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活動

2006 - 2010

第四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 – 參訪團

7月21日至27日,第四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訪問團赴江蘇省南京市、宜興市、蘇州市以及上海訪問。訪問團一行近60人,由外交部駐港副特派員楊子剛先生 帶隊,成員包括獲得競賽優勝的5支隊伍、獲得“我與祖國外交”徵文比賽一等獎的同學、「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傳訊事務經理周伊萍女士和香港教育局等合辦方代 表。亞洲電視、香港明報、文匯報派記者隨團採訪,香港賽馬會贊助此次參訪活動。 在江蘇期間,訪問團受到了江蘇省政協副主席陳寶田的親切會見,參訪了南京中山陵、靜海寺、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與南京師範大學附中的師生進行了交流,遊覽了南京夫子廟、宜興善卷洞風景區、吳江同裡古鎮,考察了蘇州工業園區。 在上海期間,訪問團聽取了上海世博會中國政府總代表華君鐸大使對世博外交的介紹,參觀了上海世博會、上海市城市規劃展示館,遊覽了城隍廟、豫園等。 於7月26日,參觀上海世博會這一天終於來了。同學們跳上園區大巴車,開始了整整一天的歡喜世博遊!我們最先去看的是香港館,館內的負責人早早就在門口迎 接同學們的到來。離開香港館,接下來的一站就是萬眾期待的中國館。乘坐一段長長的扶梯後,同學們首先來到一個巨大的環幕影院,觀看一段展示中國城市發展智 慧的短片,而放大了數百倍的《清明上河圖》中汴京的繁華更是令人嘆為觀止。午飯過後,同學們首先來到了英國館,對鼎鼎有名的“蒲公英”館充滿了期待。走出 英國館,同學們的興奮勁還沒過,又要迎來新的欣喜之旅 – 沙地阿拉伯館。館內有世界上最大的IMAX3D影院,大家排成一列站在長長的傳送帶上,經歷了一段奇妙的旅程。離開沙特館之後,我們來到了最後一個集體參 觀的館—主題館,圍繞本屆世博“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一主題,講述其精髓和要義。 雖然只有短短7天,但緊湊的排程、豐富的參訪項目和愉快的團隊氛圍,給團員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記憶。 呂新華特派員為訪問團送行並預祝成功 江蘇省政協副主席陳寶田歡迎訪問團 與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同學交流 參觀上海市城市規劃展示館 與上海世博會吉祥物”海寶”合照 參觀香港館
2010.07.21 - 2010.07.27

第四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圓滿舉行

由「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公署)及教育局共同主辦的「第四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總決賽已於2010年7月9日假香港亞洲電視台成功舉行。經過激烈角逐,英華書院脫穎而出,以總分387分的成績奪得冠軍,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和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紀念中學分別奪得亞軍、季軍。保良局董玉娣中學和浸信會呂明才中學奪得優異獎。本年度的優勝者隊伍將赴上海,親身感受上海世博會的盛況。 本屆總決賽設有搶答題和情景模擬題兩個環節。此次情景模擬題首次採用圍繞同一個主題進行闡述的方式,要求各隊分別作為某一國家的政府代表,就角逐聯合國安 理會非常任理事國席位這一問題闡述各自立場,並引入各隊相互提問環節,增加了比賽難度和觀賞性。同學們在比賽中發揮出高水準,他們對論題的準確把握、鎮定 自若的風度和出色的臨場應變能力,贏得了場下陣陣熱烈掌聲。 「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呂新華先生、香港特區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先生、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副主任黃蘭發先生、教育局副秘書長黃邱慧清女士、香港賽馬會主席陳祖澤先生及外交部港澳台司參贊王西安先生為主禮嘉賓。此外,「基金」信託人梁偉峰先生、「基金」理事鍾志平博士、胡珠先生、伍穎梅女士、虞茱迪女士及葉毓強先生亦特別抽空出席支持活動。 本屆評判團陣容鼎盛,由外交部駐港副特派員詹永新先生任主席,成員包括香港立法會主席曾鈺成議員、中國外交學院副院長鄭啟榮先生、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郭憲綱先生和鳳凰衛視時事評論員何亮亮先生。詹副特派員作為評判團主席,從外交專業角度為各隊在情景模擬題環節的表現進行了精彩點評。競賽結束後,「基金」設慶功宴以感各主辦、協辦及贊助單位代表的貢獻。 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台、中新社、上海衛視、香港亞洲電視、鳳凰衛視、有線電視、無線電視、明報、文匯報等20餘家媒體到現場採訪報導。新華網和人 民網對比賽進行了網路圖文直播。而亞洲電視將於7月10日及18日分別於本港台及高清台播放總決賽,稍後亦於其美洲台播出。 「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已成功舉辦了四屆,每屆的規模和影響都在擴大,每屆都有創新和進步。今年,首次增設小學組比賽,以及初賽實行網上答題。本屆中學組 共有206支隊伍參賽,小學組也吸引了38所學校1200多名小朋友。公眾組比賽參加者超過7000人,獲獎者86人。本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歷時3 個月,分為中學組、小學組和公眾組三個組別。中學組又設初賽、準決賽和總決賽三個回合。7月9日上午入圍準決賽的16支隊伍經過激烈比賽,選出了5支隊伍 晉級下午舉行的總決賽。 未能進入總決賽的11支隊伍將安排到珠三角進行交流活動,名單如下: – 陳瑞祺(喇沙)書院 – 觀塘瑪利諾書院 – 新界鄉議局元朗區中學 – 聖公會陳融中學 – 聖馬可中學 – 沙田培英中學 – 英華女學校 – 順德聯誼總會李兆基中學 – 廖寶珊紀念書院 – 中華基督教會全完中學 – 沙田官立中學 總決賽現場 主辦、協辦及贊助單位嘉賓代表 「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頒發最佳發信人獎予英華書院的同學 比賽後大合照
2010.07.09

