。上海國際經濟交流基金會及香港特區政府駐滬經貿辦事處為支持機構。來自香港與內地約百名專家學者、政府官員、企業家出席了是次研討會。「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為研討會開幕式的主禮嘉賓之一。「基金」信託人查懋成先生;理事林建康先生、馬景煊先生、林曉盈女士、李鎮國先生、呂慶耀先生及姚祖輝先生;及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亦有出席研討會。今年,來自香港的與會人士在研討會開始之前,特別安排參觀寶鋼集團及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   企業調研 主持:馬銀芳  上海市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常務副主任 1) 寶鋼調研 2) 上汽大眾調研 開幕式及主旨演講 主持:丁志堅  上海市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主任 上海市政協主席馮國勤先生致歡迎辭 主旨演講:滬港創新發展與城市治理 王戰         上海市委副秘書長、上海市委研究室主任、上海社會科學院院長 陳啟宗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執行主席 專題研討一 主題:城市規劃與公交優先 主持:鄧淑德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行政總裁 潘海嘯   上海同濟大學城市規劃系教授 演講題目:上海城市交通政策評價和未來發展的頂層設計 許培星  上海市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 演講題目:落實公交優先戰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專題研討二 主題:城市土地利用和空間佈局 主持:馬銀芳  上海市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常務副主任 葉嘉安  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大學教授 演講題目:可持續城市形態與城市規劃及管理 黃偉民  香港特區政府規劃署副署長 演講題目:香港的用地佈局“因地、事、時、人制宜”的演進 毛佳樑  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建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市城市規劃行業協會會長 演講題目:上海堅持創新驅動、轉型發展,不斷優化上海空間格局 專題研討三 主題:城市建設與管理的企業和公眾參與 主持:左學金  上海社會科學院港澳研究中心理事長 開放式研討 黃健之      上海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建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  黃偉民      香港特區政府規劃署副署長 姚祖輝      上海市政協常委、香港萬順昌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行政總裁 呂慶耀      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副主席 林建康      上海市政協委員、香港房地產協會副會長兼長三角分會主席 屠海鳴      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豪都房地產經營有限公司董事長          閉幕式 主持:尤安山  上海社會科學院港澳研究中心主任 會議總結、致閉幕辭 左學金  上海社會科學院港澳研究中心理事長 晚宴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晚宴     「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左二)擔任開幕式的主禮嘉賓之一。 參觀寶鋼 參觀寶鋼 參觀上汽大眾
2012.10.11

第六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 – 北京及內蒙古參訪團

第六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優勝學校師生一行40多人於2012年8月9日至16日,赴北京、內蒙古參訪,感知國家外交,遊覽名勝古跡,領略草原風光,體驗民族風情。於北京,訪問團參觀外交部新聞發佈廳“藍廳”,並有幸與幾位“重量級”的資深外交官交流,包括外交部發言人、新聞司副司長洪磊、外交部駐港公署副特派員姜瑜及外交部港澳台司馬佔武參贊。此外,訪問團到訪北京第二十七中學,該校同學更特別為訪問團作出精彩的樂器演奏表演。來自兩地的同學把握機會交流及了解彼此學習心得、生活等情況。訪問團亦不會錯過遊覽北京名勝古蹟如故宮、長城、國家博物館、釣魚臺國賓館等。 訪問團隨後前赴內蒙古呼和浩特,前往格根塔拉草原,體驗草原人民簡樸的生活。晚上,訪問團參與篝火晚會,一起跳舞狂歡。為了解更多當地的歷史及文化,訪問團參觀內蒙古博物院,並於館內與當地中小學生互動比拼,共渡歡樂時刻。此外,訪問團亦參觀了昭君墓、大召寺及伊利工業園區等。 於8月22日,訪問團成員再次聚首外交部駐港公署,與香港大學生外交夏令營營員及出席嘉賓分享是次旅程的所見所聞。公署更邀請了香港奧運乒乓球隊出席,與公署及學生代表切磋球技。理事鍾志平博士代表「基金」出席活動。 透過競賽,我們希望香港的青少年及大眾對中國,特別在國際外交上更感興趣。 「基金」理事及競賽贊助人虞茱迪女士預祝優勝隊伍訪問團旅程愉快難忘 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先生及姜瑜副特派員於外交部新聞發佈廳–藍廳接見交流團 與北京中學學生交流 於內蒙古博物院變身宋、元朝代人物 理事鍾志平博士(右二)代表「基金」出席8月22日舉行的交流會
2012.08.09 - 2012.08.16

