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活动

2006 - 2010

第四届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 – 参访团

7月21日至27日,第四届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访问团赴江苏省南京市、宜兴市、苏州市以及上海访问。访问团一行近60人,由外交部驻港副特派员杨子刚先生带队,成员包括获得竞赛优胜的5支队伍、获得“我与祖国外交”征文比赛一等奖的同学、「香港明天更好基金」传讯事务经理周伊萍女士和香港教育局等合办方代表。亚洲电视、香港明报、文汇报派记者随团采访,香港赛马会赞助此次参访活动。 在江苏期间,访问团受到了江苏省政协副主席陈宝田的亲切会见,参访了南京中山陵、静海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与南京师范大学附中的师生进行了交流,游览了南京夫子庙、宜兴善卷洞风景区、吴江同里古镇,考察了苏州工业园区。 在上海期间,访问团听取了上海世博会中国政府总代表华君铎大使对世博外交的介绍,参观了上海世博会、上海市城市规划展示馆,游览了城隍庙、豫园等。 于7月26日,参观上海世博会这一天终于来了。同学们跳上园区大巴车,开始了整整一天的欢喜世博游!我们最先去看的是香港馆,馆内的负责人早早就在门口迎 接同学们的到来。离开香港馆,接下来的一站就是万众期待的中国馆。乘坐一段长长的扶梯后,同学们首先来到一个巨大的环幕影院,观看一段展示中国城市发展智慧的短片,而放大了数百倍的《清明上河图》中汴京的繁华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午饭过后,同学们首先来到了英国馆,对鼎鼎有名的“蒲公英”馆充满了期待。走出 英国馆,同学们的兴奋劲还没过,又要迎来新的欣喜之旅 – 沙地阿拉伯馆。馆内有世界上最大的IMAX3D影院,大家排成一列站在长长的传送带上,经历了一段奇妙的旅程。离开沙特馆之后,我们来到了最后一个集体参 观的馆—主题馆,围绕本届世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讲述其精髓和要义。 虽然只有短短7天,但紧凑的排程、丰富的参访项目和愉快的团队氛围,给团员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记忆。 吕新华特派员为访问团送行并预祝成功 江苏省政协副主席陈宝田欢迎访问团 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同学交流 参观上海市城市规划展示馆 与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合照 参观香港馆
2010.07.21 - 2010.07.27

第四届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圆满举行

由「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公署)及教育局共同主办的「第四届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总决赛已于2010年7月9日假香港亚洲电视台成功举行。经过激烈角逐,英华书院脱颖而出,以总分387分的成绩夺得冠军,中华传道会安柱中学和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纪念中学分别夺得亚军、季军。 保良局董玉娣中学和浸信会吕明才中学夺得优异奖。本年度的优胜者队伍将赴上海,亲身感受上海世博会的盛况。 本届总决赛设有抢答题和情景模拟题两个环节。此次情景模拟题首次采用围绕同一个主题进行阐述的方式,要求各队分别作为某一国家的政府代表,就角逐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这一问题阐述各自立场,并引入各队相互提问环节,增加了比赛难度和观赏性。同学们在比赛中发挥出高水准,他们对论题的准确把握、镇定 自若的风度和出色的临场应变能力,赢得了场下阵阵热烈掌声。 「基金」执行委员会主席陈启宗先生、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吕新华先生、香港特区政务司司长唐英年先生、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副主任黄兰发先生、教育局副秘书长黄邱慧清女士、香港赛马会主席陈祖泽先生及外交部港澳台司参赞王西安先生为主礼嘉宾。此外,「基金」信托人梁伟峰先生、「基金」理事钟志平博士、胡珠先生、伍颖梅女士、虞茱迪女士及叶毓强先生亦特别抽空出席支持活动。 本届评判团阵容鼎盛,由外交部驻港副特派员詹永新先生任主席,成员包括香港立法会主席曾钰成议员、中国外交学院副院长郑启荣先生、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郭宪纲先生和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何亮亮先生。詹副特派员作为评判团主席,从外交专业角度为各队在情景模拟题环节的表现进行了精彩点评。竞赛结束后,「基金」设庆功宴以感各主办、协办及赞助单位代表的贡献。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新社、上海卫视、香港亚洲电视、凤凰卫视、有线电视、无线电视、明报、文汇报等20余家媒体到现场采访报导。新华网和人 民网对比赛进行了网路图文直播。而亚洲电视将于7月10日及18日分别于本港台及高清台播放总决赛,稍后亦于其美洲台播出。 「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已成功举办了四届,每届的规模和影响都在扩大,每届都有创新和进步。今年,首次增设小学组比赛,以及初赛实行网上答题。本届中学组 共有206支队伍参赛,小学组也吸引了38所学校1200多名小朋友。公众组比赛参加者超过7000人,获奖者86人。本届「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历时3 个月,分为中学组、小学组和公众组三个组别。中学组又设初赛、准决赛和总决赛三个回合。 7月9日上午入围准决赛的16支队伍经过激烈比赛,选出了5支队伍 晋级下午举行的总决赛。 未能进入总决赛的11支队伍将安排到珠三角进行交流活动,名单如下: – 陈瑞祺(喇沙)书院 – 观塘玛利诺书院 – 新界乡议局元朗区中学 – 圣公会陈融中学 – 圣马可中学 – 沙田培英中学 – 英华女学校 – 顺德联谊总会李兆基中学 – 廖宝珊纪念书院 – 中华基督教会全完中学 – 沙田官立中学 总决赛现场 主办、协办及赞助单位嘉宾代表 「基金」执行委员会主席陈启宗先生颁发最佳发信人奖予英华书院的同学 比赛后大合照
2010.07.09