第三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 – 頒獎禮

9月25日,第三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頒獎儀式在特派員公署舉行。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呂新華、教育局孫明揚局長、「基金」信託人査懋成先生出席儀式,並 致辭及頒發獎項。明報、有線電視、文匯報、中央電視台、聯合出版集團、香港賽馬會、迪士尼樂園等競賽協辦、支援、贊助單位負責人,以及在本屆競賽中取得佳 績的20所參賽學校代表近百人出席了頒獎儀式。「基金」理事鍾志平博士、胡珠先生、伍穎梅女士、于善基先生及蔡少洲先生、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亦出席了是次 活動以示支持。 頒獎儀式上,5位來自入圍總決賽學校的同學與來賓們分享了他們的參賽經歷和感受。同學們紛紛表示,通過參加外交知識競賽,拓寬了視野、豐富了經歷、增加了對祖國及其外交的瞭解和認識。他們表示會繼續努力學習,為香港和中國的未來貢獻力量。 在頒獎儀式後,慶功晚宴隨即在特派員公署舉行。各主辦、協辦、贊助單位代表及工作人員以一頓豐富的晚宴,總結過去十多個月的辛勤工作。 競賽里程 12月16日        啟動儀式 2月14日          競賽簡介及記者會 3月28日          初賽 4月21日          準決賽簡介會及分組抽籤儀式 5月9日            準決賽 6月5日            培訓日 6月19日          公開組別頒獎典禮 8月10 – 16日  最後五強優勝隊伍北京、天津交流 9月25日          頒獎禮 有關競賽詳情,請瀏覽以下網頁: 「基金」        : www.betterhongkong.org 特派員公署    : quiz.fmcoprc.gov.hk/chn/ 明報                : marketing.mingpao.com/foreign_affairs/index.cfm 嘉賓與得獎隊伍合照 「基金」信託人查懋成先生恭賀競賽成功舉行 於慶功晚宴上:(左至右)鄧淑德女士、鍾志平博士、陳維安先生(教育局副局長)、于善基先生、呂新華特派員、查懋成先生及伍穎梅女士
2009.09.25

第三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 – 北京、天津參訪團

於8月10日,第三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5隊優勝隊伍共一行45人出發前往天津開始京、津的訪問之旅。於天津期間,訪問團走訪了濱海新區,瞭解了天津 的新城市發展規劃,並參觀了天津博物館等。訪問團於8月12日抵達北京,而「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亦特別抽空參與北京行程以示對活動的支持。在訪京的 四天裏,訪問團參訪了外交學院、國家體育總局訓練局等,還遊覽了鳥巢、水立方等奧運場館和長城、故宮等名勝。訪問團能獲外交部何亞非副部長的親切接見,實 是這次旅程的重頭戲。在參觀外交部期間,同學們亦有幸能與港澳台司、政策規劃司、新聞司的多名領導進行交流。於8月16日,訪問團返抵香港,更喜獲特派員 公署呂新華特派員親臨機場祝賀訪問團成功完成訪問之旅。是次訪問團讓師生們對國家外交、國情,以及京津兩地的發展現狀、歷史、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了更全面、 深入的認識。 註:鑒於H1N1流感疫情的流行及考慮到參賽師生和嘉賓的健康問題,大會最終決定提前結束本屆比賽,總決賽將不再舉行。5所晉身總決賽的學校均被視為競賽的優勝隊伍,而有關訪問珠三角的活動會以派發書卷作取代。 於北京及天津訪問團進行期間參觀鳥巢 參觀外交學院 同學們對能於外交部與何亞非副部長(左七)見面均感興奮
2009.08.10 - 2009.08.16