2012美國訪問團記者會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於2012年6月20日至25日完成一年一度的訪美活動。訪問團於7月11日舉行記者會,向傳媒介紹此行之重點,並分享他們的觀察及體會。 「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恒隆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為本訪問團團長,成員包括:四名「基金」理事分別為馬景煊先生(先施有限公司副主席及行政總 裁)、文肇偉先生(中美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及行政總裁)、林曉盈女士(昌利行董事)及梁偉峰先生;及「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基金」亦邀得香港中 文大學經濟學講座教授廖柏偉教授擔任訪美團的首席經濟事務評論家。 在介紹訪問團成員後,鄧淑德女士簡介訪問團的主要目的:除加強美國及香港相互了解彼此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等方面的發展外,訪問團成員亦向美國有關人士分享香港商界對香港新政府施政理念的看法,及香港和內地在新領導下營商環境的展望,尤其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中心的潛力。 陳啟宗先生分享其對中國的最新發展及香港所擔當的角色的看法。他指出中國內地及香港的新領導將要面對比過往領導更為困難的環境,包括近期的環球金融危機、 社會及市民的各樣訴求及對新領導層的更高期望等。不過,陳先生對內地和香港新領導層應對各樣議題的能力及決心,以及持續經濟的平穩發展有信心。陳先生認為 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將會繼續實行,是由於“實際需要”,而不是由於某個個別領導的原因。在一國兩制下以及作為進出中國內地的門戶城市,香港將會繼續受惠於 祖國的增長及發展。另一方面,在現時波動的國際經濟環境下,只有健康且具建設性的中美關係才有利兩國的發展。不過,保持此等關係從來都不是易事,尤其美國 經濟現正面臨挑戰,而美國11月份舉行的總統大選亦對此增添變數。 在經濟議題方面,廖柏偉教授指出當人民幣發展成為國際貨幣,於貿易、投資以致最終作為外匯儲備之用,將促使香港成為全球最大的國際金融中心,並為香港帶來莫大的經濟裨益,但大部份美國接待方的代表看來還未察覺到此趨勢,並這可能為香港帶來的巨大發展潛力。 鄧淑德女士注意到與會人士對香港新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先生亦感興趣。基本上,他們都祝願香港前景更美好。另一方面,他們非常關注今年北京中央領導層的交接,對中國內地的社會政治發展感擔憂,對減慢的中國經濟發展亦有憂慮。 廖柏偉教授認為來自美國政府、社會團體、智庫及商界代表都表現非常友好。他感受到他們對香港充滿善意,對「基金」尤甚。中國的外交官員對訪問團招待十分熱情。在多個不同的場合中與出席人士及訪問團成員的交流極具啟發性。他認為這是一次增進知識及文化的旅程。 馬景煊先生感覺到美國人很喜歡與香港商界傾談有關中國內地及香港政治及經濟的發展;而香港繼續被視為進出中國內地的門戶城市,而中國則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馬先生對李保東大使分享其於聯合國的工作,以及如何應對錯綜複雜的國際關係,印象尤其深刻。 在旅程中,林曉盈女士強烈感到香港毫無疑問是集各優點於一身的大都會。基於地理及歷史因素,香港特區不止享有一國兩制之利,更是為中國及其他國家擔當橋樑角色,使香港於多個領域繼續保持競爭力。她期望香港能珍惜如此特殊優勢,繼續繁榮發展。 雖然文肇偉先生及梁偉峰先生因不在港未能出席今天的記者會,但他們亦寫下其感受。文肇偉先生十分高興見到海外社會對香港繼續保持良好及正面的看法。他們一 般都認為一國兩制在過去15年基本上成功落實。大部份人認為香港在中國持續發展中擔當重要角色,無論是在財經金融或法治方面。他們亦肯定香港逐漸邁向民主 的努力。事實上,民意對今次行政長官選舉的結果影響極大。 梁偉峰先生認為要調和彼此間見解的分歧、期望的落差,必須訂定循序漸進的目標、保持積極態度,以及香港、中國內地及美國之間保持建設性溝通。雖然現時世界 把注意力都放在比較大的議題,例如中美的策略關係、歐洲金融危機及其對全球的影響等,訪問團仍能成功帶出香港的策略角色,及其對未來世界經濟版圖的潛在影 響力。 鄧女士向訪問團成員及各受訪單位致衷心的謝意,他們的支持令到訪問團取得美滿的成果。秉承「基金」多年來致力促進香港、中國與國際社會的溝通,「基金」將繼續組織同類型的訪問,以助互相更深入的瞭解及合作。 (左至右)馬景煊先生、鄧淑德女士、陳啟宗先生、廖柏偉教授及林曉盈女士
2012.07.11

第六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 – 總決賽

於2012年7月7日,由「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及教育局共同主辦的“慶祝香港回歸十五周年暨第六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總決賽在港 成功舉行。「基金」信託人丹斯裡拿督邱達昌;理事鍾志平博士、胡珠先生、虞茱迪女士及葉毓強先生;及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出席了活動。 經過激烈角逐,聖言中學脫穎而出,以總分337.4分的成績奪得金獎,英華書院和皇仁書院奪得銀獎,聖公會陳融中學、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紀念中學和浸信會呂明才中學奪得銅獎。 宋哲特派員、特區政府政務司長林鄭月娥、中聯辦副主任王志民、外交部港澳台司司長詹永新、外交部駐港副特派員李元明、特區政府教育局常任秘書長謝淩潔貞、 「基金」信託人丹斯裡 拿督邱達昌等嘉賓分別為本屆競賽中學組金、銀、銅獎、小學組冠、亞、季軍、決賽最佳發言人、LOGO設計比賽等獲獎者頒獎。 全國人大常委會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前律政司司長梁愛詩女士應「基金」邀請擔任總決賽評判。評判團其他成員包括外交部駐港副特派員洪小勇、外交學院副院長鄭啟榮先生、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郭憲綱先生和鳳凰衛視時事評論員何亮亮先生。 來自多所香港中學的師生代表等近300名觀眾聚精會神、興致盎然地觀看了比賽。10多家媒體到現場採訪報導。新華網對比賽進行了網路圖文直播。鳳凰衛視則會在其香港台播放比賽實況。 中學組賽果如下:   金獎 聖言中學 銀獎 英華書院 皇仁書院 銅獎 聖公會陳融中學 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紀念中學 浸信會呂明才中學 最佳發言人 陳展弘同學 (英華書院) 優異獎 (準決賽16強中未能晉身決賽的10所參賽學校) 保良局董玉娣中學 順德聯誼總會李兆基中學 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 拔萃女書院 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 南屯門官立中學 新界鄉議局元朗區中學 沙田培英中學 東華三院盧幹庭紀念中學 觀塘瑪利諾書院   比賽競爭激烈 重量級評判團 主辦單位、評判、嘉賓及優勝隊伍合照 「基金」信託人丹斯里 拿督邱達昌頒發銅獎予其中優勝隊伍
2012.07.07