第三届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 – 颁奖礼

9月25日,第三届「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颁奖仪式在特派员公署举行。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吕新华、教育局孙明扬局长、「基金」信托人查懋成先生出席仪式,并 致辞及颁发奖项。明报、有线电视、文汇报、中央电视台、联合出版集团、香港赛马会、迪士尼乐园等竞赛协办、支援、赞助单位负责人,以及在本届竞赛中取得佳绩的20所参赛学校代表近百人出席了颁奖仪式。 「基金」理事钟志平博士、胡珠先生、伍颖梅女士、于善基先生及蔡少洲先生、行政总裁邓淑德女士亦出席了是次 活动以示支持。 颁奖仪式上,5位来自入围总决赛学校的同学与来宾们分享了他们的参赛经历和感受。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参加外交知识竞赛,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经历、增加了对祖国及其外交的了解和认识。他们表示会继续努力学习,为香港和中国的未来贡献力量。 在颁奖仪式后,庆功晚宴随即在特派员公署举行。各主办、协办、赞助单位代表及工作人员以一顿丰富的晚宴,总结过去十多个月的辛勤工作。 竞赛里程 12月16日        启动仪式 2月14日          竞赛简介及记者会 3月28日          初赛 4月21日          准决赛简介会及分组抽签仪式 5月9日          准决赛 6月5日            培训日 6月19日          公开组别颁奖典礼 8月10 – 16日  最后五强优胜队伍北京、天津交流 9月25日          颁奖礼 有关竞赛详情,请浏览以下网页: 「基金」        : www.betterhongkong.org 特派员公署    : quiz.fmcoprc.gov. hk/chn/ 明报                : marketing.mingpao.com/foreign_affairs/index.cfm 嘉宾与得奖队伍合照 「基金」信托人查懋成先生恭贺竞赛成功举行 于庆功晚宴上:(左至右)邓淑德女士、钟志平博士、陈维安先生(教育局副局长)、于善基先生、吕新华特派员、查懋成先生及伍颖梅女士
2009.09.25

第三届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 – 北京、天津参访团

于8月10日,第三届「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5队优胜队伍共一行45人出发前往天津开始京、津的访问之旅。于天津期间,访问团走访了滨海新区,了解了天津 的新城市发展规划,并参观了天津博物馆等。访问团于8月12日抵达北京,而「基金」行政总裁邓淑德女士亦特别抽空参与北京行程以示对活动的支持。在访京的 四天里,访问团参访了外交学院、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等,还游览了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和长城、故宫等名胜。访问团能获外交部何亚非副部长的亲切接见,实 是这次旅程的重头戏。在参观外交部期间,同学们亦有幸能与港澳台司、政策规划司、新闻司的多名领导进行交流。于8月16日,访问团返抵香港,更喜获特派员 公署吕新华特派员亲临机场祝贺访问团成功完成访问之旅。是次访问团让师生们对国家外交、国情,以及京津两地的发展现状、历史、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了更全面、 深入的认识。 注:鉴于H1N1流感疫情的流行及考虑到参赛师生和嘉宾的健康问题,大会最终决定提前结束本届比赛,总决赛将不再举行。 5所晋身总决赛的学校均被视为竞赛的优胜队伍,而有关访问珠三角的活动会以派发书卷作取代。 于北京及天津访问团进行期间参观鸟巢 参观外交学院 同学们对能于外交部与何亚非副部长(左七)见面均感兴奋
2009.08.10 - 2009.08.16

第三届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 – 准决赛

由中国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联合主办的「第三届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准决赛于2009年5月9日在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礼堂成功举行。在135所中学参加的初赛笔试中得分最高的20所学校代表队参赛。 根据竞赛安排,准决赛分四场赛事进行,设有必答题、情景模拟题和抢答题三个环节,内容涵盖广泛,既有新中国外交史、涉港外交、外交礼仪等外交专业知识,也包括国内、国际最近发生的重大事件,题目设计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挑战性,全面考验参赛学生的知识面与临场应变能力。 参赛各队均为比赛做了精心、认真的准备。在必答环节,冷静听题,从容应答,显示了扎实的外交知识功底。在情景模拟题环节,在有限的3分钟时间内,学 生们或慷慨陈词,或理性分析,风采不输外交官。而在抢答环节,更是高潮迭起,分秒必争,比分屡次出现胶着,十分紧张、激烈。最后,经过激烈角逐,*中华传道会安柱中学、沙田培英中学、皇仁书院、浸信会吕明才中学及观塘玛利诺书院五所学校脱颖而出,晋级总决赛。 (*排名不分先后) 外交部驻港副特派员杨子刚先生、公署发言人宋荣华先生、香港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容宝树先生、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行政总裁邓淑德女士担任准决赛评判。 根据竞赛安排,进入总决赛的队伍将到外交部驻港公署接受为期1天的外交知识培训,赛后获邀赴京、津访问,与外交官交流,参观外交部、北京名胜,考察京津的发展情况。未能入围总决赛的15队也将获安排赴泛珠三角学习、交流。总决赛将于7月3日在香港浸会大学大学会堂举行。 相关网址: 「中国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 quiz.fmcoprc.gov.hk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 www.edb.gov.hk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 www.betterhongkong.org 明报外交知识竞赛网: www.mingpao.com/ForeignAffairs.htm 秘书处-国民教育中心: www.hknec.org/main.php 「第三届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准决赛假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举行 参赛同学投入于情景模拟题的比赛中 参赛学生于比赛后与评判合照
2009.05.09