第三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 – 準決賽

由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聯合主辦的「第三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準決賽於2009年5月9日在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禮堂成功舉行。在135所中學參加的初賽筆試中得分最高的20所學校代表隊參賽。 根據競賽安排,準決賽分四場賽事進行,設有必答題、情景模擬題和搶答題三個環節,內容涵蓋廣泛,既有新中國外交史、涉港外交、外交禮儀等外交專業知識,也包括國內、國際最近發生的重大事件,題目設計兼具知識性、趣味性和挑戰性,全面考驗參賽學生的知識面與臨場應變能力。 參賽各隊均為比賽做了精心、認真的準備。在必答環節,冷靜聽題,從容應答,顯示了扎實的外交知識功底。在情景模擬題環節,在有限的3分鐘時間內,學 生們或慷慨陳詞,或理性分析,風采不輸外交官。而在搶答環節,更是高潮迭起,分秒必爭,比分屢次出現膠著,十分緊張、激烈。最後,經過激烈角逐,*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沙田培英中學、皇仁書院、浸信會呂明才中學及觀塘瑪利諾書院五所學校脫穎而出,晉級總決賽。(*排名不分先後) 外交部駐港副特派員楊子剛先生、公署發言人宋榮華先生、香港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容寶樹先生、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擔任準決賽評判。 根據競賽安排,進入總決賽的隊伍將到外交部駐港公署接受為期1天的外交知識培訓,賽後獲邀赴京、津訪問,與外交官交流,參觀外交部、北京名勝,考察京津的發展情況。未能入圍總決賽的15隊也將獲安排赴泛珠三角學習、交流。總決賽將於7月3日在香港浸會大學大學會堂舉行。 相關網址:「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quiz.fmcoprc.gov.hk「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 www.edb.gov.hk「香港明天更好基金」: www.betterhongkong.org 明報外交知識競賽網: www.mingpao.com/ForeignAffairs.htm 秘書處-國民教育中心: www.hknec.org/main.php 「第三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準決賽假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舉行 參賽同學投入於情景模擬題的比賽中 參賽學生於比賽後與評判合照
2009.05.09

第三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 – 簡介會

「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香港明天更好基金」於2009年2月14日假教育局九龍塘教育服務中心聯合舉行簡 介及記者會,正式公佈即將舉行之「第三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的安排及詳情。主辦機構代表「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發言人宋榮華先生、「香港特別行政 區政府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容寶樹先生及「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共同主持發佈會。 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發言人宋榮華先生表示:今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這60年來,我們的國家發生了巨大變化,國際地位和影響力大為提升,外 交成就輝煌。為了慶祝建國60周年,「第三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將突出新中國外交成就這一主題,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讓更多的香港同胞特別是青少年對祖國外 交事業的發展歷程有一個較全面的瞭解。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特區政府教育局和「香港明天更好基金」三個主辦方對本屆競賽高度重視,早於年初就啟動了相關 籌備工作,成立了競賽領導委員會和競賽籌備委員會。呂新華特派員親任競賽領導委員會主任,楊子剛副特派員擔任競賽籌委會主任。 他介紹說,競賽已成功舉辦兩屆,得到香港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和大力支持,青年學生參加踴躍,共有200多所中學及不少公眾參與了不同階段的競賽。兩屆得獎學生訪京時均曾得到外交部楊潔篪部長親自接見,去年的優勝者還觀看了奧運比賽。今年的競賽具有六大特色:一是更長遠規劃。主辦機構正爭取將競賽列入特區政府“薪火相傳”國情教育計畫,為競賽長期、良性發展奠定穩固基礎。二是更完善機制。成立秘書處,更好為參賽者服務。三是更多方協作。除繼續得到新華網、外交學院、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中央電視台、香港有線電視台、明報、文匯報及聯合出版集團等機構的大力支持外,本屆還新增香港賽馬會、香港迪士尼樂園為贊助單位,辦賽力量更加壯大。四是更合理賽制。綜合各方意見,合理微調比賽規則,更好體現參賽隊伍整體水準。五是更豐富獎勵。每名參賽學生可獲由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呂新華簽發的紀念證書,入圍準決賽的隊伍由15隊增至20隊,獲邀參觀迪士尼樂園,總決賽增加三個環節單項獎,參賽學生、教師、校長獲邀赴京、津學習、交流,令活動更具吸引力。六是更精彩盛況。總決賽將首次進行電視直播。廣東、深圳、澳門電視台首次參與報導。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容寶樹先生補充說:「這項競賽可以說是國情教育一個新嘗試。特別是處境分析和模擬角色的比賽,不但有助學生瞭解國情,亦可鍛煉他們處理危機與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是十分有意義的。」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表示:「在全球化的發展下,國與國之間的外交更為重要。競賽令學生走出課堂,放眼世界;透過參與競賽,親身 體驗何謂外交,進一步瞭解國家的發展。「基金」一直參與及鼓勵多方的交流,加強香港、內地和國際社會之間的溝通及瞭解。因此,「基金」很高興能再次與其他 兩個單位合辦競賽,培育香港年輕一代對國際事務的興趣及知識,為香港、為國家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有關活動詳情,請與下列人士聯絡:第三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秘書處(國民教育中心)黃慧詩小姐/葉勁雲先生,電話:2638 7783「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何彥小姐,電話:2106 6157「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周伊萍小姐,電話:2865 3529。 相關網址: 「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quiz.fmcoprc.gov.hk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www.edb.gov.hk「香港明天更好基金」:www.betterhongkong.org明報外交知識競賽網:www.mingpao.com/ForeignAffairs.htm秘書處 – 國民教育中心: www.hknec.org/main.php 競賽詳情 競賽安排:形式:校際比賽,學校組隊參加,每隊由5名(最少2名初中生)學生組成方法:– 初賽會以書面答卷篩選出20隊,參加準決賽– 準決賽會以問答、搶答及分析模擬題三種方式進行,得分最高5隊得以進入總決賽– 總決賽同樣以問答、搶答及分析模擬題三種方式進行,一次過決勝負,選出冠、亞、季軍,及兩名優異獎。 日期:2009年3月至6月截止報名日期:2009年3月6日 獎品: 初賽參加者: – 參加的學生將獲邀參觀「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公署)– 每名參賽學生均獲頒由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呂新華簽發的紀念證書 準決賽參加者: – 每間參賽學校將獲贈獎座及書籍– 每名參加學生將獲頒獎牌及參觀香港迪士尼樂園– 十五間未能進入總決賽的隊伍,將獲邀赴泛珠三角進行交流學習 總決賽最後五強: – 進入總決賽的學生將獲安排於賽前到「公署」接受中國外交知識培訓一天– 每間參賽學校將獲贈書籍及獎杯– 每名參加學生將獲頒獎牌 – 增設三個獎項: 最佳搶答、最佳準備及最佳發言人– 參賽學生及帶隊老師、校長更會獲邀赴京、津學習交流 外交知識專欄:為增加學生及普羅大眾對外交的興趣和瞭解,明報及文匯報亦會設“專欄”,刊登古今中外的外交事件、人物等,素材由「公署」及中國外交學院提供專家意見。 主辦單位代表在簡介會上介紹競賽詳情:(右至左)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外交部駐港公署發言人宋榮華先生、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容寶樹先生 超過40間中學派代表出席簡介會 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介紹本屆競賽的獎勵方式及獎項
2009.02.14