2012美國訪問團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基金」)於2012年6月20日至25日完成一年一度的訪美活動。「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恒隆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為本訪問團團長,成員包括:四名「基金」理事分別為馬景煊先生(先施有限公司副主席及行政總裁)、文肇偉先生(中美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及行政總裁)、林曉盈女士(昌利行董事)及梁偉峰先生;及「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基金」亦邀得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講座教授廖柏偉教授擔任訪美團的首席經濟事務評論家。 訪問團的主要目的除加強美國及香港相互了解彼此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等方面的發展外,訪問團成員亦向美國有關人士分享香港商界對香港新政府施政理念的看法,及香港和內地在新領導下營商環境的展望,尤其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中心的潛力。 訪問團訪問了行政機構(美國國務院及美國商務部);立法機構成員(議會幕僚及前國會議員);智庫(「布 魯金斯協會」(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外交政策協會」(Foreign Policy Association) 、「美國傳統基金會」(The Heritage Foundation) 、「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及「美京美亞協會」(US-Asia Institute));金融機構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評級機構(「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以及大學(「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訪問團亦到訪駐華盛頓的香港總經濟貿易處。 訪問團分別獲中國駐美大使張業遂大使、楊子剛公使;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李保東大使及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董曉軍副總領事的接見及宴請。 在以「香港及中國內地在新領導下的營商及經濟環境」為題的午餐演講會中,陳啟宗先生分 享其對中國的最新發展及香港所擔當的角色的看法。他指出中國內地及香港的新領導將要面對比過往領導更為困難的環境,包括近期的環球金融危機、社會及市民的 各樣訴求及對新領導層的更高期望等。不過,陳先生對內地和香港新領導層應對各樣議題的能力及決心,以及持續經濟的平穩發展有信心。陳先生認為中國的改革開 放政策將會繼續實行,是由於“實際需要”,而不是由於某個別領導的原因。在一國兩制下以及作為進出中國內地的門戶城市,香港將會繼續受惠於祖國的增長及發 展。另一方面,在現時波動的國際經濟環境下,只有健康且具建設性的中美關係才有利兩國的發展。不過,保持此等關係從來都不是易事,尤其美國經濟現正面臨挑 戰,而美國11月份舉行的總統大選亦對此增添變數。 在經濟議題方面,廖柏偉教授指出當人民幣發展成為國際貨幣,於貿易、投資以致最終作為外匯儲備之用,將促使香港成為全球最大的國際金融中心,並為香港帶來莫大的經濟裨益,但大部份美國接待方的代表看來還未察覺到此趨勢,並這可能為香港帶來的巨大發展潛力。 鄧女士向訪問團成員及各受訪單位致衷心的謝意,他們的支持令到訪問團取得美滿的成果。秉承「基金」多年來致力促進香港、中國與國際社會的溝通,「基金」將繼續組織同類型的訪問,以助互相更深入的瞭解及合作。 (有關訪問團詳細行程,請參考英文版的活動報告) 張業遂大使(中)宴請訪問團 於「美國傳統基金會」舉行午餐演講會 與前國會議員會面 與國務院代表會面 李保東大使(中)及其夫人(於其右)宴請訪問團
2012.06.20 - 2012.06.25

2012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香港)發佈會

《2012年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香港發佈會於2012年5月23日在香港舉行,由「香港明天更好基金」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和「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協辦。《2012年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由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教授牽頭,兩岸四地城市競爭力專家共同攜手歷時大半年時間聯合完成。本年度的主題是 “競爭力:篳路十年鑄一劍”,對中國城市競爭力10年進行了回顧。是次新聞發佈會除得倪鵬飛教授親臨主講外,「基金」亦特別邀請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台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副院長林建甫教授、澳門科技大學行政與管理學院劉成昆教授及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亞太城市與區域發展研究計劃主任沈建法教授出席評論及分享意見。 2011年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台北、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天津、杭州、青島、長沙。2011年相比2010年前十名城市:總體差距有所縮小,位序變化十分劇烈。青島取代大連躋身前10位,台北升至第二,北京首超上海,上海退居第四。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總括時說:「香港不同的競爭優勢例如強大的全球控制功能及服務業將會鞏固香港在高端產業的優勢,同時深化香港聯繫中國與亞洲及全球各地的橋樑作用。這些競爭優勢最後也會強化香港作為世界城市的地位。」 (左至右)沈建法教授、倪鵬飛教授、鄧淑德女士、林建甫教授及劉成昆教授
2012.05.23

與候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午餐會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每年均舉辦訪美活動,訪問華盛頓及紐約。為訪美之旅作更好準備,「基金」在訪問團出發前十分榮幸邀得候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先生出席於5 月22日舉辦的午餐會,讓與會者了解更多來屆香港政府的管治理念及施政方針。午餐會由「基金」顧問委員會主席鄭家純博士及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共同主 持,「基金」成員積極與梁先生就不同議題作討論,交流彼此意見。 午餐會出席人士亦包括「基金」信託人查懋成先生、林建岳先生、丹斯里 拿督邱達昌、謝中民博士代表李旭華女士及郭炳聯先生代表黃傑雄先生; 理事林建康先生、周維正先生、鍾志平博士、梁耀進先生、胡珠先生、周敬成醫生、伍穎梅女士、虞茱迪女士、于善基先生、方文雄先生、蔡少洲先生、葉毓強先 生、曹其敏女士、文肇偉先生、林曉盈女士、邱詠筠女士、梁偉峰先生、梁少康博士、陳明耀先生、陳炎光先生、楊偉誠先生、黃家和先生、羅志偉先生、楊秉堅先 生、李遠康先生、陳燿璋先生、許清池先生、鄧鉅明先生、翁國基先生、馬清楠先生及呂慶耀先生;及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 (左至右)林建岳先生、鄭家純博士、梁振英先生、陳啟宗先生、查懋成先生及丹斯里 拿督邱達昌 梁振英先生與「基金」成員交流彼此意見
2012.05.22