第三届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 – 简介会

「中国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香港明天更好基金」于2009年2月14日假教育局九龙塘教育服务中心联合举行简介及记者会,正式公布即将举行之「第三届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的安排及详情。主办机构代表「中国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发言人宋荣华先生、「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容宝树先生及「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行政总裁邓淑德女士共同主持发布会。 中国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发言人宋荣华先生表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这60年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巨大变化,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大为提升,外 交成就辉煌。为了庆祝建国60周年,「第三届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将突出新中国外交成就这一主题,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更多的香港同胞特别是青少年对祖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特区政府教育局和「香港明天更好基金」三个主办方对本届竞赛高度重视,早于年初就启动了相关筹备工作,成立了竞赛领导委员会和竞赛筹备委员会。吕新华特派员亲任竞赛领导委员会主任,杨子刚副特派员担任竞赛筹委会主任。 他介绍说,竞赛已成功举办两届,得到香港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大力支持,青年学生参加踊跃,共有200多所中学及不少公众参与了不同阶段的竞赛。两届得奖学生访京时均曾得到外交部杨洁篪部长亲自接见,去年的优胜者还观看了奥运比赛。今年的竞赛具有六大特色:一是更长远规划。主办机构正争取将竞赛列入特区政府“薪火相传”国情教育计画,为竞赛长期、良性发展奠定稳固基础。 二是更完善机制。成立秘书处,更好为参赛者服务。 三是更多方协作。除继续得到新华网、外交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央电视台、香港有线电视台、明报、文汇报及联合出版集团等机构的大力支持外,本届还新增香港赛马会、香港迪士尼乐园为赞助单位,办赛力量更加壮大。 四是更合理赛制。综合各方意见,合理微调比赛规则,更好体现参赛队伍整体水准。 五是更丰富奖励。每名参赛学生可获由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吕新华签发的纪念证书,入围准决赛的队伍由15队增至20队,获邀参观迪士尼乐园,总决赛增加三个环节单项奖,参赛学生、教师、校长获邀赴京、津学习、交流,令活动更具吸引力。 六是更精彩盛况。总决赛将首次进行电视直播。广东、深圳、澳门电视台首次参与报导。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容宝树先生补充说:「这项竞赛可以说是国情教育一个新尝试。特别是处境分析和模拟角色的比赛,不但有助学生了解国情,亦可锻炼他们处理危机与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十分有意义的。」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行政总裁邓淑德女士表示:「在全球化的发展下,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更为重要。竞赛令学生走出课堂,放眼世界;透过参与竞赛,亲身体验何谓外交,进一步了解国家的发展。「基金」一直参与及鼓励多方的交流,加强香港、内地和国际社会之间的沟通及了解。因此,「基金」很高兴能再次与其他 两个单位合办竞赛,培育香港年轻一代对国际事务的兴趣及知识,为香港、为国家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 有关活动详情,请与下列人士联络:第三届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秘书处(国民教育中心)黄慧诗小姐/叶劲云先生,电话:2638 7783「中国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何彦小姐,电话:2106 6157「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周伊萍小姐,电话:2865 3529。 相关网址: 「中国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quiz.fmcoprc.gov.hk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www.edb.gov.hk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www.betterhongkong.org明报外交知识竞赛网:www.mingpao.com/ForeignAffairs.htm秘书处- 国民教育中心: www.hknec.org/main.php 竞赛详情 竞赛安排:形式:校际比赛,学校组队参加,每队由5名(最少2名初中生)学生组成方法:– 初赛会以书面答卷筛选出20队,参加准决赛– 准决赛会以问答、抢答及分析模拟题三种方式进行,得分最高5队得以进入总决赛– 总决赛同样以问答、抢答及分析模拟题三种方式进行,一次过决胜负,选出冠、亚、季军,及两名优异奖。 日期:2009年3月至6月截止报名日期:2009年3月6日 奖品: 初赛参加者: – 参加的学生将获邀参观「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公署)– 每名参赛学生均获颁由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吕新华签发的纪念证书 准决赛参加者: – 每间参赛学校将获赠奖座及书籍– 每名参加学生将获颁奖牌及参观香港迪士尼乐园– 十五间未能进入总决赛的队伍,将获邀赴泛珠三角进行交流学习 总决赛最后五强: – 进入总决赛的学生将获安排于赛前到「公署」接受中国外交知识培训一天– 每间参赛学校将获赠书籍及奖杯– 每名参加学生将获颁奖牌– 增设三个奖项: 最佳抢答、最佳准备及最佳发言人– 参赛学生及带队老师、校长更会获邀赴京、津学习交流 外交知识专栏:为增加学生及普罗大众对外交的兴趣和了解,明报及文汇报亦会设“专栏”,刊登古今中外的外交事件、人物等,素材由「公署」及中国外交学院提供专家意见。 主办单位代表在简介会上介绍竞赛详情:(右至左)基金行政总裁邓淑德女士、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宋荣华先生、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容宝树先生 超过40间中学派代表出席简介会 基金行政总裁邓淑德女士介绍本届竞赛的奖励方式及奖项
2009.02.14