第三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

「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由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特區政府教育局及「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聯合主辦。而第三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的啟 動儀式,已於2008年12月16日於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舉行。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呂新華先生、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孫明揚先生及常任秘書長黃 鴻超先生、「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及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主持了啟動儀式。支持機構的代表包括香港賽馬會主席陳祖澤先生及行政總裁應 家柏先生、有線電視助理總監胡何鳳君女士、明報營運總監甘煥騰先生、文匯報副社長韓力女士等均出席支持活動。 「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於2006年開始舉辦,競賽的規模、認受性亦不斷擴大。過去兩屆比賽先後吸引超過200間中學和數百名市民積極參與。競賽令 學生走出課堂,在增長知識之餘,更能進一步認識國家的發展,放眼世界。透過處境分析和模擬角色的比賽,亦可鍛煉學生處理危機與獨立思考的能力。 會上,呂新華特派員回顧了過去兩屆外交知識競賽所取得的成績,並感謝各主辦及協辦機構為競賽所作的貢獻。孫明揚局長表示教育局將積極投入舉辦包括第 三屆外交知識競賽的國民教育活動,讓香港學生更加了解國情。「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先生認為競賽可以培育香港年輕一代對國際事務的興趣及知識,亦能 加深對國家外交政策的認識,有助豐富他們的知識,將來對香港及國家作出貢獻。 比賽日期(暫定)初賽       2009年3月7日準決賽   2009年4月19日總決賽   2009年6月27日 有關比賽詳情將稍後公佈。 (左至右) 陳祖澤先生、孫明揚先生、呂新華特派員、陳啟宗先生及楊子剛副特派員 呂新華特派員歡迎各位嘉賓出席啟動儀式 孫明揚局長表示外交知識競賽已成為香港重要的校制國民教育活動之一 陳啟宗先生表示「基金」會繼續積極參與及支持這項比賽 呂新華特派員及「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對能再次合辦第三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均表高興 (左至右) 容寶樹先生、鄧淑德女士、楊子剛副特派員、孫明揚局長、呂新華特派員、陳啟宗先生、詹永新副特派員、黃鴻超常任秘書長及宋榮華先生 主辦單位、協辦單位及贊助單位代表合照
2008.12.16

第二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 – 獲勝隊伍訪京團

第二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競賽」)獲勝隊伍於8月13-16日訪問北京。作為「競賽」主辦方之一,「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基金」)行政總 裁 鄧淑德女士也加入訪京團。在逗留北京期間,訪京團參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並受到外交部多位官員的接見,其中包括:外交部長長 楊潔篪先生、外交部發言人 秦剛先生、外交部港澳臺司參贊 宋如安先生、外交部港澳臺司副司長 黃松甫先生。楊潔篪外長表揚了獲勝隊伍在「競賽」中的出色表現並祝賀他們取得傑出成績。此外,訪京團也被安排觀看奧運會比賽,包括:沙灘排球和曲棍球。 訪京團於北京逗留期間被安排住宿在外交學院。外交學院黨委副書記 衡孝軍教授向訪京團成員介紹了外交學院的歷史及該院開設之課程。在回答成員就入讀該校需具備之條件時,衡教授表示,港澳學生可以通過參加為他們所設的考試 報讀該校且目前該校已有來自香港的學生,今年該校也開始招收澳門學生。 訪京團成員非常感謝外交部與外交學院的熱情款待。成員也被北京的奧運氛圍所深深吸引。 交流團到訪外交部,與港澳台司副司長黃松甫(右五)、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右六)、外交部部長楊潔篪(右七)、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容寶樹(右八)、港澳台司司長鄧中華(右九)及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發言人宋榮華(右十)等合照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向楊部長致送錦旗 觀看奧運沙灘排球賽 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特派員呂新華親往接機
2008.08.13 - 2008.08.16