第六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 – 啟動禮暨講座

於2012年2月18日,「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及教育局舉行第六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的啟動禮暨專家講座,為本屆知識競賽正式拉開序幕。 「基金」信託人梁偉峰先生、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呂新華先生、教育局副秘書長黃邱慧清女士、外交部駐港公署副特派員洪小勇先生、副特派員李元明先生、外交部新聞司參贊張建敏先生、中聯辦青年工作部副部長李薊貽先生及各界嘉賓和師生出席了啟動禮。 外交部新聞司張建敏參贊作為特邀嘉賓,為現場師生進行外交專題演講,與大家分享外交工作心得。張參贊曾作為多位國家領導人外事翻譯,他的豐富經歷引起了現場師生的極大興趣,在互動環節中,師生積極向張建敏參贊提出問題和看法,現場氣氛活躍。 在隨後舉行的簡介會上,競賽主辦方負責人就賽事安排作了詳細介紹。本屆競賽中學組比賽分初賽、準決賽和總決賽三個階段,小學組比賽於4月19日進行,公眾 組比賽於5月份進行。此外,主辦方還將舉辦競賽標誌設計比賽和T恤衫設計比賽,為學生們提供發揮聰明才智、展示藝術特長的空間和平台。本屆競賽的賽程設置 將更加公平合理,優勝者獎品將更加豐厚。同往年一樣,今年的獲獎學生也將有機會赴內地考察交流,進行“外交、國情體驗之旅”。 本屆競賽得到了香港賽馬會以及香港迪士尼樂園、禧辰有限公司的支持與贊助,同時獲得外交學院、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人民日報、新華社亞太總分社、中央電視台、明報、文匯報、聯合出版集團、鳳凰衛視、香港電台和香港教育城的大力支持。 「基金」信託人梁偉峰先生代表「基金」致歡迎辭 (左至右)張建敏先生、洪小勇先生、黃邱慧清女士、呂新華先生、梁偉峰先生、李元明先生、李薊貽先生及學生代表主持啟動儀式
2012.02.18

成員團年午宴暨傳媒茶聚

藉著慶祝農曆新年來臨之時,「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基金」)於2012年1月6日舉行了每年一度成員團年午宴暨傳媒茶聚,以感謝「基金」成員一直以來的 鼎力支持,及加強與傳媒的溝通和合作,亦藉此活動向公眾提早拜年。是次活動由「基金」顧問委員會主席鄭家純博士宴請及由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主持。 在聯誼聚舊之同時,成員於團年午宴上就「基金」過去的工作及未來的工作展望交流。於傳媒茶聚上,「基金」成員向公眾提早拜年,祝願龍年百業興旺、市民身心 康泰、社會繁榮進步。約30位傳媒朋友應邀出席,與「基金」成員交流對新一年的展望。「基金」顧問委員會主席鄭家純博士及信託人謝中民博士代表李旭華女士 因工務關係只能參與團年午宴,而出席傳媒茶聚的「基金」成員如下: 執行委員會主席: – 陳啟宗先生                  恒隆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 理事: – 梁耀進先生                  稻香集團行政總裁 – 胡珠先生                      新光酒樓(集團)有限公司常務董事總經理 – 伍穎梅女士                  九龍巴士有限公司董事 – 蔡少洲先生                  百達製衣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 虞茱迪女士                  禧辰有限公司總裁 – 于善基先生                  Roseville 集團主席 – 葉毓強先生                  鷹君資產管理(冠君)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 – 馬景煊先生                  先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 曹其敏女士                  華翔航空(香港)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 林曉盈女士                  昌利行董事 「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感謝傳媒朋友在過去一年對「基金」的支持,並指「基金」一直與香港及外國傳媒保持非常良好的關係,令工作能更順利推行。 他表示「基金」會繼續與傳媒保持溝通及合作,為香港更好的明天而努力。於會上,陳主席向傳媒朋友介紹了「基金」去年的活動重點,以及新添的活動。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成員向市民預早拜年: (前排左至右)鄧淑德女士、李旭華女士、虞茱迪女士、陳啟宗先生、鄭家純博士、伍穎梅女士、林曉盈女士及曹其敏女士;(後排左至右)梁耀進先生、葉毓強先生、胡珠先生、于善基先生、蔡少洲先生及馬景煊先生
2012.01.06

“十二五”和2015年滬港發展研討會

為進一步推動滬港合作,「基金」聯同上海社會科學院及上海市政協於2011年11月15日在上海舉辦” ‘十二五’和2015年滬港發展”研討會。今年已是 三方連續第五年合辦研討會。上海國際經濟交流基金會為支持機構。來自香港與內地約200名專家學者、政府官員、企業家出席了是次研討會。「基金」執行委員 會主席陳啟宗先生出席研討會,並擔任開幕式的主禮嘉賓之一。 研討會議程 開幕式 主持人:        丁志堅  上海市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主任 領導致詞:吳幼英            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左學金            上海社會科學院常務副院長陳啟宗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 專題研討之一:“十二五”滬港經濟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主持人:左學金   上海社會科學院常務副院長                               上海社會科學院港澳研究中心理事長、研究員 演講者: “十二五”期間香港經濟發展的機遇與挑戰蔡赤萌       國務院港澳辦港澳研究所經濟研究室主任  “十二五”期間上海經濟轉型與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周振華      上海市人民政府研究中心主任  “十二五”期間滬港經濟合作的重點領域及面臨的問題譚惠儀       香港特區政府駐上海經貿辦主任  未來五年浦東新區推進現代服務業發展主要目標和舉措戴海波      上海市浦東新區區委副書記、常務副區長  “十二五”期間上海航運中心建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及與香港的互動合作許培星     上海市港口管理局局長 專題研討之二:”十二五”滬港現代服務業發展與合作 主持人:馬銀芳  上海市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常務副主任 演講者: “十二五”期間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需要解決的問題及與香港的互動合作方星海        上海金融辦公室主任  “十二五”滬港現代服務業發展與合作梁海國        香港貿易發展局首席經濟師  “十二五”期間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與香港人民幣離岸中心的互動發展胡一帆       海通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部主管  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上海和香港喬依德       上海發展研究基金會秘書長 專題研討之三:”十二五”滬港城市發展與城市管理合作 主持人:尤安山  上海社科院港澳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演講者: 2040年的上海特大城市遠景設想左學金       上海社科院常務副院長、港澳研究中心理事長、研究員  深港大都市區建設與合作朱文暉       香港鳳凰衛視財經評論員、香港理工大學研究員  諸大建       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公共管理系主任、教授  香港高層建築安全管理的做法和經驗對上海的啟迪屠海鳴       上海豪都房地產開發經營有限公司董事長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晚宴 「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左)於開幕式致辭
2011.11.15