第三届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

「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由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特区政府教育局及「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联合主办。而第三届「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的启 动仪式,已于2008年12月16日于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举行。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吕新华先生、特区政府教育局局长孙明扬先生及常任秘书长黄 鸿超先生、「香港明天更好基金」执行委员会主席陈启宗先生及行政总裁邓淑德女士主持了启动仪式。支持机构的代表包括香港赛马会主席陈祖泽先生及行政总裁应 家柏先生、有线电视助理总监胡何凤君女士、明报营运总监甘焕腾先生、文汇报副社长韩力女士等均出席支持活动。 「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于2006年开始举办,竞赛的规模、认受性亦不断扩大。过去两届比赛先后吸引超过200间中学和数百名市民积极参与。竞赛令 学生走出课堂,在增长知识之余,更能进一步认识国家的发展,放眼世界。透过处境分析和模拟角色的比赛,亦可锻炼学生处理危机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会上,吕新华特派员回顾了过去两届外交知识竞赛所取得的成绩,并感谢各主办及协办机构为竞赛所作的贡献。孙明扬局长表示教育局将积极投入举办包括第 三届外交知识竞赛的国民教育活动,让香港学生更加了解国情。 「基金」执行委员会主席陈启宗先生认为竞赛可以培育香港年轻一代对国际事务的兴趣及知识,亦能 加深对国家外交政策的认识,有助丰富他们的知识,将来对香港及国家作出贡献。 比赛日期(暂定) 初赛       2009年3月7日 准决赛   2009年4月19日 总决赛  2009年6月27日 有关比赛详情将稍后公布。 (左至右) 陈祖泽先生、孙明扬先生、吕新华特派员、陈启宗先生及杨子刚副特派员 吕新华特派员欢迎各位嘉宾出席启动仪式 孙明扬局长表示外交知识竞赛已成为香港重要的校制国民教育活动之一 陈启宗先生表示「基金」会继续积极参与及支持这项比赛 吕新华特派员及「基金」行政总裁邓淑德女士对能再次合办第三届「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均表高兴 (左至右) 容宝树先生、邓淑德女士、杨子刚副特派员、孙明扬局长、吕新华特派员、陈启宗先生、詹永新副特派员、黄鸿超常任秘书长及宋荣华先生 主办单位、协办单位及赞助单位代表合照
2008.12.16

第二届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 – 获胜队伍访京团

第二届「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竞赛」)获胜队伍于8月13-16日访问北京。作为「竞赛」主办方之一,「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基金」)行政总 裁 邓淑德女士也加入访京团。在逗留北京期间,访京团参观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并受到外交部多位官员的接见,其中包括:外交部长长杨洁篪先生、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先生、外交部港澳台司参赞宋如安先生、外交部港澳台司副司长黄松甫先生。杨洁篪外长表扬了获胜队伍在「竞赛」中的出色表现并祝贺他们取得杰出成绩。此外,访京团也被安排观看奥运会比赛,包括:沙滩排球和曲棍球。 访京团于北京逗留期间被安排住宿在外交学院。外交学院党委副书记 衡孝军教授向访京团成员介绍了外交学院的历史及该院开设之课程。在回答成员就入读该校需具备之条件时,衡教授表示,港澳学生可以通过参加为他们所设的考试报读该校且目前该校已有来自香港的学生,今年该校也开始招收澳门学生。 访京团成员非常感谢外交部与外交学院的热情款待。成员也被北京的奥运氛围所深深吸引。 交流团到访外交部,与港澳台司副司长黄松甫(右五)、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行政总裁邓淑德(右六)、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右七)、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容宝树(右八)、港澳台司司长邓中华(右九)及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发言人宋荣华(右十)等合照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行政总裁邓淑德向杨部长致送锦旗 观看奥运沙滩排球赛 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特派员吕新华亲往接机
2008.08.13 - 2008.08.16