第二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 – 總決賽

於 6月28日, “第二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總決賽假香港兆基創意書院順利進行。上屆冠軍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以881分的絕對優勢再次奪冠,張祝珊英文中學、保良局董玉 娣中學分獲亞軍、季軍。浸信會呂明才中學和英華書院分別名列第四、第五。(其他十隊入圍學校見下*)。本屆比賽由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香港 特區政府教育局以及「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聯合主辦;中國外交學院、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明報》、中央電視台、香港有線新聞、《文匯報》、新華網以及中新 社協辦;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和香港聯合出版集團提供贊助。 決賽於當日下午3時至5時進行,設有必答題、情景模擬題和搶答題三個環節,內容涵蓋中國近現代外交史、國際關係史、國際國內時事、北京2008年奧運會、涉港外交及外交禮儀,全面考驗參賽學生的知識面與臨場應變能力。 外 交部駐香港特區特派員呂新華、中央人民政府駐港聯絡辦公室副主任李剛、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孫明揚、香港明天更好基金信託人邱達昌擔任主禮嘉賓,爲獲獎 隊伍頒發獎杯與獎品。呂新華特派員致辭,祝賀第二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圓滿成功,對參賽選手的精彩表現予以肯定和讚賞,鼓勵香港中學生要繼續關心國家大事 及祖國外交,並爲香港和國家的繁榮、富強,努力讀書和好好裝備自己。 外交部駐香港特區副特派員詹永新、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徐堅、外交學院常務副院長秦亞青、香港立法會議員梁劉柔芬、香港公開大學校長梁智仁擔任比賽評 判。中央電視台著名節目主持人王小丫與香港有線電視主持人呂榮淳共同主持比賽。來自多家香港中學的學生、香港大學國事學會成員、《明報》小記者等300餘 名觀衆興致勃勃地觀看了比賽。新華網、人民網對比賽進行了全程網絡直播,香港有線電視亦於29日晚上在直播新聞台播放比賽實況。比賽詳情可瀏覽大會網頁 marketing.mingpao.com/foreign_affairs/index.cfm。 “第二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於3月正式展開,分爲初賽、準決賽、總決賽三個階段,共有121所香港中學參加。今屆比賽還新增公開賽環節,香港社會各界6000餘人參與了比賽,其中61人獲優異獎。 *其他十隊入圍學校: 陳瑞祺(喇沙)書院 聖言中學    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紀念中學 順德聯誼總會李兆基中學    十八鄉鄉事委員會公益社中學 喇沙書院    中華基督教會銘基書院 聖公會林裘謀中學    馬鞍山聖若瑟中學 天主教伍華中學  基金信託人丹斯里 拿督邱達昌(右三)頒發獎項予其中的獲勝隊伍 「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左六)與副特派員楊子剛先生(左七)向嘉賓致送紀念品 嘉賓與獲勝隊伍合照
2008.06.28

第二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 – 準決賽

2008年4月26日,由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與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聯合主辦的“第二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準決賽,在香港 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成功舉行。從120隊參賽學校中,選拔出15所香港中學的代表隊參加了今次比賽。經過3場緊張激烈的競爭,共5隊參賽學校: 保良局董玉娣中學、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英華書院、浸信會呂明才中學和張祝珊英文中學成功晉級,將會參與於6月28日舉行的總決賽。在三場準決賽中,保良 局董玉娣中學得分最高,總分為801。 比賽於上午10時開始,設必答、搶答和情景模擬題三個環節。必答題和搶答題是考查參賽者對近現代中 國外交史、國際國內時事、北京2008年奧運會、涉港外交、國際關係史、外交禮儀等相關領域基本知識的掌握程度;情景模擬題要求參賽選手在3分鐘內,在設 定的情景下以簡練的語言闡述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在此環節中,各評判從內容、表達、儀表等三個方面綜合給參賽者評分,並會觀察他們對知識的靈活運用和現場表 達能力,故此環節頗具趣味性和挑戰性。今年的情景模擬題部分,時事內容的比重有所增加,其中有三題與奧運有關,分別是:香港主辦奧運會全會的優勢、殘疾人 火炬手用身體保護奧運火炬和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 外交部駐港公署副特派員楊子剛、公署發言人宋榮華、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以及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總課程發展主任黎耀強等出席比賽並擔任評審。 英華書院、十八鄉鄉事委員會公益社中學、聖公會林裘謀中學、馬鞍山聖若瑟中學和張祝珊英文中學的參賽學生與評判合照。 保良局董玉娣中學、陳瑞祺(喇沙)書院、聖言中學、順德聯誼總會李兆基中學和中華基督教會銘基書院的參賽學生與評判合照。 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紀念中學、浸信會呂明才中學、喇沙書院和天主教伍華中學的參賽學生與評判合照。
2008.04.26