2011以色列訪問團

由「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及香港工業總會(工總)合辦,在以色列駐港總領事館的支持下,以色列訪問團於2011年10月30日至11月5日成功舉行。在「基 金」理事兼工總主席鍾志平博士帶領下,訪問團與當地政府及高新科技界代表會面,了解更多於以色列的投資商機。「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亦參與訪問 團的首天行程,與以色列外交部官員見面。 訪問團成員: 鍾志平博士 (團長)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理事 / 香港工業總會主席 / 創科實業有限公司創辦人及非執行董事   張華強先生 成謙集團主席   李錦雄先生 科研集團主席   吳長勝先生 科聯系統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及行政總裁   張念坤先生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梁振球先生 TDK業務發展總監   陳志剛先生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新科技署高級經理 (基本工程) 訪問組織: 外交部 總理辦公室國家經濟委員會 以色列-亞洲商會 以色列電子及軟件行業協會 以色列鑽石協會 以色列設計師協會 以色列製造商協會 希伯來大學 魏茨曼科學研究所 “Van Leer”技術培育器 “Better Place”(電動車)訪客中心 DLD特拉維夫節 「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右一)匯合由「基金」理事鍾志平博士帶領的訪問團拜訪外交部 陳啟宗先生(右)及鍾志平博士(左)代表訪問團感謝Irit Ben-Abba大使設宴款待
2011.10.30 - 2011.11.05

2011中美記者交流

為加強美國媒體對中國和香港的認識,「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自1996年起每年都會邀請6至8名美國記者訪問中國和香港,並由「基金」贊助及組織有關訪問活 動。在中國外交部的支持下,美國記者能夠與北京中央政府的高級官員,以及內地二、三線城市的地方政府官員會面。除向記者介紹及提供訪問城市的概況外,「基 金」亦特別邀請當地工商界翹楚、學術及調研機構以及傳媒工作人士與記者見面,為他們拓展地方聯繫。今年,「基金」與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中國記協)及 美國東西方中心舉辦第二屆中美記者交流,擴大原有的美國高級記者訪問團,加入中國記者訪問美國的部份。 於9月17日至29日,由7名美國記者組成的訪問團訪問了寧波、北京及香港,而7名中國記者亦同時訪問美國三藩市、紐約及華盛頓。於9月23日,中美記者 聚首於北京中國記協總部進行交流活動,互相分享在彼此旅程中的所見所聞,更就如何提升及改善雙方媒體的報導交換意見。於9月28日,美國記者參與於香港中 文大學舉行之會議,與本地學者及從事媒體的專業人士相互交流。透過與地方當局和不同社區的直接對話,以及親身接觸和了解各方發展,美國記者對香港及中國內 地的當前形勢和未來發展都有更深的認識。 美國記者名單: Robert Ballenger先生,全國公共廣播電台編輯/製作人 Patricia Hill女士,《華盛頓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 Joe Schatz先生,《國會季刊》高級撰稿人 Kopin Tan先生,《Barron’s Magazine》高級編輯 David Whiting先生,《橙縣記事報》首頁專欄作家 Roya Wolverson女士,《時代雜誌》高級作家 Holly Yeager女士,《華盛頓郵報》中東及亞洲編輯 訪問組織: 寧波 寧波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寧波保稅區 寧波港股份有限公司 寧波吉利汽車公司 寧波方太廚具有限公司 寧波太極環保設備有限公司 威瑞泰科技發展(寧波)有限公司 81890求助服務中心 寧波博物館 華茂堂美術館 紫林坊藝術館 北京 商務部 外交部 衛生部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香港特區政府駐京辦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 新浪網 香港 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特派員呂新華先生 美國駐香港總領事Stephen Young先生 立法會主席曾鈺成議員 特區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先生及成員包括張炳良教授議員、查史美倫女士及葉維義先生 中央政策组 律政司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香港金融管理局 香港美國商會 與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合辦研討會,探討香港在回歸後的社會及政治發展,以及香港媒體所面臨的新挑戰 乘香港飛行服務隊直升機遊覽香港 中區文化導賞遊 中國記者名單: 曹煥榮先生,人民日報社新聞協調部主任 陳中華先生,大眾日報社記者 王海咏女士,青海人民廣播電台綜藝部主任 徐長安先生,中國新聞社西藏分社社長 俞佳友先生,淅江日報報業集團記者 曾麒先生,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中文部副主任 鄭雪君女士,溫州晚報社副總編輯 在訪美期間,中國記者會見了當地政府官員、智庫、社區及商界領袖、教育家、記者等等,探討不同議題,亦了解更多美國有關人士對中美關係的看法。 與外交部北美洲大洋司副司長陸慷先生(中)會面 訪問衛生局 外交部發言人、新聞司副司長洪磊先生宴請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陳德霖先生設午餐會 立法會主席曾鈺成議員於新落成的立法會大樓接見訪問團 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先生設午宴招待訪問團 與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合辦並於大學祖堯堂舉行的研討會為訪問團之旅作總結
2011.09.17 - 2011.09.29