第二届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 – 总决赛

于 6月28日, “第二届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总决赛假香港兆基创意书院顺利进行。上届冠军中华传道会安柱中学以881分的绝对优势再次夺冠,张祝珊英文中学、保良局董玉 娣中学分获亚军、季军。浸信会吕明才中学和英华书院分别名列第四、第五。 (其他十队入围学校见下*)。本届比赛由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以及「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联合主办;中国外交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明报》、中央电视台、香港有线新闻、《文汇报》、新华网以及中新社协办;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和香港联合出版集团提供赞助。 决赛于当日下午3时至5时进行,设有必答题、情景模拟题和抢答题三个环节,内容涵盖中国近现代外交史、国际关系史、国际国内时事、北京2008年奥运会、涉港外交及外交礼仪,全面考验参赛学生的知识面与临场应变能力。 外交部驻香港特区特派员吕新华、中央人民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副主任李刚、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局长孙明扬、香港明天更好基金信托人邱达昌担任主礼嘉宾,为获奖队伍颁发奖杯与奖品。吕新华特派员致辞,祝贺第二届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圆满成功,对参赛选手的精彩表现予以肯定和赞赏,鼓励香港中学生要继续关心国家大事及祖国外交,并为香港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努力读书和好好装备自己。 外交部驻香港特区副特派员詹永新、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徐坚、外交学院常务副院长秦亚青、香港立法会议员梁刘柔芬、香港公开大学校长梁智仁担任比赛评 判。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王小丫与香港有线电视主持人吕荣淳共同主持比赛。来自多家香港中学的学生、香港大学国事学会成员、《明报》小记者等300余 名观众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比赛。新华网、人民网对比赛进行了全程网络直播,香港有线电视亦于29日晚上在直播新闻台播放比赛实况。比赛详情可浏览大会网页 marketing.mingpao.com/foreign_affairs/index.cfm。 “第二届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于3月正式展开,分为初赛、准决赛、总决赛三个阶段,共有121所香港中学参加。今届比赛还新增公开赛环节,香港社会各界6000余人参与了比赛,其中61人获优异奖。 *其他十队入围学校: 陈瑞祺(喇沙)书院 圣言中学    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纪念中学 顺德联谊总会李兆基中学    十八乡乡事委员会公益社中学 喇沙书院    中华基督教会铭基书院 圣公会林裘谋中学    马鞍山圣若瑟中学 天主教伍华中学  基金信托人丹斯里拿督邱达昌(右三)颁发奖项予其中的获胜队伍 「基金」行政总裁邓淑德女士(左六)与副特派员杨子刚先生(左七)向嘉宾致送纪念品 嘉宾与获胜队伍合照
2008.06.28

第二届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 – 准决赛

2008年4月26日,由外交部驻香港特派员公署、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与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联合主办的“第二届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准决赛,在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成功举行。从120队参赛学校中,选拔出15所香港中学的代表队参加了今次比赛。经过3场紧张激烈的竞争,共5队参赛学校: 保良局董玉娣中学、中华传道会安柱中学、英华书院、浸信会吕明才中学和张祝珊英文中学成功晋级,将会参与于6月28日举行的总决赛。在三场准决赛中,保良 局董玉娣中学得分最高,总分为801。 比赛于上午10时开始,设必答、抢答和情景模拟题三个环节。必答题和抢答题是考查参赛者对近现代中国外交史、国际国内时事、北京2008年奥运会、涉港外交、国际关系史、外交礼仪等相关领域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情景模拟题要求参赛选手在3分钟内,在设定的情景下以简练的语言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在此环节中,各评判从内容、表达、仪表等三个方面综合给参赛者评分,并会观察他们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现场表 达能力,故此环节颇具趣味性和挑战性。今年的情景模拟题部分,时事内容的比重有所增加,其中有三题与奥运有关,分别是:香港主办奥运会全会的优势、残疾人 火炬手用身体保护奥运火炬和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 外交部驻港公署副特派员杨子刚、公署发言人宋荣华、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行政总裁邓淑德,以及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总课程发展主任黎耀强等出席比赛并担任评审。 英华书院、十八乡乡事委员会公益社中学、圣公会林裘谋中学、马鞍山圣若瑟中学和张祝珊英文中学的参赛学生与评判合照。 保良局董玉娣中学、陈瑞祺(喇沙)书院、圣言中学、顺德联谊总会李兆基中学和中华基督教会铭基书院的参赛学生与评判合照。 中华传道会安柱中学、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纪念中学、浸信会吕明才中学、喇沙书院和天主教伍华中学的参赛学生与评判合照。
2008.04.26