第二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 – 簡介會

「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即將於2008年3月至6月間聯合舉辦【第二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主辦機構代表「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發言人宋榮華先生、「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容寶樹先生及「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共同主持發佈會,分別就競賽規則、出題範圍、獎勵內容等回答了學校代表和記者的提問。50餘所學校的120多名師生代表到場聽取介紹,並踴躍查詢關於競賽的各項細節安排。   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發言人宋榮華先生表示:舉辦【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的目的是希望以輕鬆的手法,提高青年學生對外交知識的認識,在增長知識之餘,更能進一步認識國家的發展,放眼世界。外交部和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以及特區政府教育局和「香港明天更好基金」非常重視這項活動。外交部駐港公署呂新華特派員親任競賽領導委員會主任,楊子剛副特派員擔任競賽籌委會主任。   他介紹說,去年舉行的第一屆競賽得到香港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和大力支持,青年學生參加踴躍,共有130多所中學,近5萬名學生參與了不同階段的競賽。今年的競賽具有三大特點:一是更多方協作。協作單位新增了新華網、中新社、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及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等。贊助單位則有明報、有線電視及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二是更廣泛的公眾參與。三是參訪內容更精彩。去年得獎學生訪京時曾得到外交部楊潔篪部長親自接見。今年得獎學生除獲邀參加北京考察團,與外交部高級官員會面,參觀北京名勝,還將有機會親赴北京2008奧運賽場觀看比賽。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容寶樹先生補充說:「這項競賽可以說是國情教育一個新嘗試。特別是處境分析和模擬角色的比賽,不但有助學生瞭解國情,亦可鍛煉他們處理危機與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是十分有意義的。」容先生續指至今已有80多所中學報名參加,相信在3月13日的截止日期前,將會有更多學校報名。   在談及籌辦活動的背景時,「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 士表示:「在全球化的發展下,國與國之間的外交更為重要。競賽令學生走出課堂,認識世界;透過處境分析,親身體驗何謂外交。「基金」一直參與及鼓勵多方的 交流;拉近香港與外國的距離,促進相互瞭解及合作。故此,「基金」榮幸有機會與其他兩個單位合辦這個有意義的活動,並希望藉此培養我們的年青一代,讓他們 繼承前人努力的成果,為香港、為國家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相關網址: 「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quiz.fmcoprc.gov.hk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統籌局」:www.edb.gov.hk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www.betterhongkong.org   明報外交知識競賽網:www.mingpao.com/ForeignAffairs.htm 主辦單位代表在簡介會上介紹競賽詳情:(左起)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外交部駐港公署發言人宋榮華先生;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容寶樹先生及總課程發展主任黎耀強先生 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介紹競賽得獎者獎品 超過100名學生及老師出席了簡介會
2008.01.25