亞裔國會亞太裔黨團訪問團

屬於亞裔國會亞太裔黨團小組的多名美國國會議員組織訪問團,於8月27日至9月4日期間訪問中國內地及香港。「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贊助訪問團於9月1至4 日到訪香港。訪問團由趙美心(Judy Chu)眾議員、本田實(Michael Honda)眾議員及Eni F H Faleomaevaga眾議員率領,並由美京美亞協會組織。是次訪問團的主要目的為推動中美之間的經濟發展機會及美國的出口事業。作為香港的東道主, 「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亦特別陪同訪問團出席為他們安排的本地探訪活動。 於9月2日,「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以及理事鍾志平博士、虞茱迪女士、于善基先生、蔡少洲先生、葉毓強先生、馬景煊先生、曹其敏女士及文肇偉先生;以及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設宴招待訪問團,並交流彼此對香港及中國內地不同發展的意見。 訪問團成員: 趙美心眾議員 (團長) 亞裔國會亞太裔黨團小組主席   本田實眾議員 亞裔國會亞太裔黨團小組名譽主席   Eni F H Faleomaevaga眾議員 亞裔國會亞太裔黨團小組成員 / 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亞洲、太平洋及環境小組成員   Amelia Wang女士 趙美心眾議員幕僚長   Mark Nakamoto先生 本田實眾議員法律助理   Solomona Aeolua先生 Eni F H Faleomaevaga眾議員幕僚長   Gene Kim先生 亞裔國會亞太裔黨團小組行政總裁   Thomas Lum博士 國會研究服務中心亞洲事務、外交、國防暨貿易組專家   劉德光先生 美京美亞協會名譽董事長 訪問的香港組織: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 香港貿易發展局 香港國際貨櫃碼頭 中美交流基金會與前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設晚宴 訪問團與「基金」成員積極分享及交流彼此意見 與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會議 香港貿發局副總裁方舜文女士(右)向趙美心眾議員介紹貿發局的功能及作用 參觀香港國際貨櫃碼頭
2011.09.01 - 2011.09.03

晚餐演講會 – 外交部副部長傅瑩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十分榮幸邀得外交部副部長傅瑩女士以“中國的和平發展與國際環境 – 後危機時代的中西方關係和香港的作用”為題,於7月11日發表晚餐演講會。亞洲協會香港中心為合辦機構,《明報》為支持媒體。近200位香港各界人士和各國、各國際組織港機構代表出席活動。 「基金」顧問委員會主席鄭家純博士代表主辦機構致歡迎辭。「基金」信託人丹斯里拿督邱達昌及梁偉峰先生;理事鍾志平博士、胡珠先生、虞茱迪女士、蔡少洲先生、葉毓強先生、馬景煊先生、曹其敏女士及林曉盈女士;及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出席參與活動。 會上,傅瑩女士肯定了香港回歸14年來成功實現繁榮與發展,並重點從金融危機後歐洲等國家經濟的恢復發展和中西方關係中合作的機遇和面臨的問題以及香港的作用等談了一些看法。 傅女士談到,金融危機最嚴峻的時刻已經過去,德國在歐洲率先實現穩定復蘇,愛爾蘭等部分國家經濟開始好轉。但整體上看, 歐美仍然面臨經濟增長乏力,失業率居高不下等困擾。新興經濟體通脹壓力增加,並擴散至發達國家,對當地消費帶來不利影響。面對嚴峻的形勢和社會壓力,有關 國家正在積極通過改革解困。中國也在觀察和思考這些問題。 她說,國際社會,特別是歐洲國家對華合作的期望很高。溫家寶總理最近訪歐時,與有關國家簽署數十個經貿協議,總價值超過200億美元,還與有關國家商定加強在中小企業、人文、創新、教育等各領域的合作關係。中歐都希望超越買賣關係,從戰略高度推進彼此合作,在中國的十二五規劃和歐洲2020戰略中尋找契合點,加強合作、促進共同繁榮。 她談到,中國與歐洲、中國與西方發展合作關係時,並非沒有問題。例如,“中國人權問題”就成了一個總是扣在中國頭上的 “高帽子”。儘管幾十年來中國的人權事業一直在發展進步,但一些人在此問題上偷換了概念。他們似乎並不很關心廣大中國人民的權益,也看不到中國在這方面的 成就,而似乎更加關心個別人顛覆和改變中國政治制度的“權力”。 中國的現行道路,是經過長期歷史摸索後找到的,也是要堅持下去的。中國也在積極推進民主進程,最近中國全國人大上調個人 所得稅起征點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醞釀過程等,充分顯示了中國式協商民主廣泛的參與性和代表性。當然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中方願與 西方國家討論人權問題,但必須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尊重事實。 傅女士提到西方社會也存在對中國發展方向的憂慮。一些經濟問題常被政治化,但實際上,這種憂慮沒有必要。我們生活在快速變化的全球化的時代,彼此高度依存,只要耐心合作,我們應該可以並肩增長,共同解決問題。 她表示不贊成世界權力從西方向東方轉移的觀點,認為資本、技術、資源、市場正在從西方向更廣闊的範圍,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擴散。如果說原來世界上只有經合組織的10多億人口享受工業化帶來的現代生活,那麼現在20億、甚至30億人正在加入這個行列。 談到世界大勢的問題時,她說,鄧小平上世紀80年代初做出了世界大勢是和平與發展的判斷。30年來,中國堅守住這個大勢,全力促進國家發展並與各國建立夥伴關係。 去年胡錦濤主席訪問法國的時候,提出要推動21世紀成為一個和平、合作和發展的世紀。這個設想很大膽,因 為如果能夠成功,這將是世界近代史上的第一次。提出這個設想也表明了中國在世界事務中發揮作用的方向。中國將在和平發展合作的道路上不動搖、不懈怠、不折 騰,也希望西方將中國作為平等的夥伴,加強互信,全心全意搞合作。 她說,香港始終是溝通中國和西方的橋樑,回歸14年來,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特區政府的有力施政、香港人民的自強不息和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持下,實現了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在越來越多的內地企業選擇“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的背景下,香港可以依靠自身在資訊、專長和人才等方面的優勢,繼續發揮橋樑作用,必將大有可為。 傅女士表示,“一國兩制”在香港的繼續成功實踐,需要國際社會繼續認識到,一國兩制是一個國家內部運行的兩種制度,兩制的前提是一國,內地和香港同屬一個中國,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 香港有不少外國及國際組織的代表機構和外國朋友,對增進香港與國外的交流與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希望大家能繼續尊重中國的主權,尊重基本法,為香港發展穩定做出積極貢獻。祝願香港、中國、世界的明天更美好。 演講後,傅瑩女士還就教育、南海問題、中國國防力量的發展和智慧財產權等問題與在場聽眾進行了交流。  
2011.07.11