第二届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 – 简介会

「中国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即将于2008年3月至6月间联合举办【第二届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主办机构代表「中国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发言人宋荣华先生、「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容宝树先生及「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行政总裁邓淑德女士共同主持发布会,分别就竞赛规则、出题范围、奖励内容等回答了学校代表和记者的提问。 50余所学校的120多名师生代表到场听取介绍,并踊跃查询关于竞赛的各项细节安排。   中国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发言人宋荣华先生表示:举办【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的目的是希望以轻松的手法,提高青年学生对外交知识的认识,在增长知识之余,更能进一步认识国家的发展,放眼世界。外交部和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以及特区政府教育局和「香港明天更好基金」非常重视这项活动。外交部驻港公署吕新华特派员亲任竞赛领导委员会主任,杨子刚副特派员担任竞赛筹委会主任。   他介绍说,去年举行的第一届竞赛得到香港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大力支持,青年学生参加踊跃,共有130多所中学,近5万名学生参与了不同阶段的竞赛。今年的竞赛具有三大特点:一是更多方协作。协作单位新增了新华网、中新社、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及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等。赞助单位则有明报、有线电视及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二是更广泛的公众参与。三是参访内容更精彩。去年得奖学生访京时曾得到外交部杨洁篪部长亲自接见。今年得奖学生除获邀参加北京考察团,与外交部高级官员会面,参观北京名胜,还将有机会亲赴北京2008奥运赛场观看比赛。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容宝树先生补充说:「这项竞赛可以说是国情教育一个新尝试。特别是处境分析和模拟角色的比赛,不但有助学生了解国情,亦可锻炼他们处理危机与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十分有意义的。」容先生续指至今已有80多所中学报名参加,相信在3月13日的截止日期前,将会有更多学校报名。   在谈及筹办活动的背景时,「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行政总裁邓淑德女士表示:「在全球化的发展下,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更为重要。竞赛令学生走出课堂,认识世界;透过处境分析,亲身体验何谓外交。「基金」一直参与及鼓励多方的交流;拉近香港与外国的距离,促进相互了解及合作。故此,「基金」荣幸有机会与其他两个单位合办这个有意义的活动,并希望借此培养我们的年青一代,让他们 继承前人努力的成果,为香港、为国家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   相关网址: 「中国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quiz.fmcoprc.gov.hk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统筹局」:www.edb.gov.hk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www.betterhongkong.org   明报外交知识竞赛网:www.mingpao.com/ForeignAffairs.htm 主办单位代表在简介会上介绍竞赛详情:(左起)基金行政总裁邓淑德女士;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宋荣华先生;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容宝树先生及总课程发展主任黎耀强先生 基金行政总裁邓淑德女士介绍竞赛得奖者奖品 超过100名学生及老师出席了简介会
2008.01.25