第一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

08–11.07.2007 – 獲勝隊伍北京訪問團 16. 06. 2007 – 總決賽 14. 4. 2007 – 準決賽 4. 4. 2007 – 準決賽簡介會 24. 03. 2007 – 初賽 「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香港明天更好基金」、「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統籌局」聯合主辦「第一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藉以提升香港學生對國家外交知識的興趣;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以達至長遠推展國情教育的目的;並慶祝香港回歸十周年。 整個競賽將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部份已於2007年1月1日至2月14日期間在校內舉行,有超過70所中學,近50,000學生參加。第二部份為校際比賽;比賽包括初賽、準決賽和總決賽。整項競賽勝出的最後五強可獲安排到北京考察,有機會會見外交部領導人、參觀釣魚台國賓館及其他北京名勝。競賽從初賽到總決賽歷時6個月,共有117所中學、400多名學生參加。 這項競賽是本港首次舉辦的同類型活動,並被特區政府挑選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的重點活動之一。 08–11. 07. 2007  獲勝隊伍北京訪問團 「第一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已於2007年6月16日完滿結束。獲勝的五隊學校的師生,已於2007年7月8至11日完成了競賽的最後部分-北京訪問團,「基金」傳訊事務經理麥美娟亦有隨團出發。 出發當日,呂新華特派員特別到機場送行,並表示外交部及特派員公署非常重視訪京團的活動,希望學生們利用這次難得的機會更多地瞭解國家的發展,增長見識。訪京團師生對呂特派員親自送行感到驚喜,紛紛表示一定會珍惜機會,認真學習。 此次訪京日程緊湊,內容豐富。訪京團除了旁聽外交部記者會,與資深外交官座談,參觀奧運場館,遊覽長城、故宮等名勝古跡外,最重要是獲得外交部長楊潔篪親自接見。 楊潔篪部長在接見學生時說,在香港回歸祖國10週年之際,舉辦「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很有意義。同學們關注國際形勢的發展,關心國家的外交事業,令人高興。相信通過此次活動,同學們一定能夠開闊視野,增長知識,更加關心和支持祖國的外交事業。楊部長最後還勉勵大家說,同學們是香港的未來,是祖國的未來,也是美好世界的未來。希望大家努力學習、愛國愛港,成為建設香港、建設祖國的有用之材、棟樑之材。最後,楊部長更特別與5校師生分別合影留念。 外交部部長助理何亞非也會見了訪京團成員並贈送紀念品。何亞非部助希望同學們珍惜機會,努力學習各種知識和本領,學習為人做事的道理,立志為香港和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基金」代表麥美娟致辭感謝外交部的熱情接待,表示今後會加強與駐港公署的合作,組織更多有意義的活動,幫助香港學生增進對祖國的了解,支持祖國的外交。 「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得到外交部港澳臺司官員極高評價,港澳臺司高佔生司長更設宴款待師生們,顯見外交部對訪京團的重視。 此外,同學們亦旁聽了外交部新聞發佈會。會後,發言人秦剛更主動走到台下與訪京團同學親切交談。同學都爭取機會向秦剛討教如何可以當一個成功的發言人。秦剛告訴大家,要當好外交部發言人,首先要立場堅定,要熱愛自己的祖國,熱愛自己從事的事業。 2008北京奧運是一件大事,訪京團亦趁機拜會了「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接見學生的正是前世界羽毛球冠軍李玲蔚,她現為國際部副部長,負責宣傳北京奧運。  座談中,李玲蔚向訪京團介紹了奧運歷史和北京奧運籌備工作。訪京團當日還參觀了奧運場館建設展示中心和部分奧運場館建設工地,親眼看到了正在建設中的主會場-鳥巢(國家體育場)、水立方(國家游泳館)。 另一個令同學難忘的行程一定要數參觀釣魚台國賓館。館方特別安排同學們參觀芳菲苑和供外國來訪國家元首下榻的18號樓,並瀏覽了釣魚臺內許多珍貴的文物。訪京團的其他行程還包括:參觀故宮內由「中國文物保護基金」贊助復建的「建福宮花園」、北京市郊的盧溝橋紀念館、天安門升國旗儀式、香港特區政府駐京辦,並遊覽了「天下第一關」居庸關長城、后海胡同。 16.06.2007  總決賽 「第一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總決賽在2007年6月16日假沙田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行。5支代表隊經過激烈爭奪,最終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德信中學和聖言中學分獲冠、亞、季軍,保良局董玉娣中學、喇沙書院獲優異獎。 5支學校代表隊要在必答、情景模擬和搶答三個環節的比賽中展示他們的外交知識掌握程度和演繹能力。在情景類比環節,各參賽學生扮成中國外交官做3分鐘發言,分別闡述關於中國的和平發展、中國參與解決國際熱點問題、香港參與中國多邊外交的立場,探討港人在海外的領事保護以及突發事件的新聞應對等問題。同學們靈活運用外交知識技巧,引經據典,引來觀眾連連掌聲和評委贊許。在最後的搶答題環節,各隊競爭更加激烈。 主持人宣佈比賽結果後,主禮嘉賓「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許仕仁、「中央駐港聯絡辦公室」副主任李剛、「外交部駐香港公署」特派員呂新華、「特區政府教育統籌局」常任秘書長黃鴻超、「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為決賽獲獎代表隊和參加准決賽的其他代表隊頒發獎盃、獎牌和紀念品,並合影留念。所有參加決賽的五支代表隊的同學將獲邀訪問北京,參觀外交部、釣魚臺國賓館,並遊覽北京名勝,包括奧運場地等。 呂新華特派員在致辭中對獲獎同學、老師和學校表示衷心祝賀,對特區新一代表現出的競爭意識和蓬勃朝氣表示肯定,同時對「香港明天更好基金會」、「特區政府教統局」和各協辦單位對比賽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呂特派員並鼓勵參賽同學,作為值得託付香港前途的年輕一代,既要腳踏實地,努力學習,為香港、為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博士致辭時表示,廣大師生踴躍參與、比賽過程跌宕起伏,再次印證青年學生對祖國外交事業的濃厚興趣和民族自豪感。他同時勉勵學生要學好兩文三語,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學生對語文的掌握絕對有助於他們希望比賽繼續辦下去,取得更大的成功。 本次「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由「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及「特區政府教育統籌局」共同主辦,為培養香港青少年對祖國外交事業的認識和民族自豪感,並共同迎接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外交部駐港公署副特派員」解曉岩先生、「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特區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女士、「中國外交學院副院長」秦亞青先生、「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阮宗澤先生、「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常務副院長」郭少棠教授擔任比賽的評判。 14.4.2007  準決賽 「第一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準決賽在4月14日於香港文化博物館成功舉行。來自香港20所中學的學生代表隊參加了比賽。經過一天緊張激烈的比拼,喇沙書院、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保良局董玉娣中學、聖言中學、德信中學得以晉級總決賽。 比賽於上午10時開始。根據競賽規則,20支學校隊分成4組進行比賽。比賽包括必答、搶答和情景模擬三個環節。必答和搶答是考察參賽者對外交知識了解的準確程度,情景模擬則主要考察參賽者對外交知識的靈活運用,要求參賽選手在短短3分鐘內在模擬的外交情景下以簡練的語言表達出自己的見解,具有很強的挑戰性。 此次準決賽的評委由「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公署明俊富副特派員、涂文濤主任,及香港公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蘇維初教授擔任。 4.4.2007  準決賽簡介會 「第一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初賽已於2007年3月24日舉行。當日賽事得分最高的首20隊晉級4月14日舉行的準決賽。主辦單位於2007年4月4日假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進行準決賽簡介會及抽籤儀式,「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當日主持抽籤,決定各參賽隊伍的發言次序及組別。 24.03.2007  初賽 競賽初賽已於2007年3月24日假香港浸會大學林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賽事以筆試進行,並以學校為單位,得分最高的首20隊勝出。考試分初中組和高中組進行,試題內容包括當代中國外交、外交常識、香港對外交往史等。來自全港117所中學的400多名學生參加了考試。 在初賽中勝出的20隊將會進入4月14日舉行的準決賽,在準決賽勝出的五強可進入6月16日的總決賽,並可獲安排到北京考察。勝出的20隊包括: 1. 浸信會呂明才中學 2. 保良局董玉娣中學 3. 英華書院 4. 中華基督教會銘基書院 5. 陳瑞祺(喇沙)書院 6. 聖母無玷聖心書院 7. 喇沙書院 8. 聖公會林裘謀中學 9. 仁濟醫院王華湘中學 10. 聖公會曾肇添中學 11. 聖傑靈女士中學 12. 德信中學 13. 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 14. 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 15. 聖言中學 16.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17. 香港中國婦女會中學 18. 沙田培英中學 19. 五旬節聖潔會永光書院 20. 聖公會呂明才中學 有關比賽各階段的部分試題及更多比賽詳情,請瀏覽http://quiz.fmcoprc.gov.hk。 呂新華特派員特別在訪問團出發當天, 大清早到機場送機 同學們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前留影 同學們參觀盧溝橋 「基金」傳訊事務經理麥美娟小姐(右三)與呂新華特派員(右四)等合照 同學們參觀奧運場館建設 奧運場館模型 同學們在奧組委購買了大量奧運紀念品, 人人滿載而歸 天下第一關 – – 居庸關 於居庸關大合照 同學們觀看了莊嚴的升旗儀式 同學們有機會參觀了故宮內不對外開放由「中國文物保護基金」贊助復建的「建福宮花園」 外交部發言人秦剛主動走到台下與訪京團同學親切交談 秦剛先生於發言人講台前與同學們來張大合照 於特區政府駐京辦大合照 外交部港澳台事務司高占生司長各同學們介紹港澳台事務司的工作 外交部何亞非部長助理勉勵同學們珍惜機會,努力學習各種知識和本領, 立志為香港和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 外交部楊潔篪部長親自接見訪京同學, 並勉勵他們要同學們努力學習、愛國愛港,成為建設香港、建設祖國的棟樑之材。 於釣魚台國賓館總統樓前大合照 學生的精彩表演嬴得台下嘉賓及觀眾熱烈的掌聲 優異隊伍: 喇沙書院 優異隊伍: 保良局董玉娣中學 亞軍: 德信中學 季軍: 聖言中學 各隊參賽隊伍, 前排中為冠軍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 「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博士在頒獎禮上致詞 前政務司許仕仁司長頒獎給比賽冠軍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 呂新華特派員致送紀念品予主禮嘉賓前政務司許仕仁司長 呂新華特派員致送紀念品予主禮嘉賓中聯辦副主任李剛先生 「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博士致送紀念品予評判「外交部駐港公署副特派員」解曉岩先生 「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博士致送紀念品予評判「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特區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女士 「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博士致送紀念品予評判「中國外交學院副院長」秦亞青先生 「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博士致送紀念品予評判「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阮宗澤先生 「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博士致送紀念品予評判「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常務副院長」郭少棠教授 頒獎禮後全體嘉賓、工作人員及參賽同學來張大合照 主禮嘉賓、評判及參賽學生與「基金」成員合照: (中排左起) 梁偉峰先生、伍穎梅女士、胡珠先生及鍾志平博士 「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右一)擔任競賽評判,並細心留意參賽學生表演 「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右一)擔任競賽評判,並細心留意參賽學生表演 「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後排左五)與參賽學生及主持人、評判等合照 台上戰況激烈,台下觀戰者同樣緊張 入圍學校之一:聖言中學 入圍學校之一:德信中學 入圍學校之一: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 入圍學校之一:保良局董玉娣書院 入圍學校之一:喇沙書院 「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左三)主持抽籤儀式 鄧淑德女士展示為學生抽出的發言次序 學生考試情況 解曉岩特派員(右二)與學生交談,瞭解他們的試前準備。
2007.01.01 - 2007.07.11