2011美國訪問團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基金」)已於2011年5月16日至19日完成一年一度的訪美活動。「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恒隆地產有公司董事長)為本訪問團團長及講者,成員包括四位「基金」理事于善基先生(Roseville集團主席)、葉毓強先生(鷹君資產管理(冠君)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馬景煊先生(先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及曹其敏女士(華翔航空(香港)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以及「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 一年一度訪問團的主要目的,包括向美國有關方面介紹香港的最新情況,分享我們對中國內地發展的觀察,並同時向他們了解美國有關人士及華府對香港、中國大陸、美國及中美關係等的看法。 本年度的訪問團訪問了行政機構(美國國務院及美國商務部);立法機構(國會議員幕僚);智庫(「布 魯金斯協會」(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凱托研究所」(The CATO Institute)、「美國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 、「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及「美京美亞協會」(US-Asia Institute));香港駐美國總經濟貿易處;金融機構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評級機構(「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及「惠譽評級」(Fitch Ratings));以及傳媒(Barron’s Magazine、《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Bloomberg TV、msnbc.com以及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等機構的記者)。 訪問團亦分別獲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李保東大使)、中國駐美大使館(楊子剛公使)及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董曉軍副總領事)的接見及宴請。 此外,陳啟宗先生以「從一個香港商人的角度看中國12·5規劃對美國人的意義」(“What does China’s 12th Five Year Plan mean to Americans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Hong Kong Businessman”)為題在午餐會上發表公開演講,分享其對中國的最新發展及香港所擔當的角色的看法。他解釋中國市場的潛力巨大,可見於中國政府致 力經濟的發展,矢志將出口型經濟轉變為內銷型經濟。在回應有關中國房地產泡沫危機的說法,陳先生認為只要市場有實質的需求,泡沫是不存在的。但他強調中央 政府對壓抑樓價的措施及決心絕不容低估。同樣地,在12·5規劃中所訂定的目標是有志於中國發展的人士很有用的參考指標。 秉承「基金」多年來致力促進香港、中國與國際社會的溝通,「基金」將繼續組織同類型的互訪,以助互相更深入的對話及瞭解。 (點擊此處查看有關訪問團詳細行程及會見人物及成員簡歷)       陳啟宗先生以「從一個香港商人的角度看中國12•5規劃對美國人的意義」為題發表公開演講 與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李保東大使(左四)見面 與標準普爾代表會面 與布魯金斯協會的專家會面 中國駐美大使館楊子剛公使(左四)設宴歡迎訪問團 訪問美國傳統基金會
2011.05.16 - 2011.05.19

與駐港總領事及商會領袖新春午宴 – 主講立法會主席曾鈺成

「基金」每年於新春期間均設午餐會,邀請各國駐港總領事及商會領袖出席,向他們送上節日的祝福。本年的新春午宴已於2011年2月28日成功舉行。「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聯同多位「基金」成員設宴招待近50名嘉賓。今年,「基金」很榮幸邀得立法會主席曾鈺成議員於午宴上發表演說。 出席者名單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 信託人 陳啟宗先生       恒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 查懋成先生       香港興業國際集團董事總經理 林建岳先生       麗新發展有限公司主席 理事 鍾志平博士       創科實業有限公司副主席及執行董事 胡珠先生           新光酒樓(集團)有限公司常務董事總經理 伍穎梅女士       九龍巴士有限公司董事 虞茱迪女士       禧辰有限公司總裁 于善基先生       Roseville集團主席 蔡少洲先生       百達製衣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葉毓強先生        美林(亞太)有限公司資深執行總裁–投資 馬景煊先生       先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曹其敏女士       華翔航空(香港)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文肇偉先生       中美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及行政總裁 鄧淑德女士     「基金」行政總裁 嘉賓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 副特派員李元明先生 新聞及公共關係部主任唐銳先生                駐港領使館 澳洲副總領事James Nachipo先生      奧地利總領事Gerhard Alois先生       英國總領事Andrew Seaton先生   柬埔寨總領事Luy David先生         加拿大總領事Doreen Steidle女士 捷克共和國總領事Jaroslav Kanturek先生 丹麥總領事Mohamed Fahmy先生      歐盟委員會辦事處主任Maria Castillo Fernandez女士 德國總領事Werner Lauk先生 印度領事Chander Singh先生 印度尼西亞總領事Teguh Wardoyo先生 伊朗總領事M A Tabatabaei Hasan先生 以色列總領事Amikan Levy先生 意大利總領事Alessandra Schiavo女士 日本副總領事松永大介先生 哈薩克斯坦總領事Nurzhan Abdymonunov先生 韓國總領事Jun Ok-hyun先生 馬來西亞領事Firdauz bin Othman先生 荷蘭總領事Robert Schuddeboom先生 新西蘭總領事Adele Bryant女士  菲律賓總領事Claro S Cristobal先生 葡萄牙總領事Manuel Carvalho先生 沙特亞拉伯副總領事Adnan Ali H Al Humaidi先生 新加坡副總領事Ang Seow Wei先生 瑞士總領事Rita Hammerli-Weschke女士 泰國副總領事Suree Trairatanaukool女士 土耳其總領事Mehmet Raif Karaca先生 美國總領事Stephen Young先生 越南總領事Pham Cao Phong先生 駐港商會 美國商會主席Rob Chipman先生 美國商會會長Richard Vuylsteke先生 奧地利商會主席Wilhelm Brauner先生 英國商會行政總裁Christopher Hammerbeck先生 加拿大商會行政總裁Andrew Work先生 丹麥商會主席Jens-Erik Olsen先生 法國工商總會會長Nicholas Borit先生 法國工商總會副處長Orianne Chenain女士 色列商會主席Rafael Aharoni先生 韓人商工會會長Shin Hong Woo先生 新西蘭商會主席David Whitwam先生 新加坡商會名譽行政總裁Vincent Chow先生 瑞典商會主席Stefan Ronnquist先生 瑞士商會會長Serge Fafalen先生   「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致歡迎辭 曾鈺成主席發表演說 約50名嘉賓出席午宴 嘉賓問答環節 「基金」信託人查懋成先生(左)及林建岳先生(右)代表「基金」向曾鈺成主席致謝 (左至右)「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及理事胡珠先生、馬景煊先生、葉毓強先生、文肇偉先生、鐘志平博士、虞茱迪女士及伍穎梅女士
2011.02.28