第一届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

08–11.07.2007 – 获胜队伍北京访问团 16. 06. 2007 – 总决赛 14. 4. 2007 – 准决赛 4. 4. 2007 – 准决赛简介会 24. 03. 2007 – 初赛 「中国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香港明天更好基金」、「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统筹局」联合主办「第一届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借以提升香港学生对国家外交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达至长远推展国情教育的目的;并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 整个竞赛将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部份已于2007年1月1日至2月14日期间在校内举行,有超过70所中学,近50,000学生参加。第二部份为校际比赛;比赛包括初赛、准决赛和总决赛。整项竞赛胜出的最后五强可获安排到北京考察,有机会会见外交部领导人、参观钓鱼台国宾馆及其他北京名胜。竞赛从初赛到总决赛历时6个月,共有117所中学、400多名学生参加。 这项竞赛是本港首次举办的同类型活动,并被特区政府挑选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的重点活动之一。 08–11. 07. 2007  获胜队伍北京访问团 「第一届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已于2007年6月16日完满结束。获胜的五队学校的师生,已于2007年7月8至11日完成了竞赛的最后部分-北京访问团,「基金」传讯事务经理麦美娟亦有随团出发。 出发当日,吕新华特派员特别到机场送行,并表示外交部及特派员公署非常重视访京团的活动,希望学生们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更多地了解国家的发展,增长见识。访京团师生对吕特派员亲自送行感到惊喜,纷纷表示一定会珍惜机会,认真学习。 此次访京日程紧凑,内容丰富。访京团除了旁听外交部记者会,与资深外交官座谈,参观奥运场馆,游览长城、故宫等名胜古迹外,最重要是获得外交部长杨洁篪亲自接见。 杨洁篪部长在接见学生时说,在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之际,举办「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很有意义。同学们关注国际形势的发展,关心国家的外交事业,令人高兴。相信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一定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更加关心和支持祖国的外交事业。杨部长最后还勉励大家说,同学们是香港的未来,是祖国的未来,也是美好世界的未来。希望大家努力学习、爱国爱港,成为建设香港、建设祖国的有用之材、栋梁之材。最后,杨部长更特别与5校师生分别合影留念。 外交部部长助理何亚非也会见了访京团成员并赠送纪念品。何亚非部助希望同学们珍惜机会,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和本领,学习为人做事的道理,立志为香港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基金」代表麦美娟致辞感谢外交部的热情接待,表示今后会加强与驻港公署的合作,组织更多有意义的活动,帮助香港学生增进对祖国的了解,支持祖国的外交。 「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得到外交部港澳台司官员极高评价,港澳台司高占生司长更设宴款待师生们,显见外交部对访京团的重视。 此外,同学们亦旁听了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会后,发言人秦刚更主动走到台下与访京团同学亲切交谈。同学都争取机会向秦刚讨教如何可以当一个成功的发言人。秦刚告诉大家,要当好外交部发言人,首先要立场坚定,要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从事的事业。 2008北京奥运是一件大事,访京团亦趁机拜会了「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接见学生的正是前世界羽毛球冠军李玲蔚,她现为国际部副部长,负责宣传北京奥运。  座谈中,李玲蔚向访京团介绍了奥运历史和北京奥运筹备工作。访京团当日还参观了奥运场馆建设展示中心和部分奥运场馆建设工地,亲眼看到了正在建设中的主会场-鸟巢(国家体育场)、水立方(国家游泳馆)。 另一个令同学难忘的行程一定要数参观钓鱼台国宾馆。馆方特别安排同学们参观芳菲苑和供外国来访国家元首下榻的18号楼,并浏览了钓鱼台内许多珍贵的文物。访京团的其他行程还包括:参观故宫内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赞助复建的「建福宫花园」、北京市郊的卢沟桥纪念馆、天安门升国旗仪式、香港特区政府驻京办,并游览了「天下第一关」居庸关长城、后海胡同。 16.06.2007  总决赛 「第一届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总决赛在2007年6月16日假沙田香港文化博物馆举行。 5支代表队经过激烈争夺,最终中华传道会安柱中学、德信中学和圣言中学分获冠、亚、季军,保良局董玉娣中学、喇沙书院获优异奖。 5支学校代表队要在必答、情景模拟和抢答三个环节的比赛中展示他们的外交知识掌握程度和演绎能力。在情景类比环节,各参赛学生扮成中国外交官做3分钟发言,分别阐述关于中国的和平发展、中国参与解决国际热点问题、香港参与中国多边外交的立场,探讨港人在海外的领事保护以及突发事件的新闻应对等问题。同学们灵活运用外交知识技巧,引经据典,引来观众连连掌声和评委赞许。在最后的抢答题环节,各队竞争更加激烈。 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果后,主礼嘉宾「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许仕仁、「中央驻港联络办公室」副主任李刚、「外交部驻香港公署」特派员吕新华、「特区政府教育统筹局」常任秘书长黄鸿超、「香港明天更好基金」执行委员会主席陈启宗为决赛获奖代表队和参加准决赛的其他代表队颁发奖杯、奖牌和纪念品,并合影留念。所有参加决赛的五支代表队的同学将获邀访问北京,参观外交部、钓鱼台国宾馆,并游览北京名胜,包括奥运场地等。 吕新华特派员在致辞中对获奖同学、老师和学校表示衷心祝贺,对特区新一代表现出的竞争意识和蓬勃朝气表示肯定,同时对「香港明天更好基金会」、「特区政府教统局」和各协办单位对比赛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吕特派员并鼓励参赛同学,作为值得托付香港前途的年轻一代,既要脚踏实地,努力学习,为香港、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执行委员会主席陈启宗博士致辞时表示,广大师生踊跃参与、比赛过程跌宕起伏,再次印证青年学生对祖国外交事业的浓厚兴趣和民族自豪感。他同时勉励学生要学好两文三语,香港作为国际大都会,学生对语文的掌握绝对有助于他们希望比赛继续办下去,取得更大的成功。 本次「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由「外交部驻香港特派员公署」、「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及「特区政府教育统筹局」共同主办,为培养香港青少年对祖国外交事业的认识和民族自豪感,并共同迎接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 「外交部驻港公署副特派员」解晓岩先生、「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特区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梁爱诗女士、「中国外交学院副院长」秦亚青先生、「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阮宗泽先生、「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常务副院长」郭少棠教授担任比赛的评判。 14.4.2007  准决赛 「第一届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准决赛在4月14日于香港文化博物馆成功举行。来自香港20所中学的学生代表队参加了比赛。经过一天紧张激烈的比拼,喇沙书院、中华传道会安柱中学、保良局董玉娣中学、圣言中学、德信中学得以晋级总决赛。 比赛于上午10时开始。根据竞赛规则,20支学校队分成4组进行比赛。比赛包括必答、抢答和情景模拟三个环节。必答和抢答是考察参赛者对外交知识了解的准确程度,情景模拟则主要考察参赛者对外交知识的灵活运用,要求参赛选手在短短3分钟内在模拟的外交情景下以简练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具有很强的挑战性。 此次准决赛的评委由「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行政总裁邓淑德女士、公署明俊富副特派员、涂文涛主任,及香港公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苏维初教授担任。 4.4.2007  准决赛简介会 「第一届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初赛已于2007年3月24日举行。当日赛事得分最高的首20队晋级4月14日举行的准决赛。主办单位于2007年4月4日假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进行准决赛简介会及抽签仪式,「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行政总裁邓淑德女士当日主持抽签,决定各参赛队伍的发言次序及组别。 24.03.2007  初赛 竞赛初赛已于2007年3月24日假香港浸会大学林护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赛事以笔试进行,并以学校为单位,得分最高的首20队胜出。考试分初中组和高中组进行,试题内容包括当代中国外交、外交常识、香港对外交往史等。来自全港117所中学的400多名学生参加了考试。 在初赛中胜出的20队将会进入4月14日举行的准决赛,在准决赛胜出的五强可进入6月16日的总决赛,并可获安排到北京考察。胜出的20队包括: 1. 浸信会吕明才中学 2. 保良局董玉娣中学 3. 英华书院 4. 中华基督教会铭基书院 5. 陈瑞祺(喇沙)书院 6. 圣母无玷圣心书院 7. 喇沙书院 8. 圣公会林裘谋中学 9. 仁济医院王华湘中学 10. 圣公会曾肇添中学 11. 圣杰灵女士中学 12. 德信中学 13. 中华传道会安柱中学 14. 东华三院甲寅年总理中学 15. 圣言中学 16. 沙田循道卫理中学 17. 香港中国妇女会中学 18. 沙田培英中学 19. 五旬节圣洁会永光书院 20. 圣公会吕明才中学 有关比赛各阶段的部分试题及更多比赛详情,请浏览http://quiz.fmcoprc.gov.hk。 吕新华特派员特别在访问团出发当天, 大清早到机场送机 同学们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前留影 同学们参观卢沟桥 「基金」传讯事务经理麦美娟小姐(右三)与吕新华特派员(右四)等合照 同学们参观奥运场馆建设 奥运场馆模型 同学们在奥组委购买了大量奥运纪念品, 人人满载而归 天下第一关 – – 居庸关 于居庸关大合照 同学们观看了庄严的升旗仪式 同学们有机会参观了故宫内不对外开放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赞助复建的「建福宫花园」 外交部发言人秦刚主动走到台下与访京团同学亲切交谈 秦刚先生于发言人讲台前与同学们来张大合照 于特区政府驻京办大合照 外交部港澳台事务司高占生司长各同学们介绍港澳台事务司的工作 外交部何亚非部长助理勉励同学们珍惜机会,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和本领, 立志为香港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外交部杨洁篪部长亲自接见访京同学, 并勉励他们要同学们努力学习、爱国爱港,成为建设香港、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于钓鱼台国宾馆总统楼前大合照 学生的精彩表演嬴得台下嘉宾及观众热烈的掌声 优异队伍: 喇沙书院 优异队伍: 保良局董玉娣中学 亚军: 德信中学 季军: 圣言中学 各队参赛队伍, 前排中为冠军中华传道会安柱中学 「基金」执行委员会主席陈启宗博士在颁奖礼上致词 前政务司许仕仁司长颁奖给比赛冠军中华传道会安柱中学 吕新华特派员致送纪念品予主礼嘉宾前政务司许仕仁司长 吕新华特派员致送纪念品予主礼嘉宾中联办副主任李刚先生 「基金」执行委员会主席陈启宗博士致送纪念品予评判「外交部驻港公署副特派员」解晓岩先生 「基金」执行委员会主席陈启宗博士致送纪念品予评判「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特区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梁爱诗女士 「基金」执行委员会主席陈启宗博士致送纪念品予评判「中国外交学院副院长」秦亚青先生 「基金」执行委员会主席陈启宗博士致送纪念品予评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阮宗泽先生 「基金」执行委员会主席陈启宗博士致送纪念品予评判「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常务副院长」郭少棠教授 颁奖礼后全体嘉宾、工作人员及参赛同学来张大合照 主礼嘉宾、评判及参赛学生与「基金」成员合照: (中排左起) 梁伟峰先生、伍颖梅女士、胡珠先生及钟志平博士 「基金」行政总裁邓淑德女士(右一)担任竞赛评判,并细心留意参赛学生表演 「基金」行政总裁邓淑德女士(右一)担任竞赛评判,并细心留意参赛学生表演 「基金」行政总裁邓淑德女士(后排左五)与参赛学生及主持人、评判等合照 台上战况激烈,台下观战者同样紧张 入围学校之一:圣言中学 入围学校之一:德信中学 入围学校之一:中华传道会安柱中学 入围学校之一:保良局董玉娣书院 入围学校之一:喇沙书院 「基金」行政总裁邓淑德女士(左三)主持抽签仪式 邓淑德女士展示为学生抽出的发言次序 学生考试情况 解晓岩特派员(右二)与学生交谈,了解他们的试前准备。
2007.01.01 - 2007.07.11