第一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 – 記者會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與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及香港特區政府教育統籌局聯合主辦「第一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競賽的參加者是香港的中學生,目標是要增加學生對國家的歸屬感,並提高學生對外交事務的知識。三個主辦單位於2006年11月30日舉行記者會,正式向外公佈競賽的詳情。   由於競賽極具教育意義,又是在港首次舉辦,故已被特區政府挑選為慶祝香港回歸十周年的主要項目。此活動的協辦單位包括:中國外交學院、明報、有線新聞、中央電視台及文匯報。   競賽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校內比賽,在2007年1至2月間舉行。競賽第二部分為校際賽,首回合比賽在2007年3月24日舉行;而準決賽及總決賽則將於2007年4月14日及6月16日進行。進入總決賽隊伍的學校均獲贈獎杯及書券;參賽學生均獲邀參加北京訪問團,與外交官交流,及參觀外交部、釣魚臺國賓館及北京名勝等。   有關競賽的詳情,請瀏覽公署及明報的網頁: http://quiz.fmcoprc.gov.hk http://marketing.mingpao.com/foreign_affairs/ 競賽委員會成員:(左起)教統局局長李國章教授, 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呂新華先生,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主席陳啟宗博士 競賽委員會成員與工作委員會委員等合照: (左起)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傳訊事務經理麥美娟小姐,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小姐, 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發言人宋榮華先生, 教統局局長李國章教授, 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呂新華先生,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主席陳啟宗博士, 教統局常任秘書長黃鴻超先生; 教統局首席教育主任容寶樹先生, 外交部駐港副特派員明俊富先生 記者會上, 主辦機構代表展示活動海報: (左起) 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發言人宋榮華先生,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小姐, 教統局首席教育主任容寶樹先生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女士在競賽新聞發佈會上發言
2006.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