成員團年午宴暨傳媒茶聚

藉著慶祝農曆新年來臨之時,「香港明天更好基金」於2011年1月20日舉行了成員團年午宴暨傳媒茶聚,以感謝「基金」成員一直以來的鼎力支持,及加強與傳媒的溝通和合作,亦藉此活動向公眾提早拜年。是次活動由「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宴請及主持。 在聯誼聚舊之同時,成員於團年午宴上就「基金」未來的工作方向交流意見並提出指導。於傳媒茶聚上,「基金」成員向公眾提早拜年,祝願兔年百業興旺、市民身 心康泰、社會繁榮進步。約30位傳媒朋友應邀出席,與「基金」成員交流對新一年的展望。「基金」信託人謝中民博士代表李旭華女士及理事曹其敏女士因工務關 係只能參與團年午宴,而出席傳媒茶聚的「基金」成員如下: – 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   恒隆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 – 理事鍾志平博士                       創科實業有限公司副主席及執行董事 – 理事胡珠先生                           新光酒樓(集團)有限公司常務董事總經理 – 理事伍穎梅女士                       九龍巴士有限公司董事 – 理事周敬成醫生                       周生生集團國際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 理事于善基先生                       Roseville集團主席 – 理事蔡少洲先生                       百達製衣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 理事葉毓強先生                       美林(亞太)有限公司資深執行總裁(投資) – 理事文肇偉先生                       中美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及行政總裁 「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感謝傳媒朋友在過去一年對「基金」的支持,並指「基金」一直與香港及外國傳媒保持非常良好的關係,令工作能更順利推行。 他表現「基金」會繼續與傳媒保持溝通及合作,為香港更好的明天而努力。他亦感謝「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在過去一年領導秘書處同事,成功推展了「基 金」多項工作。 「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於會上向傳媒朋友介紹了「基金」去年的活動重點,以及新一年的計劃。在加強香港、內地和國際社會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方面,「基 金」舉辦了一年一度的「基金」訪美活動,更由「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率領訪問團。此外,「基金」除邀請7名美國資深記者到訪香港及內地,更增加 7名中國內地記者訪問美國。最後,兩國記者於美國檀香山聚首並交換意見,希望加強相互了解,收窄彼此分歧。「基金」亦贊助香港及中國內地的大學新聞學院院 長代表團,參與由薩爾茨堡全球會議在奧地利舉辦的“全球媒體教育新方向峰會”。「基金」亦為不同領域的領袖舉辦晚宴、午餐會和閉門會議,當中包括外交部發 言人及新聞司司長馬朝旭先生、負責美國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Kurt Campbell博士等。除在香港每年舉辦《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午餐會和新聞發佈會外,「基金」與中國社會科學院於南京合辦“2010年城市競爭力國際 論壇”,以及第四次與上海社會科學院及上海政協合辦的“世博後滬港經濟發展合作”研討會,促進各方專家就大眾關心的議題進行研討。在推廣公民教育及企業社 會責任方面,「基金」繼續全力支持與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及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共同合辦的「第四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以及與《明報周刊》合辦的「愛心 動力大獎」以推動企業社責等。鄧女士表示「基金」會秉承向來的理念,促進各界人士對香港的信心,加強外國對香港和中國的了解及合作,亦會與香港社會各界攜 手共同面對新挑戰。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成員向市民預早拜年: (前排左至右)鄧淑德女士、曹其敏女士、陳啟宗先生、伍穎梅女士、李旭華女士;(後排左至右)鍾志平博士、葉毓強先生、胡珠先生、于善基先生、周敬成醫生、蔡少洲先生、文肇偉先生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右一)設團年午宴款待「基金」成員,在其右為曹其敏女士、鍾志平博士及胡珠先生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中)向成員匯報「基金」去年的工作,左為李旭華女士、右為伍穎梅女士 陳啟宗先生(左二)、周敬成醫生(左一)及蔡少洲先生(右一)歡迎文肇偉先生參入,成為「香港明天更好基金」的新力軍 (左至右)「香港明天更好基金」理事文肇偉先生、伍穎梅女士及鍾志平博士向各位送上新年祝福
201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