第一届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 – 记者会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与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及香港特区政府教育统筹局联合主办「第一届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竞赛的参加者是香港的中学生,目标是要增加学生对国家的归属感,并提高学生对外交事务的知识。三个主办单位于2006年11月30日举行记者会,正式向外公布竞赛的详情。   由于竞赛极具教育意义,又是在港首次举办,故已被特区政府挑选为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的主要项目。此活动的协办单位包括:中国外交学院、明报、有线新闻、中央电视台及文汇报。   竞赛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校内比赛,在2007年1至2月间举行。竞赛第二部分为校际赛,首回合比赛在2007年3月24日举行;而准决赛及总决赛则将于2007年4月14日及6月16日进行。进入总决赛队伍的学校均获赠奖杯及书券;参赛学生均获邀参加北京访问团,与外交官交流,及参观外交部、钓鱼台国宾馆及北京名胜等。   有关竞赛的详情,请浏览公署及明报的网页: http://quiz.fmcoprc.gov.hk http://marketing.mingpao.com/foreign_affairs/ 竞赛委员会成员:(左起)教统局局长李国章教授, 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吕新华先生,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主席陈启宗博士 竞赛委员会成员与工作委员会委员等合照: (左起)香港明天更好基金传讯事务经理麦美娟小姐,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行政总裁邓淑德小姐, 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发言人宋荣华先生, 教统局局长李国章教授, 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吕新华先生,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主席陈启宗博士, 教统局常任秘书长黄鸿超先生; 教统局首席教育主任容宝树先生, 外交部驻港副特派员明俊富先生 记者会上, 主办机构代表展示活动海报: (左起) 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发言人宋荣华先生,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行政总裁邓淑德小姐, 教统局首席教育主任容宝树先生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行政总裁邓淑德女士在竞赛新闻发布会上发言
2006.11.30